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拉雜寫了許多,是希望同學們能夠自我肯定,了解加入海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然而到了官校以後,最首要的事還是需立定志向,同學們也許要問既然已經是官校學生了,必然是做海軍軍官,還要立甚麼志呢?殊不知立志就是訂定努力的目標,海軍軍官的專長十分複雜,有水面艦、潛艦、航空、特種作戰、造艦以及後勤補給等諸多工作的選擇。你可以矢志要作一個名留青史的名將,可以成為戰略戰術的專家,你可以獻身軍事教育,你甚至可以下定決心要當上海軍總司令,當然,要做總司令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在若干年後,海軍總司令必然是由你們中間的一位來出任,只憑這一點,大家就不能妄自菲薄,但無論你想做甚麼,都應事先打定主意,就是我所說的立志,然後努力充實自己,朝向這個目標前進。
在美國,有許多戰功彪炳的海軍名將;諸如早期的約翰保羅瓊斯(John Paul Jones),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席姆斯(William Sims),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尼米茲(Chester W. Nimitz)、海爾賽(William F. Halsey)等。也有以教育工作為職志者;如創辦海軍戰爭學院的魯斯(Stephen B. Luce),又如席姆斯與史普魯恩斯(Raymond A. Spruance),他們寧可放棄上將的頭銜,也要出任戰爭學院的院長,較近期的還有拉森(Charles R. Larson),在晉升了上將以後,還是選擇重回海軍官校擔任校長。前面提到的馬漢,是以思想家與戰略家的地位而聞名於世。還有以科技的成就而著稱者;如早期的費斯克(Bradley Allen Fiske),他發明了測距儀、水平線儀與砲火指揮系統,又如有核子潛艦之父之稱的里科佛(Hyman Rickover),是以將核子動力引進海軍而名聞天下。這些海軍軍官們都以不同的成就,得到舉世的崇敬,他們都是可以仿傚的對象。
再看看國內,就以政府遷台以後的情況為例,除了歷屆的總司令之外,國防部長和參謀總長都迭曾由海軍軍官來擔任,其他的如駐外大使、航運公司董事長、中央民意代表、中科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各港務局長、交通部航政司長、造船公司董事長、中鋼董事長、船舶設計中心董事長等等都有由海軍軍官來擔任的例子,而且有卓越的表現,海軍軍官的出路正是無比的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