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735433
 玉竹劍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孝經》感應章第十六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孝經》喪親章第十八(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孝經》事君章第十七
作者: 玉竹劍虹 日期: 2010.05.16  天氣:  心情:
摘自 菩提門‧顏進平 師父 主講 縱談古今節目之【先正格言】

經文: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詩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再來與諸位共修《事君章‧第十七》我現在先來恭讀經文: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進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這個「事君」要如何來「伺候我們的主君」,這個「君」你可以將它「縮小」進入我們的「體內」,就是我們的「良知」。所以這個學道之人事實上,是在「伺候我們自己的良知」,因為我們的「良知」是來自我們「最究竟的原來」,所以我們將它稱作「上」字。就像《太上清淨經》所解釋那「上」字一般。所以「君子之事上也」是在「守護我們的良知」。「進思、進忠」,「進」的時候所想的,都是要如何來「忠於主君」,就是說:「我們完全來聽我們的良知的指揮。」若是「退思補過」有什麼過錯的時候,我們就要懺悔來改過,不可以再犯了。當然若是一般的文字解釋就是「過去君子所事上,就是在侍奉帝王主君,思盡忠,滿腦子都是要如何為國效勞,為主君來盡忠;若是退的時候,還會去關心主君他的行為是不是有什麼過錯,若是有過錯要趕緊來彌補。」從「順其美匡救其惡」若是主君好的風評美德行為,就一直宣揚,若是有什麼不好的,就趕緊向主君諫諍,讓主君可以趕快修正他的思想與行為,讓他不會去犯到不好的行為,「故上下能相親也。」所以你若是用白話解釋,確確實實真的比較無法符合於《孝經》,「孔子」要表達的「至德要道」。

他若是要說這些的話,就是我們平時孝順父母、對主君盡忠。這《春秋》裡面「善惡」已經說的....可以說非常的十全十美了。為什麼作《春秋》之後,他還會有一種感歎:「這只有彰顯善惡,要來匡正世人惡化的心,這只不過是一種所謂世道『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的一種教化。可是降生為人要回去,這條麼重要的道路,我們沒有留給後世一盞明燈指引。」所以在《春秋》作完之後,他才會來說這個「孝經」。所以這個「孝經」既然是在談這個「至德要道」。就是「恢復我們本來回去最重要的這條道路」所說的:「一定是內性的一種修持。」因為透過「內性的修持」,我們才有辦法找回我們「本來的真面目」。我們「本來的真面目,是真善美的境界、是完全沒有半點的私心分別、是最清淨是最平等的,而包容性也是最大的。」所以說:「上下能相親」就是說我們的「上天賦稟給我們的良知,與我們得自外來這些眾生知見資料,可以用的非常美滿。」

這我必需要向諸位解釋一下,「度眾生」我有將它形容成是「度掉我們的眾生知見」,這不是完全將它去除。今天若是沒有這些「眾生知見」,我們絕對沒有辦法「產生智慧」,因為「學道」就是要獲「得到智慧」可以來「利益群生」,不然你學道要做什麼?自己學到進入了那種「最清淨、最美妙」的境界,這樣又如何?好東西一定要讓大家知道,讓大家一起來分享,這樣才是真真正正的好東西。你若是自己一個像我們所謂的「小乘佛法」的「阿羅漢心理」,他自己一個已經獲得到「跳出三界的解脫了」,處在那種「常樂吾靜」而你自己在那裡享受,好像有的很愛收集那種所謂的古董。你有收到那種你認為價值連城的古董無價之寶,今天你若是將它藏起來都不讓人家知道,你有與沒有是不是等於一樣?所以「無價之寶」兩種說法:「一種就是無法估價,一種根本就沒有價值。」因為你有與沒有等於一樣,因為別人不知道你有一樣那麼好的東西,所以若是比較聰明的人,有這個好東西要拿出來大家分享,人家才會說:「某某人有這個好東西」所以我一再以這種,根本沒有所謂的「阿羅漢」。因為一個有辦法「斷除見思兩惑」的聖者,他不可能不去發現大自然的法則,生命是一個共同體,不可能我自己一個遁在三界外,享受那種寂靜的妙樂。這樣要做什麼?今天修道我們有辦法獲得到那麼大的好處、這種妙樂。一個修道人連這種與群生分享的肚量都沒有,那種人要說有辦法「斷什麼思惑、見惑」?我真的不太想相信!

所以我認為說,你成就阿羅漢之後,一定是會行菩薩道的,所以「自利是羅漢」,「利他是菩薩」,所以這是一種過程。在節目裡我又再次強調一下。若不然我們目前一些自認說是「大乘佛法」的,在看這種「小乘」所謂的「阿羅漢」很瞧不起!我告訴你沒有那種「阿羅漢」!他若是有辦法「斷見思兩惑」都有智慧了,大自然的法則他都了解了,他絕對會發現到生命本來就是一個共同體,我怎麼有可能,自己一個去享受所謂的樂?!眾生都在苦海,我告訴你也享受不下去。就像這社會世風,若是不好到這樣的話,雖然你很認真,比別人更認真、比別人更打拚賺很多錢,但是這社會世風很不好,你不敢開好的轎車、鐵窗是一層加過一層,住的非常的恐怖,這樣當有錢人有什麼用?最好的就是要如何?讓這個社會世風很祥和!若是我們可以開賓士沒有罣礙、住在家裡不用怕被人搶,這樣你才有辦法真正享受;眾生都在苦海的時候,你自己要過那種享受的生活,那是絕對不可能!

說到這個現在世風確確實實,讓很多所謂的有錢人很擔憂,就像我們昨天錄一集之後,剛好有流行性的感冒,這種菌會一直嘔吐,十點多我們就趕緊打電話到醫院找醫師預約說:「我們要帶孩子去門診。」醫生答應了,但是到了醫院電鈴按,醫生鐵門打開趕緊叫你進去,然後鐵門又趕緊拉下、又鎖起來。可以說非常的緊張,甚至還在那裡嘮嘮叨叨:「那是你們耶!若是一般的醫院連電話也不接了。哪有可能這個時候還來看這個患者?!」世風就是搞的人心惶惶,而用這個做比喻是不是很明顯?這些若是要過較安穩、富裕生活、可以去享受你打拚得來的成果,就是設法要如何讓我們台灣的世風,可以讓他清淨點、較祥和一點。因為現在的貧富,貧與富的距離愈拉愈開,而且目前主政者的政策好像完全的一面倒,沒有來支持這些不足的,都等於在照顧這些大財團。這也難怪因為執政黨長久以來黑金掛勾,那是已經連三歲小孩都了解了。你看他們的中常委員國會,這些立委很多根本都是財團培養的,不然就是財團出身的,所以一些政策他就可以犧牲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權益,去挺這些有錢人。

我告訴你這也是一種「惡因」,真的貧富的差距若是愈大,那不足的人就較容易去做奸犯科,這社會的世風就不好,社會的世風若不好,整個全面都受到影響,好像你有們有錢要做什麼?出門是怕的要死。不要說出門,有時候連在自己的家裡,就鐵窗做了好幾層,還覺得不安穩,若是這樣何苦呢?一個真真正正要讓國家的百姓可以安和樂利,就是一定要財富平均。不足的稍微支持一下,賺很多的、能力較好的,大家要有那個肚量。要有那個肚量為了你自己可以「大肆其野」去享受你的成果,你可以拿一些出來,拿些出來彌補社會的不足,這財富若是平均,大家都有三餐可以吃,什麼要去做奸犯科?而你一直不停的搜刮財富,一個一個集團一直成立,這些不足的小老百姓有時候要逼的他挺而走險,社會世風就搞壞了。這是一種很有理的比喻,這是一種建議哦!當然我們小老百姓的希望要傳達到上面去,受到上面的重視這是不可能啦!因為人畢竟都是自私的,人若匯集到所謂的成群結黨,他們就一定是維護到他們那個群那個黨的利益,這是一種執政的保衛戰,他們也清清楚楚知道這麼做的話,若是對於整個百姓來講的話是很不公平。可是我不這麼做不行啊!因為我要照我們這一黨,這些人的利益,要繼續可以執政下去,所以以他們這一黨的利益,當然較無法依照著真真正正合乎於這所謂的「有道明君」,那種照顧百姓的政策下去推展,反正我們有說過,儘量不要再去談這些。但是事實上為了比喻說這個「大、小乘」沒有所謂的「羅漢」,當你發現這個「實相」之後,你若是要享受你的成果....真的要做回饋。今天這些大財團,若是都會回饋,我保證這個社會世風一定可以扭轉的,若是還要用心計較、主政者若是還要繼續與他們掛勾下去,現在是社會亂世風不好,到最後就是一定要變天的,百姓再笨他也無法再忍受。忍受讓你們那些少數人在那裡享受,這些多數人所化祿給你們的。當然就有可能換人做做看,這就是看一個主政者,他是不是夠那種遠見,還是又是近視?就過一天算一天,就不要在我的手上面搞丟了就好了。

其實一個王朝的頹敗,都是慢慢的腐蝕,絕對不是說一年兩年就會搞壞的,既然有病而不醫,小病絕對變大病的,這是順便講。這我們的《事君章》裡面有講到「從順其美匡救其惡」,對於國家的領袖,若是真的盡忠,就要將他的美德將它宣揚,但是它的政策與行為,若是有過錯的話,一個盡忠的百姓,也是要有那個膽識來匡救這個領袖,他錯誤的行為,這樣才能「上下相親」就對了。這是一種我們做台灣小老百姓的一種心聲,我相信最近以來,大家都有這種感觸,這個感觸會一直延續下去,因為像現在對於經濟體系,所下的幾帖重藥,事實上都沒有怎麼對症。藥下的那麼重,還沒有對症,不但病情沒有起色,後遺症併發症,說不定是一大堆,將這個當作咱們這是一種預言,因為我們錄製好播放的時候,離我們現在所發生的事情,已經說不定兩三個月了,所以在錄製「縱談古今」的時候,有時候要評論一些事情,我就要向後預測兩三個月、三四個月,要在播出的時候,剛好配合我們所講的這些。所以對於世事,稍微要很詳細來觀察,我們現在繼續研究《詩經》裡面所講的:

「心乎愛矣,遐不畏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說:「我們的心中若是有愛心,若是我們的心中有愛的話,為什麼不表達出來?只想放在心中都不會忘記!」一般的白話解釋差不多是這個角度,但是我們這個「孝經」每一章的後面都從《詩經》裡面語錄一兩句,來表達「孝經」這一章的意思。「心中若是有愛,那個人絕對是很快樂的人,那個人身體一定健康。」因為「愛可以讓我們的人體產生很強的免疫力與抗體。」這是事實喔!所以一個心中充滿愛心的人,他絕對是快樂健康的,這個愛心是要表露出來的,我曾用這樣做比喻:

「我們人的靈魂,不是完全說很輕的,靈魂也是由一些所謂眼睛看不到的質素組成的,靈魂的輕重就看你臨終之後,靈魂一離這個體,你若是靈魂很輕,而你就飄飄上天堂;若是你的靈魂很污濁很重了,靈魂一離你的體,啵一下就墜下去了。」所以人家說:「地獄無門」。地獄無門是用墜下去的,這是我另一個角度的比喻。因為講經說法就是要讓人聽的懂,要讓人聽不懂的,不如不要說!所以我一向都是用那種很白話舉證的、都可以讓我們聽的懂的。什麼質素會靈魂加重?就是「愛」。所以你這個「愛」,若都是「自私的在愛自己」,那個「愛」的「質素最重」,你若是都是「愛自己,都是自私」的,你的「靈魂絕對很重」。所以若是靈魂一離體,啵一下就墜下去了;你若是要「上」這個「天界」很簡單,將這個「愛心一直送出去」。將這個「愛一直散播出去」,你的「靈魂就一定保證很輕的」。所以你若是愛心是愛自己的,你的靈魂絕對很重升不高,是用墜的下去。所以我現在教你們如何上天堂的方法,從靈魂質素裡面最重的元素,趕緊送去給別人,這樣靈魂就輕了。所以你若是對於這些芸芸眾生都很有愛心,我保證你的靈魂絕對很輕;你若是都自私自利只顧自己,對別人沒有半點的愛心,那個愛變留在你的身上,靈魂絕對很重。不相信你們試試看!

若是要上天界的,你們就接受我的建議「將愛心將它散發出去」,就學習一些慈濟功德會,很熱衷於散播愛心那些義工、或是像這些影星,退休的影星孫越、或是天主教基督教的修女、神父、牧師,他們都很有愛心,這個愛心將它散發出去。這種散發愛心的人,保證都是上天界,因為他的靈魂很輕;若是一天到晚就鑽營「為了名、為了利、為了自己的利益。」在那裡用心計較的,那靈魂都很重,啵一下是用摔的下去,所以地獄無門,就是這樣栽進去,這不是在恐嚇大家,你聽聽看有沒有理?這是真真正正的道法,所以要上天堂哪有什麼困難?這也合乎說:「心乎愛矣遐不畏矣」表露出來嘛!「心中中心藏之,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我們這個「良知」我們大家都知道,真的不要將它忘記,都一天到晚繼續受到眾生知見來操縱我們,等於我們的「真我失,假我做主」,也就是等於這個「愛心時時要存在我們的心中,不要讓它忘記,但是一定要散發出來。」不可以只愛你自己而已。要學習像佛、菩薩,他們對眾生的愛護,是「以眾生的利益為先」別人的利益擺前面....別人都利益我做最後沒有關係。」這才是真正的「大愛」。這才合乎這《詩經》裡面:「心乎愛矣遐不畏矣。」表露出來散發出去嘛!今天又教你們一個升天堂的祕訣了,簡單嗎?真的很簡單!大家將它散發愛心!
標籤:
瀏覽次數:71    人氣指數:71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孝經》感應章第十六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孝經》喪親章第十八(完)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