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98925
 傻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如何建立正確的人生規劃集(2)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什麼是真情真愛?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如何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1)
作者: 傻咩 日期: 2011.04.30  天氣:  心情:
你知道如何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嗎?

而這一集將會告訴大家如何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唷!

好的學習態度,從小就要扎根做正確的學習態度!

並且讓他懂得要落實在與人相處!!

懂得當中要落實在生活當中,所以這個根基一定要扎

由父母親自身做起!會對自己的小孩子會有深遠的影響力!!




題目: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
第4集:如何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1)



講師:蔡禮旭老師

鑑定:淨空老法師

講座年代:2005年2月15日~2005年2月23日



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早上我們提到,學習一開始的態度很重要,提到了「學貴立志」
要先立定志向就會有無窮的動力,去驅使我們不斷的進步成長。
第二個,「學貴力行」!!
我們現在要學中國文化,要學聖賢的學問
我們也不要很擔心說我現在才開始學來不來得及?


其實最重要的是,學一句我們就做一句!!
很多人說...
等我學好了再來教孩子
等我學好了再來幫助別人

等我們學好了,來不來得及?

來不及....

現在學一條做一條,光是這樣的精神就會感動你的孩子,感動你的學生。
我們很多的老師,之前比較少薰習中國文化
他們也是抱持著跟自己的學生一起學習的態度
往往這樣的態度,孩子看了也很歡喜
因為我們把好學的態度演給小孩看,給學生看。



有一個幼兒園,他們就教導孩子,吃飽飯以後要有禮貌
起來的時候要跟同桌的老師、同學說「大家請慢用」之後
再拿著他的碗跟筷子去廚房自己洗,所有的孩子就養成習慣。
他們的老師同樣也這麼做,每個老師吃完向他們一鞠躬說:「大家請慢用」,所有的孩子都會會心的微笑~~

諸位朋友,為什麼?
這些孩子的心中就在想:
「老師也跟我們一樣,要有禮貌,要遵守這些規定。」
其實我們跟著孩子一起做,那個效果非常好。

還有個孩子,剛好那次吃飯,全部的老師、同學都吃完了,只剩下他一個人。
這個孩子吃完以後站起來,對著桌椅、板凳深深一鞠躬,說「大家請慢用」,所有的老師看了都笑出來。

但是我們感受這個孩子很老實,說一條、學一條就做一條。
一個人要先學老實,再學靈活,這樣學問才會成就。


假如一開始就學靈活,對老師的教誨,說了五條,挑三條來做。
好,腦筋也很靈活!!
但是很可能學問會不紮實,到時候會被自己的小聰明給害了。



除了力行以外,接下來我們要了解,學習也要重視它的順序!!它的次序。
《三字經》上有一句話,「為學者,必有初」

讀書它是有次第的,「小學終,至四書」


就是把《小學》這本書學好,接著學四書五經。
《小學》是一本朱熹朱夫子編的童蒙養正的書籍
這本書教導孩子怎麼孝養父母
怎麼尊重長輩!!
還有整個生活當中灑掃應對之禮!!

這本書有看過的朋友舉手?

還不少~~~~

這本書距離現在已經快一千年,歷史比較悠久,
它很多當時候的生活情境跟現在已經有差別了。

而為什麼學《小學》這麼重要?
因為孩子從小先扎做人做事的根基
這個根基扎好了,他讀其他的經書,他就不是只有讀而已
他懂得要落實在與人相處當中
他懂得要落實在生活當中,所以這個根基一定要扎。

因為這本書離我們比較遠...
我曾經看過,也只能看個六、七成,很多術語都不懂。
後來我翻了《小學》之後又翻《弟子規》
對《弟子規》這本書非常的感動,也非常讚歎!!

因為《弟子規》是清朝時候編的書,離我們才幾百年時間,很近。
而清朝的李毓秀夫子,他就是根據《小學》裡面最重要的內容
把它抓出它的綱領,編成這本《弟子規》
離我們的生活是完全相應
沒有一句做不到,而且也把《小學》的重點都包含進來。


李毓秀夫子他編這本書
還是依據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面一句很重要的教誨
這句教誨提到「弟子規,聖人訓」
就是提到「首孝弟,次謹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就是根據孔老夫子提的這句話,把它舉出了七個綱目,編成這本《弟子規》。

所以,我們把《弟子規》學好,就是把《小學》的根基扎好。
假如《小學》的根基沒扎好,直接讀四書五經,孩子讀愈多會跟生活脫節。
有些孩子經讀的很多,但是他會拿著《論語》裡面的經句跟爸爸媽媽辯論。


有個孩子六歲左右,有一次他媽媽在批評他
他就跟他媽媽說:
「媽,你有孔老夫子的溫良恭儉讓嗎?你假如做不到,你也沒有資格說我。」
他媽媽心裡一震...
現在都已經用經典的言語在跟我反駁,那再讀下去會怎麼樣?



我有個長輩,她帶著她的孫女
那個孫女要叫我舅舅,帶到我們家,我爸爸媽媽都在。
一坐下來就開始對她的孫女講:來,我們背英文給這些長輩聽。
這個小女孩也非常的純熟,我相信絕對不是只有表演給我們看過,一定是上演不少齣了,所以她也很自在。

然後她的奶奶就開始問:蘋果怎麼講?
小女孩說:Apple

雨傘怎麼講?
小女孩說:Umbrella

問了好幾個都對答如流

突然這個小女孩反問她奶奶一句話,她說:奶奶

書本怎麼講?
她奶奶說:我怎麼會知道!

小女孩說:奶奶,你怎麼這麼白痴!



孩子假如沒有學會做人做事,學的知識、看的書愈多愈傲慢!!



「傲慢」是求學問一個很大的殺手!!
傲慢心只要生起來,學問很難有成就。
所以《禮記‧曲禮》提到「傲不可長」
這些都是以前的聖賢人給我們很重要的提醒。



林則徐先生在他體悟的人生當中歸納了十件事

這十件事就是,假如人犯了這十個錯誤,那人生是很沒有益處的
他說叫「十無益」

第一個叫「父母不孝,奉神無益」
對父母都不孝順,每天拜神求神明保佑,有沒有用?
沒有益處...

「兄弟不和,交友無益」
在家裡面跟兄弟相處都不懂得包容,都常常有衝突

這樣的人出去外面交朋友,能交到知心的朋友嗎?
不可能

在這「十無益」當中,其中兩點是針對求學問很重要的提醒


「心高氣傲,博學無益」,「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所以,他只要有了傲氣,學歷愈高愈瞧不起人,愈容易傷害別人。

「行止不端」
假如他的言語、行為跟聖賢的教誨都背道而馳
那讀的書跟他不相應,不得利益。
所以我們看到中國幾千年的聖哲人所留下來的話
我們要很珍惜,要好好拿來警惕..
自己不能犯,當然孩子也要盡量不犯這些過失,這是學習的次序。

再來,學習的方法要抓住八個字,「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一門,哪一門?
中國聖哲告訴我們的教誨,假如用兩個字來說,就是「道德」。

道德兩字就掌握了整個聖賢幾千年的教誨的綱領,所以綱舉目就張。


諸位朋友...
什麼是道?
什麼是德?
我們翻開手冊第二頁下面有一行字,我們一起把它念一遍,預備起
「認識超越時空的大自然運行法則,此之謂道」




下一句
「教導人類如何順從大自然的法則,不違越地做人,此之謂德。」





所以「道」是超越時空的大自然法則,俗話講 倫常大道




五倫關係就是道!!



所以天地萬物都有它運行的軌跡,才不會發生衝突。


不只人有正確的道路,像星球與星球之間的運轉,它也有它正確的軌跡在轉。
假如宇宙間的星球運轉,它今天這樣轉,明天要改這樣轉,行不行?不行。

假如九大行星,冥王星說我今天不這樣轉,明天我要改了。
可能它一改軌道,就會跟其他的星球相撞、衝突、摩擦。
萬物如是,人亦如是。

所以我們這五個關係,假如能夠去遵守,那就會相處的很融洽。
但是這五個關係,我們假如不願意去遵守,就會發生矛盾,發生衝突。


好,諸位朋友,現在這五個關係有沒有衝突?
有沒有?

很多衝突,打開報紙就知道。

那我們來看看,這五個關係如何不踰越?
如何用心的去經營?

諸位朋友,這五個關係你覺得哪個最重要?
都很重要..

《中庸》裡面提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


所以夫婦關係影響很深遠。

為什麼夫婦關係最重要?

因為夫妻是同室,同一個房間。


夫婦假如和睦相處,夫婦處得好


自然而然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成長,父子關係會很親!!
夫婦關係處得好,兄弟也會和睦!!


夫妻的相處確確實實給予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所以夫婦一正,父子自親,兄弟姐妹也會和睦。

好,當「父子有親」,孩子知道要感恩父母的辛勞付出
他這分對人的感恩心就會油然而生。

所以,他出社會遇到對他很提攜、很栽培的長官
他自然而然會生起「君臣有義」


會效忠他的領導者,自然而然就形成這個態度。


所以,古代有一句名言
叫「忠臣出於孝子之門」,這句話是相當有道理的。



所以,現在跳槽的特別多,跳槽的時候只想到自己的財富
都沒有去想到這些長官對他長期的栽培
有的甚至於直接就跳到他的對手的公司去,又跟自己本來的公司競爭起來。

好,所以「君臣有義」。

兄弟姐妹能相處得好,他在家裡就懂得互相照顧,互相幫忙
一跟同學相處,一跟同事相處,他那種態度自然而然就表現出來
所以也會跟人家交到很好的朋友。



所以夫婦一正,五倫就正!!
所以,教導如何把夫婦處好,這是個相當重要的學問。

諸位朋友,您曾經學過夫妻相處之道嗎?

課本裡面有沒有教過?

沒有~

這麼重要的事怎麼都沒有教?
你看,我們以前考試那些題目,對現在人生影響不大,但是學很久
可是影響人生很重要的道理,我們卻沒學過。

那這個夫婦關係也要記住,「慎於始」!!!

一開始還沒結婚以前,你就要睜大眼睛,要選好對象。

當然你要選別人,別人也要選你。

要找到好對象,不是一直跑出去相親,這個方法很累人。

最好的方法叫做眾星拱月
你只要把自己的光圈擦亮,很多星星就會靠過來
到時候任你挑,這是最高明的找對象的方法。

好,夫妻要慎於一開始!!
要去明辨是不是能夠相處一生的伴侶,這就不是可以馬虎的事情。


續集...
《弟子規》第4集:如何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2)--你自認為愛情觀正確嗎?
標籤:
瀏覽次數:35    人氣指數:235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如何建立正確的人生規劃集(2)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什麼是真情真愛?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