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4677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世界罕見的河上河 !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美食之旅新竹南寮的「海岸風情」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德國再生能源之旅
作者: 日期: 2011.10.30  天氣:  心情:

採訪:林佳穎 (公共電視記者) 攝影:陳錦彪 (公共電視記者)



太陽能船阿爾斯特之光,利用艙頂的太陽能光電板,產生動力前進德國第二大城「漢堡」,是世界上少見在市中心有一個湖泊的美麗城市。在眾多大型的觀光柴油船當中,有一艘太陽能船,名叫阿爾斯特之光(Alstersonne)。它是由世界頂尖的太陽光電設計公司Kopf所設計,是全漢堡最先進的一艘遊艇。


阿爾斯特湖可以說是漢堡人心中的珍珠,因此只允許大型觀光船,警察巡邏艇,以及風帆、獨木舟、龍舟等運動船在湖上航行。嚴格的管制措施,維護了阿爾斯特湖的寧靜氣氛,也保護潔淨的環境不被油汙、廢氣所污染。


阿爾斯特之光以電動螺旋推進器無聲無息地前進,充飽電力可以行駛12小時以上,持續120到140公里,在蓄電池的輔助之下,時速最快可以達到15公里。當阿爾斯特之光結束行程,光電池製造的多餘電力,透過電網連結,還可以輸送到漢堡的市電電網中。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德國就是世界工業強國之一。1970年代全球能源危機爆發,沒有油礦的德國深受警惕,於是積極地推動再生能源政策。1986年車諾比爾核爆事件,更讓德國對核能發展踩了煞車,也再一次確立發展再生能源的正確性,於是再生能源產業逐漸在德國立下基礎。


自轉式太陽光電機組1996年成立的Solon公司,現在是歐洲最大的光電機組製造商之一,目前有著全世界最先進的光電機組。位在溫帶地區的德國,日照量只有亞熱帶台灣的三分之一。先天條件的嚴苛限制,反而讓他們更處心積慮地提升太陽光能的利用效率。一般底座固定式的光電機組,最大發電效率約是裝置容量的20%,而Solon研發成功的自轉式光電機組,會隨著最大日照方向,在水平跟垂直兩個向度轉動,讓發電效率整整增加一倍,達到40%。每一座可以產生6.5到9.3千瓦的電力,大約是台灣二到三戶人家的用電量。提升發電效率的關鍵秘訣,就在於光電、電機、電子系統,突破性的跨領域技術整合。


德國30年來持續發展再生能源,如今不只光電科技領先全球,同步發展的風電科技,一樣也有了傲人的成就。在德國北邊Aurich的一個農場上,風力發電機製造商Enercon架設了35支風力機。每一支的發電量可達到1.5MW,可以滿足當地1200戶住家的用電需求。光這一個風場有52.5MW的發電量,就可以提供四萬多戶住家使用。


德國北部AURICH風力發電場設置這個風場的Enercon公司,是德國頂尖的風力機製造商。1984年Enercon正式成立,當時製造的第一台風力渦輪機E-15,發電量只有55KW。有著頂尖的工程師及技術人才,以及堅持研發的信念,Enercon幾乎每兩年就有新機型上市。十年後研發成功的風力機E-66,發電量已是第一代機型E-15的30倍。


對德國來說,研發再生能源不只是尋找石化燃料的替代品,建構德國能源自主的基礎工業,更是新一波綠色能源產業的契機。2005年德國的電力供應來源中,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已經超過11%,每年出口的再生能源設備銷售額高達100億歐元,相當於4,000億台幣。德國再生能源市場已發展成穩固的工業。德國目前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風力發電市場,全世界第二大的光電市場,以及歐洲最大的光熱利用市場。至於生質能跟氫能也有領先地位。再生能源已是德國最強的出口工業之一,超過150,000人在這個產業工作。


再生能源在德國還有一項重要的發展領域是在熱能利用的部分。因為在德國,最冷月平均溫度只有兩三度左右,就算零下十幾度也是司空見慣。因此對抗冰凍的低溫,建構區域性的熱水供應系統,確保民生用水跟暖氣使用,一直是德國重要的建設議題。但是燒光瓦斯以取得熱水跟暖氣,也不是辦法。


20年前,德國人把腦筋動到地下,開始鑽研利用地熱的可能性。在德國東北邊Neustadt-Glewe,傾眾人之力設立的一座地熱供應站,讓德國20年來的夢想趨於實現。


地熱廠Neustadt-Glewe這座主要由當地市政府與能源公司集資興建完成的地熱廠,除了在冬天用水尖峰時段必須加開瓦斯補足水溫之外,絕大多數時間根本不需要任何的燃料。每年消耗的能源只有原本的十分之一,減少了6,00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這個跨時代的科技結晶,徹底顛覆了幾千年來「燒水」取暖的基本概念。


向地底取熱的概念是這樣的:從地下兩千多公尺的含水層抽取熱水到地表,利用熱交換器把地熱的能量轉換到自來水管中,吸收地熱後的溫水就輸送到住宅跟工廠,再將變冷的地下水加壓打回地底,以免地層下陷。


這個地熱廠,光是設廠及管路設備就耗資1,800萬馬克,差不多是3億台幣的高價,卻只供應一千多戶住家的暖氣及熱水,平均成本是一般成本的兩倍。然而地方政府及當地的能源公司仍然願意補貼價差,持續投下大筆資金以維持地熱廠的運作。


促使德國再生能源研發義無反顧的關鍵因素,是德國政府在2000年頒布的EEG再生能源法案。法案保障收購國內所有再生能源發電量,並且制定不同的獎勵費率,加速民間投資再生能源產業。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德國不願意像以前一樣依賴進口能源。第二,德國社會的整體環保意識的支持,第三則是京都議定書的國際責任。


據德國估計,其境內的地熱潛能,是目前全國所需能量的600倍。德國政府除了繼續發展所費不貲的地熱熱能,還要鎖定目標發展地熱發電,預計未來全國60%的供電比率都能來自地熱發電。就這樣,最新的地熱發電設備,就加設在原先Neustadt-Glewe地熱廠旁邊。


話說回來地熱到底要怎樣用來發電?這一切都拜科技進步之賜。


熱交換器(將地熱轉換到自來水)德國科學家找到一種在攝氏30度就可以沸騰的有機液體,再一次的利用熱交換器把地熱熱能轉換到有機液體中,沸騰的蒸氣氣流就可以推動渦輪機來發電。發電完剩餘大量的地熱,還可以繼續供給社區使用。


2003年底開始運轉的這組地熱發電設備,發電量只有230 KW,只能供給500戶住家使用。然而對德國人來說,投資小型的先驅計畫,是為往後更大型的計畫做暖身運動。就在明年2006年,一座20倍發電量的地熱發電廠,也就是將近400萬瓦的地熱發電廠,即將正式運作。


現在德國另一項重要的再生能源是--氫燃料電池。氫氣發電是當代最具潛力的一種再生能源。氫燃料電池能把氫氣跟空氣中的氧結合產生電力。發電過程唯一的廢棄物是--純水。


漢堡氫氣公車氫氣公車運行計畫是由歐盟發起的潔淨都市交通計畫,在歐洲九大城市分別執行。漢堡的氫氣公車計畫HH2,由漢堡政府(HHA)、能源公司(HEW)、英國石油(BP)、克來斯勒等國際企業,共同出資合作研發。漢堡現在有三輛氫氣公車,每天在市中心行駛。採用電動引擎的氫氣公車沒有噪音、沒有廢氣,比柴油車更安靜更舒適。


然而漢堡有一個更具前瞻性的規劃是利用風力發電產生的電力,電解水產生氫氣,提供氫氣公車使用。如此一來,漢堡的運輸系統將來再也不需要任何的石化燃料。


氫氣公車只排放水蒸氣,是最乾淨的運輸工具從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地熱熱能利用、地熱發電到氫氣公車,對德國來說,再生能源不只是取代石化燃料。藉由能源改革,德國逐漸擺脫工業革命以來,石化燃料及石化動力機械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發展出跨時代的綠色能源產業。長遠來看,也讓德國擁有自主能源,脫離國際石油爭奪戰的威脅。


以上文章引用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JU.aTmGBHhjjyBQWC9JzMsAGJU8-/article?mid=40
**********************************************************************************


師法德國經驗推動我國再生能源發展

資料來源:自立晚報

【記者郭襄陽台北報導】為深入瞭解德國推動再生能源之發展策略、經濟誘因及相關配套措施等因應作為,環保署特於昨〈二十八〉日在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德國再生能源發展與饋網電價機制趨勢研討會」,探討德國再生能源饋網電價制度發展經驗,對我國再生能源政策制度選擇之影響及意涵。

德國自2000年起正式發布「再生能源法」,實施優惠電價購入再生能源發電已達十年,為發展再生能源具有相當代表性的國家,除明定風力、離岸風力、太陽能、水力、地熱能、生質能、沼氣等再生能源饋網電價,同時課予輸配電業併聯躉購再生能源電能義務,此舉使德國再生能源得以進入電力市場而蓬勃發展,其成功經驗已成為全球競相學習模仿之典範。

本研討會特別邀請德國在台協會紀安禮處長(Mr. Michael Zickerik)蒞會擔任致詞貴賓,並邀請德國再生能源專家訪台進行專題演講,包括:德國能源顧問公司IFOK GmbH 再生能源部主任Dr. David Jacobs分享對臺灣再生能源推動制度的研究結果,及德國綠色產業智庫World Future Council氣候能源部主任Mr. Stefan Schurig以「德國再生能源政策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為題發表演說,並與國內邀請之專家學者,針對德國與我國再生能源政策議題與相關技術發展,進行專題討論與意見交流。

環保署表示,我國為回應哥本哈根協議及善盡地球村成員的義務,在2009年成立了「行政院節能減碳推動會」,協調整合各部會推動各項節能減碳政策措施,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並向國際社會宣示我國自願減碳目標與期程。其中,發展再生能源即是達成減碳目標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之ㄧ,而引進德國合理的躉售費率計價作業制度,即為我國落實未來擴增低碳發電設施之重要關鍵,期望透過購買再生能源發電之合理的優惠電價訂定,以鼓勵民間資金投入各種再生能源發電的技術研發,進一步發揮靈活的減碳操作,使經濟成長與溫室氣體排放脫鉤,邁向永續低碳發展目標。

資料來源:自立晚報 2011/09/28


標籤:
瀏覽次數:130    人氣指數:1930    累積鼓勵:9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世界罕見的河上河 !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美食之旅新竹南寮的「海岸風情」
 
住戶回應
 
時間:2011-10-31 14:19
他, 71歲,高雄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1-10-31 09:00
她, 99歲,新北市,藝術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