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254039
 追憶似水年華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前後出師表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台灣電力的新論述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鐵達尼號
作者: 追憶似水年華 日期: 2016.06.11  天氣:  心情:

最初的野心是想把史實的鐵達尼號沈船的原因與電影相結合,結果花了一個半小時在閱讀與修訂鐵達尼號的沈船始末,又花了一個小時在整理電影的情節;終於我放棄了把兩者合併撰寫出來的想法,畢竟我用Word整理出來的結果我再重新審閱一次,又是半個小時的時間,雖然不寄望有人會看這篇日記,不過還是放棄綜合的念頭,單純從愛情片來看這個二十世紀初最大的船難事件也許會比較妥當。當然整個劇情是假的,男女主角也非真有其人,純粹是詹姆斯·卡麥隆創作的。因為鐵達尼號最後存活於世的3名女性生還者:2006年5月6日,一名見證事件的生還者逝世,終年99歲,事發當時5歲。2007年10月16日,另外一位生還者逝世,終年96歲,事發當時她不足一歲,因此對事件沒有回憶。2009年5月31日,最後一名生還者密爾維娜·狄恩(Millvina Dean(英語:Millvina Dean))逝世,享壽97歲,事故時她只有9週大,是鐵達尼號船難中最年輕的生還者,她同樣對事件沒有記憶。所以要靠只有五歲、不滿一歲跟九周的小孩來找尋鐵達尼號的沈船遺跡根本是開玩笑的,因此還是不要把它當災難片而是愛情片看待比較適當。但是導演詹姆斯·卡麥隆在船身內部與外型是幾乎按照鐵達尼號遺跡的考究所建構起來的,這點真的是讓人很佩服這整部戲之所以讓人為真,主要也是他真的造出類似的船艦當然再配合一些電腦動畫(CG)。不過我印象最深刻的到不是Rose跟Jack在船頭迎風暢翔的畫面,而是當初電影剛開演,剛好家族聚會吃完晚餐,堂弟跟表弟要跟我去看這部電影;到電影院看到是一條人龍,但是很幸運地也很不幸地我們還是買到下一場的第二排座位:很幸運地當然是可以在大螢幕上看到這部史詩般的劇作,但不幸地是我邊看邊吐才看完整部片,因為距離太近所造成的噁心感。所以我後來還是認命地去買了DVD來看,一方面也可以欣賞Celine Dion所演唱的,畢竟在看完電影連劇末導演等列表都來不及看就落荒而逃出電影院了。下面大概是根據維基百科並加上一些史實所做的介紹:


《鐵達尼號》(英語:Titanic,中國大陸譯《泰坦尼克號》),1997年美國史詩浪漫的災難電影,由詹姆斯·卡麥隆創作、編輯、製作、導演及監製,電影部分情節是根據1953年的同名電影改編。男女主角為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凱特·溫斯蕾。其內容背景1912年鐵達尼號郵輪在其處女啟航時觸礁冰山沉沒的事件,及凱特·溫斯蕾與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所虛構飾演的不同社會階層成員的戀愛故事。
柯麥隆的電影靈感是來自他對是次海難事件的迷戀,貫穿愛情故事,傳達悲劇的訊息——人類的失落。電影的製作在1995年開始,柯麥隆拍攝鐵達尼號真實的沉船鏡頭,現代的場境則攝於科學研究船-克爾德什院士號(Akademik Mstislav Keldysh)及和平號潛艇,詹姆斯·卡麥隆以此作為拍攝沉船的基地。鐵達尼號重建於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的羅薩里多海灘市(Playas de Rosarito),大規模的模型和電腦合成圖像都用來模擬下沉的影像。
電影的資金來自派拉蒙電影公司及二十世紀福斯影片公司,以當時2億美元的預算,成為那時有史以來最昂貴的電影。
電影於1997年12月19日正式在全球各地上映,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獲得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等11項大獎。
本片是第一部達到10億美元票房大關的電影,全球票房收入達18億,並保持電影票房收入排行第一位,是隨後12年來最賣座的電影。直至2010年1月26日《阿凡達》的上映,柯麥隆導演在2010年打破了自己在《鐵達尼號》的紀錄。
《鐵達尼號》在2012年4月4日以3D電影版本重新發布,為鐵達尼號沉船事件100周年作紀念。3D版本賺入3.436億美元,使得《鐵達尼號》的總票房收入達到21.8億美元。《鐵達尼號》成為影史上第二部票房破20億美元的電影(第一部是《阿凡達》)。


1996年8月,寶藏獵人Brock Lovett(布洛克‧洛維特)與他的團隊在俄羅斯研究船「凱爾迪什號」(Akademik Mstislav Keldysh, AMK)上,利用船上的潛水艇「和平號」潛入北大西洋沈船鐵達尼號所在地,尋找一條著名且當年已失落的鑽石項鍊「海洋之心」(Heart of the Ocean),據說這條鑽石項鍊當年已隨鐵達尼號沉沒於大海。他們在Caledon Hockley(卡爾‧霍克利)當年於鐵達尼號所住的房間內發現一個十分古老的保險箱,他們相信「海洋之心」就在那裡,但可惜只找到一幅戴著它的人體素描,作畫日期為1912年4月14日,即鐵達尼號撞上冰山的當晚。
已是101歲的Rose Dawson Calvert(蘿絲‧道森‧卡維特)看電視新聞正在報導此事,知道畫中女子正是她自己,就著孫女Lizzy Calvert (麗絲‧卡維特)聯絡Brock Lovett,並向他表示Rose就是鐵達尼號的其中一位倖存者。Brock得知消息後立刻邀請Rose登上凱爾迪什號,因為她可能是唯一知道這顆鑽石項鍊下落的人。
Rose和Lizzy攜帶大量行李乘直昇機登上凱爾迪什號後,Rose表示想看一下那幅畫作,Brock問她知否鑽石項鍊下落,Rose回憶她登上鐵達尼號的情景,透露了她就是Rose DeWitt Bukater,當年被相信已於船難中死去的乘客。故事回到1912年4月10日,英國的南安普敦港口,鐵達尼號正向美國紐約出發,展開其處女首航。17歲頭等艙乘客Rose與她當時的未婚夫Caledon Hockley (Cal,卡爾‧霍克利),Cal是匹茲堡鋼鐵大亨Nathan Hockley之兒子,還有Rose的母親Ruth DeWitt Bukater(盧芙),他們都登上了鐵達尼號;另外還有在賭博中贏得船票的三等艙乘客Jack Dawson (傑克‧道森)和他的朋友Fabrizio De Rossi (法布里奇歐‧德‧羅西)。
Ruth向Rose緊張地強調她與Cal訂婚的重要性,因為他們的婚姻是為了解決兩母女家族鮮為人知的財務問題。但Rose根本不愛Cal,她對這樣的訂婚決定悲痛欲絕。一晚宴會中,飽受束縛的她到船尾想跳下自殺,幸被Jack發現說服及阻止,但Rose返回欄內時不慎滑倒,她高聲呼叫使船員們趕到他們的位置,他們以為Jack意圖不軌,糾察長把Jack銬起,Cal上前責罵Jack,Rose向Cal撒謊說自己想看看螺旋槳差點失足,讓Jack脫險。在Rose的堅持下,Cal邀請Jack於翌晚共進晚餐,實際上Cal想看看Jack會否在晚餐中出洋相。之後Cal的僕人Spicer Lovejoy給予Jack一根香菸時,表示對這件事有點懷疑。
第二日,Jack和Rose在頭等艙甲板上交談,使他們倆互相分享自己的身世經歷和處境。同時鐵達尼號所屬「白星航運」的董事Joseph Bruce Ismay(布魯斯‧伊斯梅),說服船長Edward Smith(史密斯)以全速航行,希望能夠在星期二晚上到達紐約,從而向傳媒展示鐵達尼號的速度與實力。
晚餐開始前,Jack和Rose遇上Ruth和跟她一起散步的女人,包括Margaret Brown(瑪格麗特‧布朗),Rose就跟隨Ruth離開,為晚餐作準備,Margaret就給Jack穿上原本為她的兒子購買的禮服。Jack在頭等艙與Cal和Rose共進晚餐期間,Margaret教導Jack很多社交圈上的知識及禮儀。晚餐過後,Rose偷偷與Jack參加三等艙的派對,他們跳舞、飲酒,非常開心,但卻被Cal的僕人發現。
翌日早餐時,Cal對Rose在Jack的陪同下到三等艙非常生氣,Cal和Ruth禁止Rose與Jack見面。Jack知道自己必須拯救Rose,因此他秘密地去找她。另一方面,鐵達尼號收到冰山警告,船長卻下令啟動所有鍋爐,此行為非常冒險,因為冰山在晚上是很難被鑑別,容易發生意外,鐵達尼號亦因美觀而沒有放上足夠的救生艇,而且人們深信當時鐵達尼號的稱號—「Unsinkable Ship」(意思是不會沉沒的船),所以救生艇的數量只能載上小部分的乘客。
Jack找到Rose後,來到一個隱蔽的地方,Rose說不會再跟Jack見面,但是最後她還是改變主意,因為她意識到自己愛Jack比Cal更甚,二人在船頭首次擁吻,那是鐵達尼號上看到最後日光的時間。
意外當晚,Rose把Jack帶到她的船艙,讓Jack看看Cal送她的訂婚禮物—那條鑽石項鍊「海洋之心」,並要求Jack為自己畫一幅裸體的人體素描。Jack非常專業,對Rose毫無非份之想,那幅人體素描就是電影開始時在保險箱裡被找到的那幅。隨後,他們為了逃避Cal的僕人,躲藏在船艙內的貨物儲存庫,更與Rose在儲存庫的車子內激情擁吻,繼而發生關係。
Cal發現了Jack為Rose所繪的人體素描與草圖,與「海洋之心」一起放於他的保險箱內,嘲諷Rose只戴著它跟Jack在一起,他很憤怒,指示僕人對他插贓嫁禍。Jack和Rose從貨物儲存庫走到船頭的甲板上,不久,瞭望員發現了一座冰山,此時該冰山和鐵達尼號已經十分接近,即使向左急轉彎也躲避不了。Jack和Rose在甲板上見證到船撞向冰山的一幕,和無意中聽到船員與設計師勾勒那嚴重性,正當Rose和Jack準備將事情告訴給Ruth及Cal的時候,Cal的僕人偷偷地把項鍊放入Jack的口袋內,Cal就誣陷Jack盜取項鍊,Jack因此被糾察長扣押。
鐵達尼號的設計師Thomas Andrews向船員表示,由於有5個艙入水,所以鐵達尼號將會在1-2小時內沉沒。船員要求乘客穿上救生衣,但只限女性和小孩優先登上救生艇。當Rose和Ruth準備登上救生艇的時候,Rose決定去尋找Jack,結果在警衛室找到他,他被手銬鎖在一條水管,Rose找不到能開啟手銬的鑰匙,幾經辛苦才找到一把消防斧頭,她用斧頭劈斷手銬後與Jack一起逃生。
Jack和Rose逃到甲板後,Cal和他的僕人也想登上救生艇,但是沒法成功。後來,當Cal登上救生艇時,他聽說他的僕人找到了Rose和Jack。Rose在Cal和Jack的勸服下登上救生艇,Cal把他的大衣給了Rose,卻沒有發現鑽石仍放在衣袋裡。Cal騙她說他已安排了另一艘救生艇與Jack在另一邊上船,著她安心上救生艇。但當救生艇下降時,Rose意識到她不能離開Jack,她從救生艇跳回到鐵達尼號上,Jack立刻向她跑去。Cal發現了他們,氣急敗壞向兩人開槍,並追逐他們到快被水淹沒的餐廳,Cal為保自己安全,沒奈何只好回到甲板。他終意識到他的懊惱,因為他把大衣連同鑽石項鍊都給了Rose。後來他發現了一個小女孩,就馬上一手抓起她,為了存活,他聲稱是小女孩的唯一親人。由於擁有小孩的人可優先登艇,他終於上了最後一艘救生艇。
鐵達尼號繼續下沉,Rose和Jack逃經過吸菸廳時發現船體設計師Thomas Andrews,Andrews正在懊悔自己的設計不夠好,讓乘客受難,並將自己的救生衣交給Rose。很快,巨大的水壓使船豎立成40°,他們幾經辛苦爬到船尾,然後船身第三和第四支煙囪突然斷裂,不久後,船尾被船頭往下拖,形成90°後下沉,很多乘客因而從高處跌下,鐵達尼號不久便沉沒,Jack和Rose互相緊抓對方,但因為水的衝力太強而鬆開了。Jack後來找到Rose,他們發現了一扇漂浮在海上的門板,但是門板上只能夠容納一人的重量,因此Jack只能按著門板的邊緣,留在冰冷的海水中。Jack要求Rose不要放棄,要好好活下去,並要她承諾,她會在溫暖的床舖上壽終正寢,這是他的最後一句說話。鏡頭一轉,船員Harold Lowe徵用救生艇搜尋生還者。Rose聽到他的聲音,於是她便呼喚Jack醒來,可是Jack已在冰冷的海水裡引致低溫症死了。Rose很傷心,但她答應了Jack要好好活下去,只好離開他,從一個船員身上找到哨子,她不停吹哨子,最終被發現得救,與其他倖存者被客輪卡帕西亞號(RMS Carpathia)救起。
最遺憾的是,在冰冷海水裡的1,500人只有船員Harold Lowe的救生艇折返救起6人,其餘的乘客活活被凍死,當中包括Jack。Rose很幸運地逃過一劫,此時Cal想在三等艙乘客群中尋找Rose,但Rose卻以毛毯包著自己並背向他,完全沒有回應,那是她最後一次見到Cal。當船抵達美國後,Rose才發現「海洋之心」一直在大衣袋中......「卡帕西亞號」到達紐約後,Rose把自己的姓氏改為Dawson,以表示她永遠都是Jack的人。後來Rose從報章上得知,Cal跟另一個女子結婚,還繼承家族的財產,但是1929年華爾街股災使他損失慘重,結果他吞槍自盡;而她自己則當上了演員,並與一名低下階層的男子結婚,婚後生兒育女。
回到1996年,Rose的故事完結,這事蹟深深地感動了她的孫女Lizzy、Brock和尋寶組的其他組員。Brock覺得自己完全比不上Rose,他為了尋找已失落的鑽石花了三年時間,但Rose卻花了一輩子去回憶一個永遠不能死而復生的Jack。當晚Rose走到凱爾迪什號的船尾,在沒有其他人看到的情況下,把擁有多年,外界一直尋找不到的「海洋之心」扔下海中,年邁的Rose終於向眾人訴說了埋藏在自己心中84年的秘密,了卻她的心事,在此之前她從未曾把自己這段刻骨銘心的往事跟任何人提及過,包括她的已故丈夫。
Jack為愛而死,Rose為愛而生。在Rose睡覺的梳妝台上擺滿她有生以來珍而重之的生活照片,當中不乏曾在鐵達尼號與Jack談及過嚮往人生的事。她最後能夠信守承諾,完成了Jack臨終前的囑咐:「無論人生多艱難困苦也不要放棄,勇敢地活下去,結婚生子到兒孫滿堂,在暖榻睡夢中百年歸老」的承諾。鏡頭一轉,本來已經沉沒大西洋海底的鐵達尼號回復昔日的光彩,Rose終於回到了她回憶中的鐵達尼號,回復到17歲的模樣,並在昔日的鐵達尼號上與Jack結婚,船上的其他死難者以掌聲去祝福這對戀人,故事完結。


演員 角色 在世年份 角色背景
Leonardo Dicaprio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香港TVB粵語配音:陳奕迅)
Jack Dawson
傑克‧道森 1892 - 1912 男主角,20歲,1892年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契帕瓦福斯市。因為在小酒吧賭博贏得鐵達尼號的船票,然後又救了Rose一命,與之相識並相愛,發生了一段他們倆之間美好回憶,只可惜沉船使他們陰陽兩隔,最終Jack活活凍死於大西洋海上,墜入海底。
Kate Winslet
凱特·溫斯蕾
(香港TVB粵語配音:容祖兒)
Rose DeWitt Bukater
蘿絲‧狄威特‧布克特 1895 - 1996後 女主角,年輕的Rose,1895年生於美國費城。當時身處在一個虛有其表社會下的名媛,準備要與和自己興趣完全不符的Cal結婚,以解決家族財困的現況,後來在鐵達尼號上遇到與自己心意相通的Jack,準備下船後與他一同生活,卻不幸遇到鐵達尼號的沉船意外,拆散這對戀人。Rose答應Jack要努力活下去,最終順利存活。
Frances Fisher
法蘭西斯·費雪
Ruth DeWitt Bukater
盧芙‧狄威特‧布克特 生於1870年 Rose的母親,1870年生於美國費城,卒年不詳。看不起Jack低賤身分,並逼迫Rose嫁給Cal來挽救家族的財困,以繼續在名媛社交圈中生存。
Billy Zane
比利·贊恩
Caledon Hockley
卡爾‧霍克利 1882 - 1929 Rose的未婚夫,1882年生於美國匹茲堡,鐵達尼號船身主要部分乃其父親經營的鋼鐵廠製造。Cal曾買下著名的海洋之心送給Rose當作訂婚禮物,是Jack與Rose之間的最大阻礙者,使他們二人的情路更加曲折。鐵達尼號意外後,在1929年美國紐約曼哈頓因股災中遭受經濟重創於而吞槍自盡,終年47歲。
David Warner
大衛·華納
Spicer Lovejoy
斯派塞‧夫喬伊 1850 - 1912 Cal的僕人。1850年生於英格蘭,忠心服侍主人Cal,奉命監視Rose與Jack之間的舉動,回報Cal。因鐵達尼號船難死於1912年4月15日北大西洋海中,終年62歲。
Danny Nucci
丹尼·努奇
Fabrizio De Rossi
法布里齊奧‧戴羅西 1892 - 1912 Jack的好友,1892年生於義大利拿坡里,並與他一起在酒吧贏得鐵達尼號船票,興高采烈前往美國,卻不幸在1912年4月15日,被鐵達尼號掉落的大煙囪砸死於北大西洋海中,終年20歲。

Jason Barry
傑森‧貝瑞 Thomas "Tommy" Ryan
托馬斯"湯美"‧瑞恩 卒於1912 鐵達尼號三等艙乘客,愛爾蘭人,與Jack及Fabrizio結成好友。鐵達尼號意外時,他意外被推上前,被恐慌的First Officer Murdoch槍殺。
Suzy Amis
蘇吉‧埃米斯 Lizzy Calvert
麗斯‧卡佛特 不詳 Rose的孫女,伴隨Rose到凱爾迪什號與Brock等人會面。
Bill Paxton
比爾‧派克斯頓 Brock Lovett
布洛克‧拉佛特 不詳 寶藏獵人,希望在鐵達尼號沉船中尋到「海洋之心」,他用以考察的金錢與時間都所餘無幾。他後來在電影總結時指,儘管那三年日夜想著鐵達尼號,直至聽到Rose的事蹟,他才明白鐵達尼號背後的意義。
Gloria Stuart
葛羅莉·史都華
Rose Dawson Calvert
蘿絲‧唐‧卡佛特 卒於1996後 101歲,於1996年在電視中看到鐵達尼號探測隊發現Jack替自己繪的那幅人體素描,登上凱爾迪什號,公開當時那鮮為人知的故事。

演員 角色 在世年份 角色背景
Bernard Hill
伯納德·希爾
鐵達尼號船長
Edward Smith
愛德華·約翰·史密斯
1850 - 1912 鐵達尼號船長,1850年1月27日生於英國特倫特河畔慾謀漢雷。可能是因為自責於太自滿自己的技術而導致船撞冰山,走到駕駛室與鐵達尼號於同歸於盡,1912年4月15日逝世,終年62歲。
Jonathan Hyde
喬納森·海德
鐵達尼號船東
Joseph Bruce Ismay
布魯斯·伊士美 1862 - 1937 鐵達尼號船東,1862年12月12日生於英國蘭開夏郡克羅斯比,他被世人認定要為鐵達尼號沉船事件負上最大責任的人,因為他唆使船長Edward Smith將鐵達尼號全力加速以提前到達紐約來搏得各大報章版面,促使鐵達尼號船難發生。1937年10月17日死於英國倫敦梅費爾,終年74歲。

Victor Garber
維克托·加博
鐵達尼號船體設計師
Thomas Andrews
托馬斯·安德魯斯
1873 - 1912 鐵達尼號船體設計師,1873年2月7日生於愛爾蘭唐郡康柏,據說是因為覺得自己設計不良而導致旅客受苦,在1912年4月15日與鐵達尼號船一起葬身海底,終年39歲。
Mark Lindsay Chapman
馬克·林賽·查普曼
鐵達尼號大副(Chief Officer)
Henry Wilde
亨利·懷爾德 1872 - 1912 鐵達尼號大副,1872年9月21日生於英國倫敦沃頓,他在電影裡頭扮演最重要的一幕是:船難後,他的哨子使Rose被回來的救生艇得知她的位置,因而使她順利獲救。1912年4月15日死於鐵達尼號船難之中,終年40歲。
Ewan Stewart
尤恩·斯圖爾特
鐵達尼號一副(First Officer)
William McMaster Murdoch
威廉‧穆多克 1873 - 1912 鐵達尼號一副,1873年2月28日生於英國蘇格蘭鄧弗里斯-加洛韋。他曾收受Cal的賄賂,讓Cal可以坐上救生艇,不過後來卻把錢還給他說:「再多錢也救不了你和我。」,而為了維持甲板上乘客們搭救生船的秩序,而用槍誤殺了兩名乘客,隨後自責地向上級致敬,向頭顱開槍自殺,掉入海中。在1912年4月15日鐵達尼號船難裡逝世,終年39歲。
Jonathan Phillips
喬納森·菲利普斯
鐵達尼號二副(Second Officer)
Charles Herbert Lightoller
查理·赫伯特·萊托勒 1874 - 1952 鐵達尼號二級高等船員,1874年3月30日生於英國蘭開夏郡喬利,他曾在船撞冰山的前,提醒船長風平浪靜的海洋較難察覺冰山底部的浪花,不過船長還是堅持繼續保持當時的船速前進。在1952年12月8日因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導致心臟病發,於英國倫敦病逝,終年78歲。
Kevin De La Noy
凱文·德拉薩·諾依
鐵達尼號三副(Third Officer)
Herbert John "Bert" Pitman
赫伯特·皮特曼 1877 - 1961 鐵達尼號三副,1877年11月20日生於英國薩默塞特郡卡里堡旁的蘇騰夢提斯的村莊,1961年12月7日死於蛛網膜下腔出血,終年84歲。

Simon Crane
賽門·柯瑞
鐵達尼號四副(Fourth Officer)
Joseph Boxhall
約瑟夫·巴克斯歐
1884 - 1967 鐵達尼號四副,1884年3月23日生於英國東約克郡赫爾河畔京斯頓,1967年4月25日死於血栓,終年83歲。
Ioan Gruffudd
艾恩·古福特
鐵達尼號五副(Fifth Officer)
Harold Godfrey Lowe
哈羅德·羅威
1882 - 1944 鐵達尼號五副,1882年11月21日生於英國北威爾斯,鐵達尼號沉船後,是唯一一個將救生船開回去拯救遇難者的人,哈羅德即是船上的長官,也解救了Rose等人。1944年死於英國北威爾斯康威堡,終年62歲。

Edward Fletcher
愛德華·弗萊徹
鐵達尼號六副(Sixth Officer)
James Paul Moody
詹姆士·穆迪 1887 - 1912 鐵達尼號六副,1887年8月21日生於英國北約克郡斯卡布羅。在戲中當冰山瞭望員發現冰山打電話到駕駛室,捧著一杯茶的船員回答:「看見什麼了?」,那就是James Paul Moody。1912年4月15日死於鐵達尼號船難,終年25歲。
Terry Forrestal
泰瑞·佛瑞斯塔 鐵達尼號輪機長(Chief Engineer)
Joseph Bell
喬瑟夫·貝爾
1862 - 1912 鐵達尼號輪機長,影片中在發動機艙中收到艦橋指令並指揮全速前進、全速倒退,轉動節流閥的工程師。1912年4月15日死於鐵達尼號船難,終年50歲。
Kathy Bates
凱西·貝茲
鐵達尼號乘客
Margaret Brown
瑪格麗特·布朗
1867 - 1932 鐵達尼號頭等艙乘客,1867年7月18日生於美國密蘇里州漢尼拔,其先生在西部淘到了金,成為了Rose口中所說的暴發戶(new money),在瑟堡登上鐵達尼號,被人稱為「永不沉的毛莉·布朗」(The Unsinkable Molly Brown),歸為新貴族,曾教導Jack很多社交圈上的知識及禮儀,使他不致在晚餐上出醜。1932年10月26日逝世,終年65歲。
Eric Braeden
艾瑞克·布瑞登 鐵達尼號乘客
John Jacob Astor IV
約翰·雅各·阿斯特四世
卒於1912年 鐵達尼號頭等艙乘客,Rose稱他為船上最有錢的人。電影描述Rose向Jack在頭等餐室中介紹,Astor與他的18歲妻子Madeleine Astor(瑪德琳·阿斯特)。介紹中,Astor問Jack是否與波士頓的Dawsons家有關連,Jack簡潔表示威斯康辛州Dawsons家。Astor最後見於頭等餐室的主樓梯玻璃圓頭向內爆裂及海水湧入。現實中,Astor被鐵達尼號其中一支倒下的煙囪壓死。
Bernard Fox
伯納德·霍斯
鐵達尼號乘客
Archibald Gracie IV
葛瑞西上校 1867 - 1932 鐵達尼號頭等艙乘客,他向Cal說「女人不能與機器溝通」,及表揚Jack拯救了差點從船上跌下去的Rose,但他不知道Rose其實自殺未遂。
Michael Ensign
麥可·恩塞
鐵達尼號乘客
Benjamin Guggenheim
班傑明·古根漢 1865 - 1912 鐵達尼號頭等艙乘客,採礦鉅子,他向其他乘客展示,他背著家庭與其法國情婦一起,妻兒則在家等候他。當救回Rose後,Jack於頭等艙晚宴時,他稱Jack為"bohemian"(波希米亞人)。1912年4月15日死於鐵達尼號船難,終年47歲,船難發生時,他不願意穿救生衣,就算死都要死得好看。
James Lancaster
詹姆斯·蘭卡斯特
鐵達尼號乘客
Thomas Byles
湯瑪士·拜爾斯 1870 - 1912 鐵達尼號二等艙乘客,他是一位神父,1912年4月15日死於鐵達尼號船難,終年42歲。船難發生時,他在船尾位置,為所有將會遇難的人禱告。現實中,他本來是要去美國的布魯克林,為他的胞弟W. E. Byles和未婚妻Isabel Katherine Russell舉行婚禮,船難發生後婚禮改在4月20日舉行,那一天同時也舉辦了Thomas Byle的葬禮。

詹姆斯·卡麥隆一向迷戀船難意外,對他來說,鐵達尼號就是「船難中的珠穆朗瑪峰」。1990年代初,他開始注意到鐵達尼號。他感覺到這個故事的潛力,說鐵達尼號沉沒事件是一個「偉大的、現實的小說」。當他覺得他可以考慮去海底探險,他幾乎錯過他的生活。當他在學校從科學轉讀藝術時,他轉身離開了,但他說他仍然「精神上坐立不安」。因此,IMAX電影是從沉船本身的連續鏡頭製作而成,他決定去荷李活尋找資金來「支付考察和做同樣的事」。這「不是因為我特別想拍電影,是因為我想潛到沉船那裡」,柯麥隆說。]
很難再寫到一個更好的故事...窮與富的並列,以致凌駕於生死的性別角色扮演(女士優先),在舊時代的禁慾主義與貴族,與輝煌巨輪的規模互相匹配,造價高而沒用的怪異建築物,使她不顧一切的通過黑暗。這一課令我們知道的是,生命是無常的,未來是未知的...有不能想像的可能性。
—— 柯麥隆
柯麥隆寫了《鐵達尼號》的劇本,與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高層商討,並試圖說服製作公司通過鐵達尼號殘骸的實體攝影,來加強電影的真實感.。他邀請了多名來自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攝影師、水手和歷史學家,於1995年組織了12次潛水,其間使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深海考察船,俄羅斯的凱爾蒂什學院號,船上兩艘和平號潛艇是當時世界上唯一能夠潛到約4,000米深度的五艘潛艇之二。除此之外,船上還有一台專門為電影攝影製造的遙控潛水器。依靠這些潛艇的幫助,柯麥隆才能拍攝了鐵達尼號的殘骸。遙控潛水器甚至可以進入殘骸內部,拍攝到鐵達尼號的沉沒後不為人知的地方。其中一搜和平號潛水艇外的機械臂上安裝了一部特製的Panavision小型攝像機,但每次只能拍攝12分鐘,因此每次潛水都必須細心計劃。
柯麥隆與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高層商討,當中包括Peter Chernin,《鐵達尼號》定位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之上。這是一個緊張的時期。柯麥隆稱,「伙計們,這是第一期的片段,它打算秏資$150,000,000,還有,它不會有續集...」他們的回應是「Oooooohkaaaaaay」。「一個三小時的浪漫史詩?當然,這正是我們想要的。」是否有點像是《魔鬼終結者》?一些越野噴射機、槍戰追車?我說,「不,不,不,不是這樣。」工作室對商業前景的想法半信半疑,但鑒於與柯麥隆長期的合作關係,他們給予他一盞綠燈。
柯麥隆相信,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會以鐵達尼沉船事件本身來推廣電影,並以超過兩年的時間來組織幾個潛水網站。「我的定位需要更少更詳細,你們可看到我們這個全開放的地方,他們正探索鐵達尼號,和他們正尋找鑽石,所以我們需要這船的每個鏡頭。」柯麥隆續說,「現在我們可以精心製作(鐵達尼號)模型,動作控制鏡頭,以及一切電腦動畫,這一切將會X金額(X指製作成本),或者我們可以用X+30%來拍攝真正的沉船。」攝製隊在1995年在大西洋真正的沉船地方拍攝了11次,實際時間花在船中多於乘客。在深度,每平方6,000磅的水壓。「船的上部構造有一個小缺陷,一個小移動即可令船上的人當場死亡。」不單是潛水是高風險,不利的條件阻礙了柯麥隆取得他想得到的高質素畫面。一次潛水當中,一個潛水器與鐵達尼號的船身碰撞,損壞了潛水艇和船,和潛水艇螺旋槳導流罩的碎片散落在船的上層,船長室外壁倒塌,使內部暴露。主樓梯入口的周邊地方都受到損害。
柯麥隆與他的團隊潛下到實際現場,他們想「實現真實的水平...但有另一種反應是出自真正的沉船,它不只是一個故事,亦不是一齣戲」,他說。柯麥隆續說,「這是發生於真人的事件,人真的死了。在鐵達尼號沉船周邊工作這麼久,你會深深的感受到它的強烈傷感與不公平感,與它的訊息。」柯麥隆稱,「你想想,可能不會有很多製作人到鐵達尼號,可能永遠不會有另一個 - 這或許是一齣紀錄片。」基於這個原因,他感到"有一個重大的衣缽責任來傳達它的情感訊息 - 「它也有權完成這部分的。」
在拍攝水底鏡頭後,柯麥隆便開始寫劇本。他想向沉船中的死者致敬,所以他花了六個月的時間來調查鐵達尼號的各船員與乘客。他說,「我讀了所有東西我能讀,我創作了一個鐵達尼號幾天內,和在它生命中最後一夜的非常詳細時序表。」「和我在那裡工作來寫劇本,我得到一些歷史專家來分析我寫的東西及評語,然後我作出調整。」他對細節一絲不茍,甚至有一個場景描畫一個加州人角色在鐵達尼號的死亡,雖然這場戲後來被刪剪了。從拍攝開始,他們已對這晚船上發生的事"有一個很清晰的影像"。「鐵達尼號的東西擺滿我寫作工作室的整幅牆,就像一個圖書館,我想這是正確的,尤其是我們將要潛水到那裡。」他說。「我們要把要求定得高一點,這能提升電影的官感。我們希望這歷史上一刻有一個明確的影像化,就彷彿你坐上時光機回到當時來拍下一樣。」
通過爆破他們製造了兩個巨大的水箱,一個可以容納6,400萬升水的裏面裝有鐵達尼號逼真的重建模型,這個模型可以旋轉270°。另一個可容納有2,200萬升的水箱裏有一等艙豪華的內部裝飾。大水箱裏的模型雖然是完全成比例造的,但是Lamont不得不做一些妥協,比如救生艇和煙囪被縮小了1/10。部分甲板設施被省略,一個前甲板也被省略,這些被省略的部分後來被模型取代。救生艇甲板和主甲板均是電影舞臺,其他部分全部是鋼結構的外表,內部藏著能夠使得模型在拍攝沉沒景象時傾斜的裝置。旁邊還有一個可以在120米長的軌道上行走的50麥可吊車,這架吊車不但在建造模型時作為建築工具被使用,而且也被用來照明和攝影。在相應的場面拍攝結束後模型船被拆掉當作廢鐵賣掉,來補充一點拍攝經費。
柯麥隆認為鐵達尼號沉沒就好像「一個真實而偉大的小說」,然而事件僅僅成為了一個道德故事;這齣電影讓觀眾體驗歷史。柯麥隆編入了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於悲劇性的災難電影中,當Jack與Rose的浪漫正值茂盛之時,他相信那是故事中最迷人的部分:當他們幸福的愛情正面臨最終被摧毀的威脅,觀眾們會被帶領從船首到船尾,到船上每個有趣的地方和時間,使觀眾「領會船上到大多數乘客無法領會到樂觀和豪華」,同時為他們的失去而哀痛。「所有我的電影都是愛情故事,但在《鐵達尼號》我終於取得平衡。這不是一齣災難電影,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建基於真實的歷史上。」柯麥隆然後把鏡頭放在現代中年老的Rose身上,使她的浪漫在這麼多年來都是濃烈和可觸摸得到的,使觀眾感到更加直接和感人。而寶藏獵人Brock Lovett代表那些沒有跟鐵達尼號事件悲劇中的人接觸過,不明白在倖存者角度來看這個故事的人。對於他來說,電影最後留下一個未知問題,到底年老的Rose在夢中重返鐵達尼號並回到17歲的模樣時,是在神志清醒的夢中,還是在夢中去世。

女主角凱特溫斯蕾
下一個問題是挑選演員,尤其為兩名主角Jack和Rose,必須選擇恰當的演員 - 電影是否成功由他們決定。柯麥隆曾經問Claire Danes(克萊兒·丹妮絲)是否願意飾演女主角Rose。但是她覺得拍攝Baz Luhrmann(巴茲·魯曼)執導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已經很累了,而且她覺得這兩部電影很相似。.此外,柯麥隆還找過Gwyneth Paltrow(格溫妮絲·帕特羅).。
至於飾演Jack的演員,其物色對象包括Billy Crudup(比利·庫達普).、史蒂芬·多爾夫.、Matthew McConaughey(馬修·麥康納)[18]、Macaulay Carson Culkin(麥考利·克金).和Christian Charles Philip Bale(克里斯汀·貝爾).等。
最後中選的是當時還比較不知名的美國演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和英國演員凱特·溫斯蕾(Kate Winslet)。Kate在英國因演出《理性與感性》而得名。對兩人來說,《鐵達尼號》使得他們聲名大噪,而Leonardo DiCaprio(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成為少女的偶像。他成為許多雜誌的封面,其中包括《滾石雜誌》.。在網路開始普及時,他的名字是最多被搜尋的人物名稱之一,《鐵達尼號》使他在好萊塢走紅,此後他拍了許多暢銷的電影如《鐵面王子》(1998年)、《海灘》(2000年)、《紐約黑幫》(2002年)、《我知道你是誰》(2002年)、《飛行者》(2004年)、《無間行者》(2006年)、《血鑽》(2006年)、《盜夢空間》(2010年)、《大亨小傳》(2013年)、《華爾街之狼》(2013)和《荒野獵人》(2015年);Kate Winslet(凱特·溫斯蕾)在《鐵達尼號》後依然拍攝低成本電影如《北非情人》(1998年)和《聖煙》(1999年)。
在安排其他角色時也花了一段時間,柯麥隆本來希望Fay Wray(菲伊·雷)演出年老的Rose,但Fay覺得參與這樣一個項目太累而拒絕.。Ann Rutherford(安·盧瑟福)也拒絕了.。最後起用了當時已經86歲的Gloria Frances Stuart(葛羅莉·史都華)。Rob Lowe(羅伯·洛).或者Jack Davenport(傑克·達文波特)最初計劃演Caledon Hockley,但是後來覺得他太年輕了,.最後Billy Zane(比利·贊恩)獲得了這角色;David Warner(大衛·華納)飾演Cal的僕人,他在1979年的電視劇《鐵達尼號遇難記》就已經飾演這角色;Margeret Brown的角色本來計劃讓鄉村歌手Reba Nell McEntire演,但是因她時間衝突而拒絕。.最後選擇了Kathy Bates(凱西·貝茲),她提出片酬要60萬美元,二十世紀福克斯覺得這個價錢太高了,但是因為柯麥隆認為Kathy最符合這角色,因此他自掏腰包來聘請Kathy。

《鐵達尼號》於1995年9月1日開始製片,製造鐵達尼號的船廠Shipbuilding Company of Harland & Wolff開放了其私有檔案,攝影組得以看到本來以為已經失落了的藍圖。藝術指導Peter Lamont帶領的小組,專門收集了1912年左右的物件,為船的內部裝潢,而且這些物件全部必須處於全新或者至少看上去全新的狀態,因為鐵達尼號是在首航時沉沒的。幾乎沒有任何另外一部電影對於道具細緻到這個程度 - 衣服、箱子、碗碟、內部裝潢和沉沒的過程全部非常仔細地按照原樣或者實際發生過程組織,雖然如此,《鐵達尼號》還是有一些不合理的情節,比如在電影中使用了有過濾嘴的香菸,但是這種香菸是1940年代中才出現的。
為了拍攝真實的外景,二十世紀福克斯於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的太平洋海岸購下一塊40畝,約16平方公里大的土地,並在1996年5月31日在那裏設立了一個完整的電影工作室。在4個月內在羅薩裏多的北部建造了一座規模和一座小城市一樣的攝影場,其中包括極其完整的基礎結構和多個攝影棚。它建於重建的鐵達尼號外,一個可容納170,000加侖水的水箱,作為電影的戶外場境,提供了270°的海景景觀。
鐵達尼號整艘船以全比例製造,但Peter Lamont移除了上層建築物的多餘部分和前面的甲板,以適合放到水箱,其餘部分則以數碼模型來填補。救生艇和煙囪縮短至10%。船的甲板和A層都是一組的,但船的其餘部分都是鋼鍍板,內裡有一個50英尺的升降台,在船下沉時用來使它傾斜。高聳的地方是一個162英尺(49米)高的起重機在600英尺(180米)的路軌,作為一個燈光和攝影機的聯合建築。
那些代表鐵達尼號內的房間是依照著從建造者得到的相片和計劃,完全依原本建築來重建的,「郵輪的頭等艙樓梯,數字重要地在劇本,都是以實木製造,和拍攝沉船鏡頭時實際被毀。」房間和地毯的設計與顏色、獨立傢俱、布置、座椅、牆板、陶器和餐具,與白星郵輪航線的每件東西,天花板以至到職員服裝設計都是跟原來真實的一樣。卡梅倫另外聘請了兩位鐵達尼號歷史學家,Don Lynch和Ken Marschall,以證明電影中的歷史細節是真實的。.

1996年7月,攝製隊於「凱爾迪什號」上拍攝現代場景的戲份。.鐵達尼號的主要攝影於在1996年9月開始,在二十世紀福克斯新建的電影工作室進行拍攝。.在艉樓甲板上建造一個鉸鏈裝置,這裝置能夠使船尾在幾秒內從0°-90°上升,在下沉時作為船身斷裂的影像。.基於特技人員的安全,很多道具都以泡沫橡膠製造。.在1996年11月15日拍攝登船的場景。.
柯麥隆選擇在鐵達尼號的右舷建立天氣資料分析庫,顯示當時普遍風從北到南吹,使煙囪的煙乘風勢吹至船尾。這就引申一個問題,鐵達尼號從南開普敦出發,由於它是以左舷來停泊的,所以任何在劇本上的服裝與道具都需要顛倒,如果有人在劇本中是靠右走的,他們在拍攝時便需要靠左走,因為在後期製作時,影片會翻轉到正確的位置。.
為了拍攝《鐵達尼號》,他們聘請了一名全職的禮儀教練,來教導演員有關1912年上流社會的禮儀。.儘管如此,一些評論家注意到電影中的時代錯誤,而且不單是涉及兩位主要的演員。.
在拍攝凱爾迪什號時,有一名憤怒的隊員把Phencyclidine混入餐湯之中,Phencyclidine即苯環利定,中樞神經迷幻劑,第二級毒品,這使許多拍攝組的人,包括柯麥隆,超過50人被送入醫院。.演員Lewis Abernathy說:「那些人在那裡滾來滾去,完全脫離狀態。他們之中很多都說見到條紋和幻覺。」.柯麥隆對藥前的嘔吐物作了一個完整的保留。Lewis Abernathy看到時震驚地說:「一隻眼睛完全是紅色,就像魔鬼終結者的眼睛,一個瞳孔沒有虹膜,甜菜紅色。另一隻眼睛看似用力吸了膠水一樣。」但行兇者就沒有被捉到。1996年9月,攝製隊重新返回福克斯的拍攝場地進行拍攝。.
《鐵達尼號》計劃拍攝138天,但實際上則用了160天。由於他們必須在冷水中拍攝數小時,許多演員因此得了感冒、流感和腎傳染病,其中包括女主角Kate Winslet(凱特·溫斯蕾)。.一些演員因此而退出,三名特技演員骨折。後來美國影視演員協會的調查認為整個場地是安全的。對於拍攝要求過於嚴厲的指控,柯麥隆本人從沒有因此公開向演員道歉,但他也承認自己的拍攝要求是非常嚴格,「我對我自己和我的組非常嚴格。我堅信在對付成千上萬的意外和這麼大的拍攝場地時,為了保證沒有人出事,我必須採取一些軍事性的措施。我想假如您要指揮這麼多人的話您也不得不採取嚴格的措施。」.Kate Winslet幾乎溺斃、手部受傷、患流感,她後來表示,除非她獲得豐厚片酬,否則她不願再與柯麥隆合作。她承認柯麥隆是一個「和善的人」,但是「太易怒」.。但是,男主角DiCaprio(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表示,他不覺得拍攝期間有危險存在。.柯麥隆相信於熱情工作的理念,和在他運作永不道歉的方式,儘管他也承認:我高度要求,和我高度要求我的劇組人員。在作為militaresque的一種,在處理成千上萬的臨時演員,和大型運籌及保障演員們的安全,我想這裡有一個元素,我認為必須有一個相當嚴格的方法論來對待大量的人。
—— 詹姆斯·卡麥隆
柯麥隆描繪Jack為Rose繪人體素描的場景,讓他有壓制的背景。.「你需要知道她意味著甚麼,她必須感到自由,出於這個原因,使人很振奮。」他說。那場裸戲是DiCaprio和Winslet的首場戲一起拍攝。「這場戲沒有任何設計,我不能把它設計得更好。他們有緊張,活力,和遲疑。」柯麥隆續說,「他們一起排練,但他們一起拍攝東西。如果我可以選擇,我可能寧願深入拍攝主體。」他與他的團隊說,「我們只是找東西來拍」因為大家還沒準備好。「這不是幾個月的準備,所以我們到處找東西讓我們可以拍攝。」當看到這電影場景後,柯麥隆覺得它相當切實可行。.
但是,拍攝中的其他時間並不順利,拍攝是一項艱鉅的經驗,那是「鞏固柯麥隆令人畏懼的聲望」 - 「在荷李活最引起驚慌的人」,他被稱是是一個"不妥協,難以指示的完美主義者"和一個300分貝的尖叫者,現代的Bligh船長用擴音器和對講機,從162呎高空吊車俯衝下來拍攝演員們的面部表情。
在拍攝中,女主角Kate Winslet(凱特·溫斯蕾)她的手肘有碎片,攝製組人員一直擔心當船沉沒的時候,她會下沉到17萬加侖的水箱當中,「那次他真的令我受驚,Jim有一種脾氣你也不會相信。」她說。「該死的!」他向他的團隊很不濟的組員怒吼,這正正就不是我想要的!與Kate Winslet合演的Bill Paxton,與柯麥隆有著相似的工作哲學,因為他們早期曾經一起工作。「拍攝團隊中是包括有很多人的,柯麥隆不是那些有足夠時間來贏得人心的人。」他說。團隊中的人認為,他是有一個邪惡的心腹,和他的暱稱「Mij」(Jim向後拼寫)。在回應批評,柯麥隆指,「電影製作是一場戰爭,在商業與美學之間的激烈對戰。」
拍攝《鐵達尼號》的成本,最終上升達2億美元。.二十世紀福克斯的高層很驚慌,並建議從3小時的電影中削減1個小時,他們爭論延長將意味著會播映更少的片段,從而用更少的開支,即使是長史詩也更容易幫助導演取得奧斯卡獎項。但柯麥隆拒絕,他告訴二十世紀福克斯說:「你想剪掉我的電影?你要解僱我嗎?你要解僱我!你殺掉我吧!」高層不想重新來過,因為這意味著他們會損失在整個投資,但他們最初也拒絕了柯麥隆的提議,沒收他的利潤作為一個空洞的姿態;他們認為利潤是不可能有的。柯麥隆解釋,沒收他的利潤是很複雜的。「...短版電影成本的比例遠遠高於T2和是真正的謊話。那些影片在最初的預算也會上升7%-8%。《鐵達尼號》在開始時也有一個龐大的預算,但上升了很多。」柯麥隆續說:「作為一個導演與製片人,我有責任替工作室寫報告,所以我為了減輕他們的痛苦,我製作了兩個不同的需要,他們沒有強迫我做,他們只是很高興我做了這兩個。」.


柯麥隆想通過這部電影推進視覺效果的能力,和發展數位領域來繼續在數位科技中發展,因此高層們讓他率先在自己的公司「數位領域」繼續發展,他在《潛行深淵》和《終結者2:審判日》中已經獲得的成就。
在《鐵達尼號》中的大海,一般是通過拍攝小的水面來模擬出來的,然後利用慢動作鏡頭來將它放大,但效果不是非常好,看起來並不能令人信服.。
柯麥隆讓攝製隊通過「動作捕捉」來拍攝一個45英尺(14米)長的模型船,好像"我們正在營運白星航線的生意"一樣。.數位化的水和煙後來加上,尤其是逼真地模擬水的功能,他們使用了軍事的計算演算法來進行數位類比。為了完善整個效果的真實性,視覺效果總監Rob Legato看過自己、很多演員、孩子和特技人員的臉孔,加強了臉孔數位化來模擬人的真實性。為了捕捉演員的動作,有些東西是添加上去的。
鐵達尼號斷開的畫面。
不同於以往的鐵達尼號電影,柯麥隆複述災難於沉船之前,船斷裂成兩部分然後下沉。那場面歸類為那刻最有可能的結果。柯麥隆的電影是繼1996年電視電影之後,第2齣鐵達尼號電影描述船斷成兩截的電影。
除此之外,船艉還有一座65英尺(20米)長,中間可以斷開的鐵達尼號模型,這是唯一一座可以入水的模型.。船艙裏的景象的是使用SS Jeremiah O'Brien內的船艙,劇本中它是由微型支架和演員在綠幕前補充而合成的.。為了省錢,頭等艙的休息室只是以微型支架配合綠幕背景來拍攝演員戲份的.。模擬的過程使用了60台電腦,這些電腦使用當時還很罕見的Linux作業系統。
一個盛滿5,000,000加侖的水箱(約19,000,000升)是用來模擬拍攝鐵達尼號沉沒的情況,它整個能夠於水中傾斜,水箱內有一個巨大的液壓裝置,它可以使頭等餐室以及主樓梯以每分鐘30釐米的速度沉入水中.。至於主樓梯下沉的情況,90,000加侖的水(約340,000升)被注入裝置中,因為它是沉於水箱中。豈料,瀑布把主樓梯從鋼筋基座撕開,但沒有人因此受傷。鐵達尼號的744英尺(約227米)上半部分的外觀沉於水箱中,但發現這個部分太大了,船最重的部分就像減震器一樣沉到水中。為了使它能夠被沉入水中,柯麥隆下令清空了裡面所有東西,他甚至親手砸了一些長走廊的窗。
在頭等餐室完全被淹沒之後,拍攝組花了三天的時間來拍攝Lovett的遙控潛水艇橫越現實中的沉船殘骸.。鐵達尼號在冰冷的大西洋沉沒後的場景,是在350,000加侖(1,300,000升)的水箱中拍攝.,是拍攝場地上最小的水箱.。演員們塗上特別的粉末,如糖霜般的結晶粉,這些粉末在遇水後便會結晶。他們再於衣服及頭髮上塗上蠟,營造看上去像凍死了一樣的效果.。
在形成戲中高潮的畫面,是在下沉前,船身斷裂解體直接下沉的景象,以及它直墮到大西洋海底裡,當中涉及全套傾斜的裝備,150位演員和100位特技人員。柯麥隆批評之前鐵達尼電影描畫遊輪最終優雅的跌入水底。「他想描繪它成為可怕的混亂事件,它的確是這樣。」根據時間流程,人們會因為船艉逐漸傾斜而向下跌,滑落到數百英尺以下的地方,在欄杆反彈,一直跌下到螺旋槳。一些嘗試拍攝這一連串動作的特技人員受到些輕傷,柯麥隆終止更危險的特技動作,「危險的動作能使用電腦去模擬,從而把風險縮至最小。」.

這裡有一個「重要的歷史事實」,柯麥隆選擇從電影中省略 - 有船隻是很接近鐵達尼號的,但它於晚上關掉電台,接收不到其SOS求救訊號。柯麥隆說:「是,那[SS]加州人。這不是主流電影製作的妥協,這真的強調來創造電影的真實情感。」他說這裡有複述沉沒事件的觀點,似乎是對拍攝的前期與後期工作很重要的,但結果對電影的發展則沒相對那麼重要了。「加州人的故事在這裡,我們甚至拍攝了他們關掉了自己的Marconi無線電設備的一幕。」他續說:「但我把它取出來,這是一個輪廓鮮明的事情,因為它集中於帶你回來這個世界。如果鐵達尼號比喻為強大,如一個小宇宙,世界末日於某個定義上,世界必定是一切都完備的。」.
於第一次的剪片會議,柯麥隆對結局不滿意,修改了預定的結局,他對Brock Lovett的故事作出決議。在原來的結局中,研究船上有舞會進行,豈料Brock與Lizzy見到年老的Rose在研究船船艉的欄杆上,恐怕她會跳海自殺。Rose透露原來她一直擁有"海洋之心",但從來沒有把它賣出,即使沒有Cal的錢她也能夠生活。她告訴Brock這顆鑽石對她來說有甚麼情感意義,並說生命無價並將之扔入大海中,後來卻讓Brock拿著它。接過那無價之寶後,Brock開始理解到她的感受,並嘲笑自己的愚昧,之後與Lizzy一起跳舞。Rose然後返回她的船艙休息,如電影最後的情景一樣。在電影剪輯室,柯麥隆決定這一點,他認為觀眾對Brock Lovett沒興趣,早已把他忘記,把他加入變得沒有意義,於是決定剪去他的故事。所以Rose是獨自把"海洋之心"扔進海中的。他也不想因此破壞觀眾對鐵達尼號沉沒和Jack之死的憂鬱情緒後,再加添這些幽默和外交式的情節。
在第一次試映的版本有9分鐘長的片段,Jack和Rose逃出快將被水淹沒的頭等餐室後,他們遇到Cal的僕人Lovejoy,Jack與他打鬥,但觀眾不喜歡這樣。.這場景是讓觀眾有多些懸疑,以及如Lovejoy能從Jack和Rose身上取得"海洋之心",Cal指能提供所需的予Lovejoy。Lovejoy跟蹤一對戀人到頭等餐室,正當他們在他手上逃脫,他留意到Rose的手從檯上滑下,在她匿藏的地方。在Jack為報復指Lovejoy巫告自己偷去"海洋之心",Jack襲擊他及用他的頭撞向玻璃窗,這就能夠解釋為何他於電影完整版中,死的時候於頭上有個深長的傷口。試映版觀眾對這埸景的反應,他們覺得利用一個人的性命來換取財富,這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他們認為即使是Lovejoy也不會用這種卑劣的行為來獲得財富。柯麥隆因此而將這個片段刪去,來縮短時間和增加電影的流暢度。其他場景很多也是同樣原因被刪剪。.
柯麥隆最後把電影交給管理美國發行權的派拉蒙電影公司時,電影的總長度為3小時。他知道,按照常規,電影公司還會出於某些目的而自己修剪電影,他為了不讓電影公司這樣做,說了這番說話:「你們只能在我的屍體上修剪我的電影。」後來他承認自己當時不敢肯定這部電影會否成功。

對於《鐵達尼號》的音樂,柯麥隆本想起用愛爾蘭歌手Enya(恩雅)作曲,並在最初版本中已經使用她的音樂,但遭她謝絕了。後來,The Cranberries(小紅莓樂團)的前歌手Dolores Mary Eileen O'Riordan Burton因為兒子出生而也謝絕了作曲的邀請.。最後,柯麥隆邀請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為《鐵達尼號》的原聲大碟是作曲,他們倆早於1986年於《異形2》中合作過,但從那次合作後二人的關係惡化,但是柯麥隆很欣賞詹姆斯·霍納於《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中的工作,而霍納也覺得《鐵達尼號》很有潛力,因此兩人再度合作.。
詹姆斯·霍納按照恩雅的曲風,為了模仿她的聲音,他們找來挪威歌手Sissel Kyrkjebø(西絲兒)作和音.,霍納從Sissel的專輯《Innerst I Sjelen》認識她,他特別喜歡她唱「Eg veit i himmerik ei borg」(我知道天堂有一個城堡)。在他最終選擇Sissel之前,他曾經嘗試25或30個歌手,他最終選擇Sissel,因為她的聲音能在電影中創造一種特殊的情緒。.由於是按照恩雅的曲風,所以觀眾會覺得《鐵達尼號》的音樂與1992年《大地雄心》內的「時間之書」十分相似。
此外,詹姆斯·霍納與Will Jennings秘密地寫了一首歌《My Heart Will Go On》,因為柯麥隆不想在電影中有任何歌曲.。Céline Dion(席琳·狄翁)受到她丈夫René Angélil說服後同意為《My Heart Will Go On》錄製一個唱片樣本給他們,霍納等待柯麥隆在適當的情緒時才向他推介這首歌。在播了幾次之後,柯麥隆終於宣布他同意把歌曲放在謝幕中播放.。此曲後來更獲得奧斯卡獎和葛萊美獎。至於聲樂貫穿整套電影的,《華爾街日報》的Earle Hitchner形容它為「喚起人們的聲音」。
雖然擔心他會被批評為「最後電影走向商業化」。柯麥隆安撫工作室的眾高層,「看看一首熱門歌曲在他的電影只會有一個正面的因素,保證它能夠圓滿。」
在唱片和電台版本中使用的是樣本版的唱片,這是很不尋常的,但是詹姆斯·霍納、Céline Dion和Sony音樂決定把樣本版當作正式版使用,因為Céline Dion的聲音是完美的。《My Heart Will Go On》的一個樂器版在電影中成為Rose的愛情主題曲。此外其他藝術家也獲邀請為《鐵達尼號》作曲,其中包括麥可·W·史密夫。他在自己的唱片《Live the Life》的歌《In My Arms Again》的封面上他寫著:"受電影《鐵達尼號》啟發而寫成,非常感謝你們讓我給你們貢獻一首歌的機會,非常感謝你們將它收錄在唱片之中。"
這張唱片在美國售出了11,000,000張,成為美國出售最多僅以樂器演奏的電影唱片,值得注意的是唱片上只有一首流行歌曲。1998年1月這張唱片在《排行榜》的排名中從第11位躍升到第1位。它保持連續16個星期第1位,史無前例地連續保持10個星期位列第一。在英國和波蘭電影音樂唱片並非常成功,在英國也能升上到第1位,在波蘭它7次獲得白金成績。1998年3月31日,加拿大唱片工業協會也因此唱片出售1,000,000張而授予「金剛石」地位。
由於第一張唱片如此成功,因此在1998年8月25日發行錄像帶的同時並發行第二張唱片。《重返鐵達尼號》包括電影中一些歌曲的新錄音版本及當時從沒發行的內容,其中包括恩雅的妹妹和愛爾蘭Clannad樂團的歌手莫雅唱的《重返鐵達尼號》.。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摻有對話的《My Heart Will Go On》的新版本。
電影內船上的樂團演奏的音樂並沒有被加入這兩張唱片,這個樂團的名為I Salonisti,他們自己則發表了一張名為《And the Band Played on – Music played on the Titanic》的唱片。.


二十世紀福斯電影與派拉蒙電影公司為《鐵達尼號》電影共同出資。福斯電影負責處理全球的銷售量,而派拉蒙電影公司負責處理北美的銷售量。他們原本預期柯麥隆能夠完成電影拍攝並在1997年07月02日發布,在這日期是「為了得到有利可圖的暑假銷售檔期,很多電影巨片通常這樣做會好些」。在1997年4月,柯麥隆說電影的特效太複雜,不可能於暑假檔期發布。.福斯電影與派拉蒙電影公司的高層為此緊張不已,對於福斯電影來說,這個計劃是有高風險性的 - 預算時它的經費為1.5億美元,但是在項目進行中就已經看得出實際費用會高很多,最終總經費為兩億美元.,但其中並不包括4,000萬美元的廣告費,對於當時來說它是電影史中最昂貴的電影了。電影公司領導人怕《鐵達尼號》會重蹈《水世界》極其昂貴製作費的覆轍,當年那事件在導致聯美電影公司被出售。同時,亦有人對導演柯麥隆的風格表示懷疑,甚至曾有撤換他的建議,但進度已經到了不能因一位中心人物被撤換而導致整個項目失敗的後果。福斯電影擁有全世界的出租和名稱權,但是為了保險起見,它把美國的發行權以6,5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派拉蒙電影公司.。由於費用不斷增高,柯麥隆決定放棄他800萬美元的報酬,但是在電影完成後他從福斯電影獲得了2,000萬美元的獎金.。
隨著拍攝延期,派拉蒙電影公司把發行日期推延到5個月後,延至1997年12月19日。「這引起推測,電影本身已是一場災難。」然而,在1997年7月14日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試映會上,產生了正面評價,和網際網路上的Chatter負責發出電影的好評,這最終令媒體有更多正面的報導。
首映於1997年11月1日,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上舉行,遠離好萊塢。《紐約時報》最初對此反應一般,《綜藝》雜誌對它的評價卻非常高,這對於《鐵達尼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好評。
1997年12月14日,電影在荷李活作官方首映,其中「電影大明星出席了開幕式,世界各地的媒體滔滔不絕的熱烈報導電影」。.通過《深淵》柯麥隆在日本有許多支持者,這對於《鐵達尼號》的首映來說有好處。
《鐵達尼號》於1997年12月19日在美國公開放映;1997年12月20日在台灣;1998年1月7日在大多數歐洲國家如法國、比利時及瑞士;1月8日在德國;1月23日在英國公開放映;3月5日在韓國;8月14日在中國大陸上畫。

包括2012年重新發布的收入,《鐵達尼號》於北美賺得658,672,302元美金和海外地方賺得1,528,079,736元美金,全球收益達2,186,752,038元美金。它成為自1998年來12年全球最賣座的電影,直至阿凡達,同樣由Cameron編寫與執導,於2010年超越了《鐵達尼號》。.1998年3月,它成為首齣在全球賺取10億元的電影。在2012年4月13-15日的那個週末,鐵達尼號沉船事件100周年紀念 - 在《鐵達尼號3D》發布時,它成為第2齣電影跨過20億票房的門檻。據Box Office Mojo估計,《鐵達尼號3D》是調整票價上漲時,在是第5位北美最賣座的電影。.


在1997年12月19日星期五,電影在北美開畫後,獲得穩定的入場人數。在同一週末,電影院開始售罄門票。電影於開畫首日共賺得8,658,814元美金,和在開畫的週末於2,674個電影院,平均每個場地共賺得10,710元美金,成為票房冠軍,超越詹姆斯邦系列電影 -《明日帝國》。在除夕日,《鐵達尼號》賺得已超過1.2億美元,電影院繼續售罄,並增加了聲望。在1998年02月14日情人節,是最大的單日共賺得13,048,711元美金。它於北美連續15周排行第一位,至今仍保持紀錄。.電影於戲院上畫近10個月,在1998年10月1日星期四落畫前,它的美國國內總值為$600,788,188元美金。在北美以外的地方,電影共賺得比北美多兩倍,產生$1,242,413,080的收益,和從全球最初的電影院運作累計1,843,201,268元美金。一舉以超過2倍優勢,擠下當時的全球影史票房冠軍,獲得9.14億美元的《侏羅紀公園》。是歷史上第一部突破10億、11億、12億、13億、14億至18.43億美金的電影。穩坐全球影史冠軍位置長達12年之久,比《侏羅紀公園》的4年和《外星人》的9年還長。

1999年7月31日,《鐵達尼號》發行了一張DVD影碟,影碟基本上沒有多少附加內容。此前,《鐵達尼號》已成為歷史上銷售量最多的家庭影碟了。派拉蒙電影公司因此預計DVD會很暢銷,第一批它準備了1,000,000張,事實證明這估計正確。1999年和2000年初這張DVD成為最暢銷的電影DVD。2000年4月,他們已售出1,000,000張。當時美國只有5%家庭有DVD設備,後來柯麥隆想到發行一個更好的版本。
2005年10月25日,原版DVD發行的6年後,他們在北美發行了一套三碟的DVD套裝,這套DVD由DVD製作大師林范(Van Ling)製作。華裔電影人林范是柯麥隆的好友及長期的工作夥伴,而林范在製作這張DVD有著權威的第一手素材。在DVD中,可變形寬銀幕的電影分別在兩個盤上。此外,DVD裡還有29個尚未發表過和未使用過的情節及另一個結局,以及一個按照1912年的風格而製作的新聞。DVD中本來計劃製作一個兩小時的回顧,可惜後來柯麥隆決定不用這些材料。
2005年11月7日,電影公司發行了一套三碟和一套四碟的DVD,並決定將它全球發行。兩張DVD上有重新數位化的電影,6.1杜比立體聲和柯麥隆、凱特·溫絲蕾和其他人的聲音評論。除此之外,電影的歷史資料員Ken Marschall也參加評論。DVD同時亦收錄Celine Dion(席琳·狄翁)《My Heart Will Go On》的MV。在四張DVD的版本中除了有三張DVD的所有特殊內容外,在第四張另有HBO特備節目《海洋之心》。

在《阿凡達》成功利用3D技術之後,導演柯麥隆於鐵達尼號沉船事件100周年紀念的前夕,2012年4月4日推出《鐵達尼號3D》。他指出《鐵達尼號3D》並不會重新拍攝,只是將電影以軟體轉換來製作3D版。由於電影沒有真正的數碼母帶,所以首先要將原片進行超高清的數位化,並清理原片上的噪點,讓畫面看起來更清晰。之後柯麥隆親自監督轉制3D的過程,與300位專業動畫視效工程師組成的製作團隊耗時60個星期,仔細地為電影每一格中畫面每個人物與物件的輪廓,放到正確的位置,並且進行非常精巧的處理,讓這些效果完全融入並不留痕跡,才能讓這部電影以3D版本重現。製作3D版成本達到1,800萬美金。除了3D版外,還有《鐵達尼號》2D數碼修復版上映。

《鐵達尼號3D》上映後不久,電影製作商宣布於2012年9月推出一套四碟的藍光影碟套裝,其中包括分跨兩張光碟的3D版影片,一張2D版影片,以及一張幕後花絮碟。限量版中更包含劇照本,戲服設計圖稿明信片以及歷史文物複製品等贈品。

.
Peter Chernin說《鐵達尼號》是「一個羅密歐與茱麗葉故事的變異,不過這裡不是家族的鬥爭,而是社會階層隔絕對愛情的障礙。」這個愛情故事的背景是一個堅固的階級社會,而兩位主角必須作出反抗,幾乎革命性地克服這個階層隔閡才能走在一起。導演柯麥隆本顯然反對通過船艙等級代表的階層結構,他自己同情下層階級。Peter Chernin認為柯麥隆批評「上層階級...倖存的隔閡和同情好像Jack這樣的愛爾蘭移民,他們希望在美國獲得公民同等待遇。」
他說:「Rose必須主動地自我解放,她必須重複地在愛與富裕、冒險和安全、危險的獨立和政治婚姻導致的人們賣淫的角色之間作出選擇。.」他認為這個解放過程是這部電影尤其受少女歡迎的主要原因,Rose代表了所有女孩在青春期遇到的困難,在鐵達尼號的處女首航上她脫離了長輩,發現了自己的心性。
他認為,電影的敘述元素中有許多成年人的性的標誌,他認為「電影的圖解和比喻明顯地標誌著性」。他又認為冰山撕破船體,代表著少女對受傷的恐懼;船身沒入深處代表著少男的穿透恐懼。
這個浪漫故事相對的是導致災難的男性人物對技術的盲目信任,他分析道:「鐵達尼號是男性對權力幻想的標誌,與現代社會的技術之夢,在瘋狂的自信下男性以為能夠抵抗任何自然現象,而在這艘船上,電影講述了一個女性解放的故事。」他認為這些題目的綜合是這部電影成功的秘密:「災難、個人反抗和新生活的開始比肩繼踵。」

Peter Chernin認為《鐵達尼號》在情節上是一個「災難和愛情故事的巧妙結合,兩者在各個主題層次上直到最小的細節都結合在一起.」。在「仔細結合的情節」中每個故事層次都有一個自己的伏筆,平行的敘述一直保持到最後。
通過添加一個在現代的、紀錄片式的層次使時間和敘述的層次不斷故意地被打破。他認為年老的Rose在螢幕外的聲音讓觀眾覺得自己「在聽取一個個人的報導」。他認為這個現代的層次「將可怕的結尾相對化」,因為觀眾始終知道女主角倖存了,同時導演通過這個現代層次結合了現代的內容,通過尋寶的主題,他顯示了當時導致災難的原因——盲目的科學野心與貪財——今天依然存在。
Rose是在電影故事中承受困難的人,而Jack則是解決問題的人;Cal則代表著反面人物,他是Jack和Rose的敵人,他導致Rose的困難。而敵對Jack的「解決問題」的任務,他反對Jack避免和阻止的解決方法,此外Cal通過控制來對待Rose的感情——而Jack則代表著反控制。

詹姆斯·卡麥隆盡量通過使用當時的背景、CG和衣飾來產生盡量如同當時的環境。除此之外,他還使用表演手法來拉近觀眾與兩位主角的距離,為此他多次使用主觀鏡頭,比如當Jack第一次來到頭等艙時,鏡頭從他的觀點出發來環視整個大樓梯的豪華,或者在鐵達尼號沉沒時,鏡頭與主角一同沉沒入海中深處.。
在顏色上柯麥隆經常使用紅色和藍色。Peter Chernin分析:「紅色和藍色不斷交替,就像電影的感情高峰不斷交替一樣:愛與恨、熱與冷、接近與疏遠、關懷與階層特別的高傲。」尤其在船首的接吻場景中,這個交替特別突出。海的顏色多次在紅色和藍色之間交替,他認為這是「近似(滑稽)的顏色之美,這個交替反應出Rose內心為自由而戰和同時其中隱藏的危險之間的鬥爭。

詹姆斯·霍納和柯麥隆很快就同意,如利用「1940年代式的荷李活大(樂團)戲劇性音樂」,對電影沒有好處,當時的音樂也不合適.。《鐵達尼號》的音樂主要是合成器和合唱音樂,古典樂團配合。霍納主要使用女聲伴唱,比如在《世事難料》中。除此之外,他通過使用愛爾蘭民族音樂來強調電影中愛爾蘭移民的內容。愛爾蘭民族音樂的活潑性與「頭等艙裡高級的沙龍音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電影裡有四個主題,其中最重要的主題是鐵達尼號與冰山碰撞的主題,此外還有Jack、Rose以及二人愛情的主題。霍納在作曲時就安排到這四個主題,「可以同時演奏,可以互相之間過渡」。
在沉沒的場景中電影音樂也有戲劇性的作用,它最主要的作用在於製造緊張氣氛,它強調人和機器為倖存而奮鬥。威斯康星大學歐克萊爾分校的朱麗·奧爾森寫道:「氣氛不僅使用固定低音製作,而且還使用了突然的強烈的聲響。這個聲響表明船和它的乘客不會不奮鬥就沉沒的。霍納在這裡主要是"強調和使得觀眾參加感情故事。


《鐵達尼號》於1997年12月19日(星期六)在美國公開放映,在星期日它就已經錄得2850萬美金的票房收入。在此後一周內它的票房收入翻了三倍。即使在三個月後依然能夠達到滿座。一直到15個星期後每星期的收入才下降50%,一般電影在首映後,每周票房收入平均會下降40%。1998年3月《鐵達尼號》成為第一部票房收入達10億美金的電影。許多人表示曾多次翻看這部電影。
電影唱片以及《詹姆斯·卡麥隆的鐵達尼號》電影書籍也非常暢銷,這本書在數星期《紐約時報》的暢銷書列表上占第一位——這是第一部這麼暢銷的電影書籍。
《鐵達尼號》最終錄得的總票房收入為18.353億美元,是歷史上最成功的電影之一,這個票房紀錄直至12年後才被柯麥隆自己編導的《阿凡達》所破。假如把通貨膨脹算進來的話,它在全世界的總票房收入為22.45億美元,排在《亂世佳人》(1939年)、《星際大戰IV:新希望》(1977年)和《白雪公主》(1937年)之後列第四名。在這個排行榜上值得注意的是《鐵達尼號》是唯一當代的前列電影。在這個排行榜中只有四部不到30年老的電影進入前十名,其中排在第二名的《侏儸紀公園》(1993年)的收入(將通貨膨脹算入的話)不到《鐵達尼號》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鐵達尼號》近70%的收入是在美國和加拿大外獲得的。《鐵達尼號》也是目前唯一一部在歐洲獲得逾億觀影人次的電影,在許多歐洲國家裡它位列影史票房收入第一,包括法國(2060萬觀眾)、瑞士(190萬觀眾)、西班牙(1084萬觀眾)和英國的1891萬觀眾(6905萬英鎊收入)。在德國也有2060萬觀眾觀看《鐵達尼號》,它排在《森林王子》之後列第二名。義大利則有高達1200萬觀眾,同樣登上影史最多人觀看電影之一。在日本,《鐵達尼號》一共吸引1983萬觀眾捧場,日元收入高達262億,一舉擠下《幽靈公主》的193億日元,位居日本影史第一。由於日本本土電影地位向來穩如泰山,因此《鐵達尼號》的轟動程度相當震撼日本各界。《鐵達尼號》也在巴西獲得驚人的1770萬人次記錄,位居巴西影史第一.。印度也有2000萬人到電影院支持《鐵達尼號》。在中國的票房爲4353萬0834.3美元(按當時匯率8.27元人民幣兌換1美金計算),是2009年前中國票房最高的電影(2009年《變形金剛:復仇之戰》在中國上映時票房超過了《鐵達尼號》)。

絕大多數觀眾對《鐵達尼號》的評價很好,不過對電影的評價差異很大。在電影製作還沒有結束前,影評人就已經批評電影的巨大製作費用。當時即使是預算中的1.5億美元製作費用就已經是非常不尋常的了。另外有人批評電影中的愛情故事似乎比災難還要重要。此外雖然柯麥隆非常注重歷史的真實性,但是在電影中還是出現了歷史錯誤。此外還有人批評電影中的庸俗因素以及其故事的一般性。在英國廣播公司的一次評選中《鐵達尼號》被評為歷史上最糟糕的電影.。2003年英國廣播公司的一次網上民意調查將《鐵達尼號》列為最佳電影.。
最主要的批評針對由凱特·溫絲蕾和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主演的、描述非常詳細的愛情故事,批評家認為這個故事只是無益地阻礙故事的發展。傑夫·米拉在《休斯敦紀事報》中寫道:「電影開始一小時又45分鐘時船與冰山相撞,但是此後我們立刻又可以看到劇本作家詹姆斯·卡麥隆基礎敘述添加物——一個船上浪漫史。」.德國電視雜誌《TV Movie》認為從這個時刻開始這部電影才真正展示出它的強處:「100分鐘後地獄終於開始了。此刻詹姆斯·卡麥隆完全進入他的精華……電腦技術的真正勝利。」
《Decent Films Guide》的史蒂芬·格雷達努斯也認為電影過度注重愛情故事了:「也許《鐵達尼號》最悲傷的是它這麼注重其浪漫理想,而信譽、責任和英雄氣概這些無私的美德則不被顧及。」另一方面也有讚賞電影的愛情宗旨的批評。比如Janet Maslin在《紐約時報》中寫道:「柯麥隆魔術般地在他的電影中把一對由凱特·溫絲蕾和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扮演的愛人結合到一起。」Scott Renshaw在他的評論中寫道:「這部電影可能是今年影響力最大的電影,此外它還包含著一個非常好的愛情故事。」
這部規模宏偉的電影的技術和表演實現受到好評價。批評家將《鐵達尼號》的規模與好萊塢經典作品如《賓虛》(1959年)或者《克利奧帕特拉》(1963年)相比。著名電影批評家羅傑·埃伯特寫道:「這是一部無暇的作品,組合聰明,表演感人……拍這樣的電影不難,但是要拍好幾乎不可能。技術困難極大,電影製作者能夠將歷史和故事結合進來幾乎是一個奇蹟。我既被故事也被悲傷的歷史打動。」德國電影雜誌《film-dienst》也認為這個結合成功:「儘管幾乎瘋狂的儘可能按照原樣重建船及其內部,儘管巨大的規模,其結果不僅僅是一個扮裝和災難電影:舒適的安靜的節奏,部分極好得很演員以及藝術性的攝影工作者使得這部歷史變成一個愛情故事。」詹姆斯·貝拉迪內利也這樣認為:「精細到細節,但是總體巨大,《鐵達尼號》是歷史電影的藝術。這樣的電影很少了。觀眾不僅僅看《鐵達尼號》,觀眾領略它。」電影雜誌《Cinema》認為這部電影是「一個現代神話的宏偉表現」。 爛番茄網站上對這部電影的好評度為88%,在178條專業評論中,157條專業評論贊同,21條專業評論反對,平均分為8/10,觀眾的評價則是69%,在爛番茄網站的討論上獲得不錯的評價。 也有人稱《鐵達尼號》是蔓延的商業電影的頂峰。依靠巨大的技術資源將一個簡單的內容籠罩在美麗的圖像中。Time Out Magazine的傑夫·安德魯稱沉沒周邊的故事極其庸俗:「不論一部這麼勞民傷財的電影的道德,這個沒有前例的豪華缺乏一個精心思考的,或者至少令人滿意的故事。」《洛杉磯時報》的電影批評家肯尼斯·杜蘭認為故事和對話全部位於視覺之下:「真正令人垂淚的是柯麥隆認為他能夠寫這樣的電影。這不僅僅是一個幻想——這離現實遠著呢。」《舊金山觀察家報》的巴巴拉·舒爾加色只給了《鐵達尼號》四顆星中的一顆。她尤其批評劇本:「兩位主人翁在這『不可理喻的、糟糕的』劇本中互相叫對方的名字的次數,說明劇本極度缺乏他們可以進行的對話。」詹姆斯·霍納獲得奧斯卡獎的電影音樂是他最大的成功,總的來說獲得好評。朱麗·奧爾森稱霍納寫了「當代最困難和最敏感的音樂之一」,「通過其複雜性和安逸極其恰當地造成了氣氛和解決的平衡」。另一方面有些批評家懷疑主要用合成器演奏的音樂是否真的適合電影的氣氛。

由於它的規模、它巨大的製作費用以及它的成功《鐵達尼號》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此外沒有任何一部電影在製作的時候達到這個規模,沒有一部電影如此昂貴,也沒有任何一部電影如此立地成功。對於此後的好萊塢作品來說《鐵達尼號》創造了一個新的標誌。從此大電影公司更加趨於批准花巨資來生產可能獲得大收入的電影。
鐵達尼號的故事以及船上的人的故事也留下了痕跡。電影中顯示了船上的大副威廉·莫多克被賄賂以及他用槍打死了兩名乘客和最後自殺的景象。在蘇格蘭莫多克的家鄉他的侄子斯科特·莫多克因此認為電影誣衊了他叔叔的人格,要求正確地說明他叔叔實際上是非常認真地試圖儘可能地救人.。數月後福克斯的副總裁親自去莫多克的家鄉向莫多克的親人道歉,並向莫多克的紀念基金會捐獻了8340美元。在DVD的評論音軌中後來柯麥隆親自道歉,他說,船上的確有長官開槍來保證「婦女和兒童首先」規則的實行。
即使在發表數年後《鐵達尼號》依然在電影、電視和音樂中被提到。比如在《王牌天神》(2003年)中金·凱瑞演的主人翁問一個年老的婦女《鐵達尼號》中的內容問題。比如金·凱瑞責備她沒有讓傑克「上那扇門」,結果使得他凍死了。其它電影則影射傑克讓蘿絲在船首「飛」的情節,結合上「我是世界之王」這句話,不過在《鐵達尼號》里這句話是在另一個情節里說的。比如在《顫慄汪洋2/漂浮》(2006年)中。其他導演引用這句話來強調自由,比如在《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2004年)中。
一些電視連續劇和電視劇中也影射《鐵達尼號》。甚至連廣告也使用類似電影裡的情節。比如美國電視裡有過一個給黃頁做的廣告。在這個廣告裡年老的蘿絲如同電影中把鑽石扔到水裡,但是隨後又把它撈出來賣掉。隨後出來的口號是「選擇正確的經濟抉擇」。1998年比爾·帕克斯頓和柯麥隆在美國搞笑節目《Saturday Night Live》中演出了一個搞笑小品。這個小品里說蘿絲假造了整個故事。柯麥隆接受了這個假造,因為否則的話觀眾會抗議暴動。韓氏兄弟在他們的《河》的音樂錄像中對《鐵達尼號》的故事搞笑。最後年老的蘿絲(也是由葛羅莉·史都華演的)打開她的CD放映機,把韓氏兄弟的CD扔到海里。

.
雖然當時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和紐約影評人協會對柯蒂斯·漢森的《鐵面特警隊》的評價更高些,但是在影院裡《鐵達尼號》非常成功。
1998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發時,《鐵達尼號》電影成為了全場焦點。它在當屆獲得14項提名,並囊括了11個獎項,刷新了1959年電影《賓漢》的紀錄。2004年《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獲得11項提名,並囊括了11個獎項,從獲獎比例來說比《鐵達尼號》好些。有趣的是,1998年奧斯卡金像獎中,凱特·溫絲蕾和葛羅莉·史都華兩位都獲得提名,兩人演了同一角色(年輕版與年老版)。2001年《長路將盡》又重複了這個情況,有趣的是這次凱特·溫絲蕾也被提名。此外葛羅莉·史都華是至今為止最年老的被提名的人,當時她87歲。
另一方面,《鐵達尼號》在美國電影學會的五個最佳電影當中榜上有名。2007年在百大電影上列83名、在百大驚悚電影上列第25名、在百大愛情電影上列第37名、在百大電影金曲上列第14名(《我心永恆》)、在百大電影台詞上列第100名(「我是世界之王」)。
全美民選獎授予《鐵達尼號》最佳電影的稱號。在美國以外它也獲得了許多獎項,比如在日本電影金像獎上獲得最佳外國電影獎。《鐵達尼號》在全世界總共獲得了近90個獎,此外還有47次提名。

獎項 結果
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
獲獎
最佳導演

最佳攝影
最佳藝術指導
最佳電影歌曲
最佳剪輯
最佳原創音樂
最佳視效
最佳音效剪輯
最佳混音
最佳服裝設計

《鐵達尼號》的3D版本於2012年4月4日在美國上映以紀念鐵達尼號沉沒100周年,3D版本修正了舊版某些穿幫鏡頭。長度與原版相同(惟在中國上映時凱特·溫絲蕾的正面裸體被刪去)。在美國,《鐵達尼號》首周末票房為1728萬美元,是3D重新上映榜中的最後一名,但次周表現良好,跌幅少過30%,最終獲得5800萬美元票房,約是原版的10%,總計6.58億美元,繼續守住北美影史第二寶座。
海外方面,除了中國和俄羅斯等市場,《鐵達尼號》的3D票房都約是97年上映的10%左右,例如法國的1059萬美元VS97年的1.3億。這次《鐵達尼號》再度駛來,在全球獲得3.44億美元票房,是重新上映電影中歷來之最,打敗1997年《星際大戰》重新上映獲得2.56億美元的紀錄。最大功臣為中國,貢獻了當中的40%,達9.75億人民幣(1.53億美元),首周更是創記錄拿下4.68億人民幣的內地影史第一紀錄。短短一周片超越98年的紀錄。若加上98年神話票房,《鐵達尼號》一共在內地收穫13億人民幣,是史上第三部獲得10億人民幣的電影,總計觀影人次高達6000萬,為20年來最高紀錄。俄羅斯票房也飄紅,首映一周就突破98年總合,總計1400萬美元,為98年的近3倍。

後記:其實演愛德華·約翰·史密斯(Edward Smith)船長的伯納德·希爾(Bernard Hill),也許很多人對他沒印象,但是實際上演魔戒三部曲中洛汗國的國王即是由他演出;他那鼓舞人心並率領騎兵衝向半獸人部隊的側翼再搭配令人振奮的小提琴協奏曲的配樂是讓我為之動容的。最後就以作結尾吧。

Celine Dion


(Written:James Horner/Will Jennings)

Every night in my dreams
I see you, I feel you,
That is how I know you go on

Far across the distance
And spaces between us
You have come to show you go on

Near, far, wherever you are
I believe that the heart does go on
Once more you open the door
And you're here in my heart
And 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

Love can touch us one time
And last for a lifetime
And never let go till we're gone

Love was when I loved you
One true time I hold to
In my life we'll always go on

Near, far, wherever you are
I believe that the heart does go on
Once more you open the door
And you're here in my heart
And 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

You're here, there's nothing I fear,
And I know that my heart will go on
We'll stay forever this way
You are safe in my heart
And 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
標籤:
瀏覽次數:326    人氣指數:526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前後出師表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台灣電力的新論述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