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則反應讓我有點感慨,許多殺人都是高等知識份子等等之類的內容,這讓我想到我之前看到一本古代教育家,它裡面有寫到孔子的教育法,而孔子是注重學習的,而不是注重知識,他認為學習第一重要的是學習品格德行,其次是學習知識和技能,而他的教育法是啟發式的,強調學習不忘思考,思考不忘學習,還要學以致用,而這他這樣的教法培育出有智慧有德行的智識分子。
我個人想法是這樣,學校教育目的不就是把學來的知識興技能要跟日常生活、職場、社會作結合,並且要實賤它,而不只是用在考試上求高分,考試的意義只不過是測試你所學的懂不懂而以,而不是分數的高低。
不過台灣教育長期被扭曲的儒家教育觀「萬般階下品,唯有讀書高」所影響,太注重專業知識了,而忽略其他能力如想念力、創造力等等,還忽略品格德行,才會培育出只有專業能力、而言行舉止不正的知識份子,而正確的儒家教育觀是「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翻成白話就是學習成積優秀的智識分子可以當官,而成為一個優秀的官還需要學習。
這讓我想到我所讀的大學,通識學院有個座右銘叫培養依仁遊藝、術德兼修之智識份子,跟孔子的教育理念完全符合。可是台灣的高等教育是否能不能培養出這樣的智識分子,這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