兩千年前,希臘數學家歐基理德(Euclid)發明平面幾何學,成爲今日幾何學的基礎。現代有球面三角學、解析幾何學……這些學問,也仍然是在三度空間的範疇之內,未能超越。直到十九世紀末,才出現了「數學三傑」:尼可拉·伊凡諾維茨·羅巴赤夫斯基(Nicholay Ivanovich Lobachevsky)、卡爾·弗珞德力克·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與佐治·弗洛德·李曼(George Friederich Bernhard Riemann),三氏用數學發現了第四度空間,打破了三度空間觀念。
「數學三傑」的新發現,立刻吸引了十九世紀末及本世紀的科學家,紛紛認真予以研究追尋,甚至於文學家也參與。著名的《世界通史》作家威爾斯(H.G.Wells)的另一名著《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靈感就是得自三傑的第四度空間。該書敘述主角自由地出進三度空間及四度空間。法國著名的立體主義(Cubism)與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等畫派,也都是靈感於第四度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