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的發明,是繼瓦特發明蒸汽機,引發工業革命之後的近代重要發明之一。現代人的生活已經完全離不開電腦。電腦是硬體和軟體的組裝;作業系統如:win98,2000,XP,7等則是電腦的驅動系統。其他應用程式諸如:燒錄軟體、DVD播放程式、相片剪接整理程式...等,則是它的運用選項。種類眾多,族繁不及備載。 電腦在購買後,往往就搭配原廠家所配置的作業系統。算是量身製作的最佳組合。只要熟練作業系統的操作模式,再灌裝得宜順手的軟體,一般來說就夠用也很能發揮購置的目的。 然而作業系統一直配合著廠商的利益不斷在推陳出,更新、更快、更便利、更人性化的設計以繼續展延商機。這已是商業行為獲利的不歸路..... 硬體受限於裝配後容量的先天受限,除非也一同換新以便裝載新的作業系統,否則不是拖不動它就是容易當機。造成使用者無法在最佳的狀態下使用電腦。 一般人是不用跟著作業系統的升級而更新電腦。除非購置足以匹配的硬體才能發揮新作業系統如虎潻翼般的新功能。這時侯穩定度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為新舊硬體與新舊作業系統間會形成四種組合(就是:1.新硬對新作、2.新硬對舊作、3.舊硬對舊作、4.舊硬對新作)。由此可知,只有1,3算是理想的組合。因為1是效果相加乘,3.是一起保持水平(依使用者功力發揮,俱時進退);2,4則是使用者的恣意變換,所形成的不理想組裝(如對習慣的作業系統仍有依戀者而以新硬體安裝者不在此限)。 所以,無需被外在商業目的所推出的新作業系統而憂慮自己的電腦是否也該升級或更新?因為使用者的壽命有限而研發者的利益是遙遙無期。能夠嫻熟眼前的軟硬體設施進而提昇操作技巧。電腦與作業系統之間的褡配流暢,就會如魚得水而且更加你儂我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