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會再見面的情侶,才需要吻別;不想再見面,就不必多此一舉。每次約會結束,他送她回家,要離開之前,她都會主動把身體向前傾,和他吻別。當時,他並不真的理解這個動作,意義,也不能體會吻別的重要性。所以他經常忘記要把自己的嘴唇湊上去,讓她乾等了幾秒鐘之後,他才把急著轉身離開的臉龐再拉回來,以兩秒鐘不到輕輕的一喙,完成她很在意的儀式。她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習慣,你必須慢慢養成。」為了愛情,他願意努力配合。由於心裡並不以為意,所以依然經常遺忘這個小動作。同樣也是為了愛,她不厭其煩地把他拉回來,在親密吻別之後,給他嚴正的提醒:「你看啦,你又忘記了。」兩人剛開始熱戀的時候,他總會尷尬又抱歉地賠罪,以延長五到十秒的吻別,誠懇地 表示他的懺悔。感情慢慢穩定了,他的習慣還是沒有隨著時間的累積而養成,常常在緊要關頭又忘了這個動作。這時候,她輕聲細語的提醒已經失去了撒嬌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朽木不可雕也」的遺憾。而他,也漸漸有了惱羞成怒的情緒。「如果妳真的相信我們會相愛很久,哪裡會差這一次呢?」他辯解。「拜託!不是『上一次』 『這一次』 『下一次』,每一次吻別,都是離開前唯的一次啊!哪有人這樣,把一件很浪漫的事情,說得這麼俗氣,好像是秤斤論兩似的,還有這麼許多計較。」此刻,她真正的心情是一一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後來,兩人的情路走到盡頭,理性地協議分手。最後一次約見,到她住處取回衣物時,他很認真地記得要跟她吻別,她卻把頭轉過去。這時,他才懂得:只有期待會再相見的情侶,才需要吻別;不想再見面的兩個人,就不必多此一舉了。我們只能收藏著珍貴的親吻,留給下一個相愛的人。戀愛的收放法則
吻別,是浪漫的儀式。要有浪漫的吻別,必須平時就練習好兩個基本動作「接吻」和「告別」。但是,當浪漫消失之後,也不必強求儀式了。
吳若權的文章獻給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