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1,544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735433
玉竹劍虹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八大人覺經】第六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八大人覺經】第八集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八大人覺經】第七集
作者:
玉竹劍虹
日期: 2010.05.16 天氣:
心情:
摘自 菩提門‧顏進平 師父 主講 縱談古今節目
諸位前賢大德大家好,多謝你們的愛護以及支持!又再按時收看縱談古今。
同樣先來恭讀《八大人覺經》,「第一覺悟」的經文;為何我們要一再地誦讀「第一覺悟」的經文呢?因為後面這「七個覺悟」,根本就是再次來補充這個「第一覺悟」,所以「第一覺悟」你若是聽得詳細,也就等於後面這「七個覺悟」是作補充來補強「第一覺悟」而已,所以「第一覺悟」非常的重要!
我們在此誠心恭讀「第一覺悟」的經文: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所以你若是能夠「如此來觀察」,「世間」是那麼的「無常性」,包括「國度」就那麼的「危險、脆弱」,何況咱們個人只不過是「四大元素臨時的組合」、包括「五陰也沒有一個自我性」,咱隨著咱們所做的「業」,在生死之洪流當中浮沉、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而在扮演的過程當中,可說是「非常的虛偽」,因為咱們沒有一個「自主性」,都受牽制別人眼光的看法、嘴上的風評,為了要博得別人「好的看法」、別人「好的風評」,我們就得要「偽裝自己」,所以實在是非常的「虛偽」!也實在是「非常的無奈」!沒有一個「自主性」。
而今天我們會這麼的「無自主性」,就必須隨著我們的「善惡業」去「依業受報」,扮演我們不管是願意、或不願意,都得要扮演的角色。我們要找出它的「根本」,我們才有辦法在流浪生死的苦海之中「解脫」出去;現在問題就開始漸入主題了。「第一覺悟」佛祖跟我們說,說「心是惡源」,諸位聽起來或許會覺得非常的奇怪?!心也應該有好心、也有壞心,為何「心是惡源」?其實在「道法」方面,除了你「包容於善惡」,就是「心無分裂、無得失之心」,要不然,不管你在這個人世間,是去行善、或去造惡....在「道法」之中,都是將它看成是「壞」的。為何將它看成是「壞」的呢?因為我們所做的「善」,其實在咱「潛在意識之下是貪」,並不是真正的善。除了你能夠做到佛祖教我們的:不要貪執這個功德。就是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可是咱現在「凡夫眾生」所做的「善」,其實都是有所企圖、目的的,希望因為咱們做這些「善事」,能夠獲得什麼樣「好的報應」,所以在動機之下,不是發自於你內心,真正關懷群生所做的;在貪欲之下去做的,這個「出發點它就是惡」的了,所以做出來雖然「表面上是善」,「道法」看到徹底,所以在你的「起機動念是不正」的,是屬於「貪欲」的情形之下,所做出來的「善」,就不可稱「善」;反而應該稱為「惡」。何況你去做「惡事」,「善」的在「道法」上面,就透視到你的「出發點」去了,何況你去做「壞事」。因此,你若不要繼續無奈在苦海之中浮沉、要讓自己比較有「自主性」,你就要設法來「降服咱們這顆眾生心」。
因為「眾生心」之下,它是絕對「自私」的、它絕對是「分裂性」的、它是絕對「以自己的好」來作「思考和行為」的「進取心」,所以在這種情形下,所做出來的事情,絕對是「利己不利人」的。所以咱的「第一覺悟」裡面,才會稱作「心是惡源」;諸位聽到此,或許又會產生所謂的矛盾,什麼矛盾呢?咱們若是去幫忙別人,就算心存貪欲,「利已」也等於是「利人」才對!怎麼能說成「心的起機動念,都一定自私得利己不利人?」。「有人事實上被幫忙啊!這樣應該有利人的善在裡面。」這就是「諸法的實相」,在「眾生知見」之下無法「透徹」之處,我跟諸位報告過:「你若是有所企圖心,是為了功德、為了福報去做的,這等於好像在存錢而已;你若沒有達到『三輪體空』的布施,被你幫忙的人是等於你借他錢,他是要還的哪!而還在輪迴的過程當中,也是有算利息的。」所以有時你不要觸動這因緣,人家就減少欠債,減少欠我們。你製造他欠更多人的機會,害他為了這還一點、還一點....累世浮沉不絕。以在「實相」裡面,這種的「善」怎麼能稱作「善」?甚至還能稱作是一種「害人家背負債的機會」。
我這樣說或許大家聽了會覺得「與你們一般所聽的道法,好像有所衝突?!」可是我今天與諸位所共修的,是屬於「高中生」以上所讀的學業,一般市面上這些法師,我說實在的,他們還是在「幼稚園」上面做教育,再怎麼說也是在那裡打轉,為何他們會停頓在那裡,不讓大家在學修佛學的過程當中來升級呢?因為一升級他們就不用賺錢了。他們就沒辦法賺錢了。再「升級」起來,你的「正信知見」就產生了,所以他就必須繼續用到:「有功德啦!消障解厄啦!」用你們「眾生一定有罪惡」的,就算你這世沒有,過去世一定有,你若是要「消障解厄」,你就是要來參加我所辦的「法會」、或是我所辦的所謂的「慈善」、或是「供養、布施」的工作;前陣子,有個某某堂,一天到晚,全省寄信說:「他們某時某日,要辦放生會」,唬!那個啊!那個很早就出現在電視,以講道做樣子,其實那個也是在歛財;你想買幾隻海龜,而海龜是漁夫絕對不捉的,中國人普通對龜都有一種…不知道如何形容就是說,說尊敬也不是尊敬,但絕對不會故意去傷牠捉牠的。咱們中國人可能受到過去「民間故事」對於「龜」牠的「靈性」,有很多故事去讚歎牠,而且又看在牠的主人「北極‧玄天上帝」的面子上,大家對於「龜」若是不小心捉到牠,他也是會去做「放生」;而且哪有那麼多的海龜可放?那就是由這個堂,拿錢拜託漁民去捉,捉來他再放回海中,可是這個動作來自咱台灣,對於放生有功德,貪圖功德的人的匯款,一期辦下去,收入可說是都算「千萬」以上的。
當時我透過大眾傳播媒體,首先說出:「放生就是殺生」,我在十幾年前開始說:「放生就是殺生」,也有很多同修打電話與我辯論,經過我這樣詳細跟他說明之後,他們就認同了:「哎真的!放生就是殺生的工作。」所以你說他這是「善」喔?其實這才是「大惡」!大家如果先聽到我這種說法:「放生就是殺生」,我現在再來解釋一遍,如說咱們農業時代,誰若是在路上撿到龜,不可以說捉到龜,一般都主動會捉去放生,所以那時的龜,可說是無憂無慮和咱人類相處得非常和平,要不然大不了就是捉到「帝君廟」就是有「玄天上帝的廟」,他們都有蓋一個池子讓人放龜,大概差不多這樣而已;就是讓這些「不如法」的人,利用大家「貪功德」,說:「這樣做善事有福報的心」就四處辦放生的工作;你看放鳥是到鳥店買的哪,那些鳥在野外都沒有謀生能力,因為牠們被人飼養了,根本就沒辦法自己討吃,為了買那麼多的鳥,來放生給這些信徒看,而買那些觀賞鳥來放,若是在那個地方放生,過兩天你去看看:「可憐啊!遍地都是鳥的屍體。」牠們沒辦法謀生都是餓死的,而這個龜不是海龜。
過去咱的溪龜、山龜沒有人在捉,就是為了很多什麼自稱是「慈善團體」的「買龜放生」,搞得一些山龜、溪龜為了生意好,大家卻有專門在捉「龜」,來賣給這些「放生組織」的,搞到後來一隻龜賣六、七千元,你想誰不會去捉龜?比捕魚做工還要好。因此現在台灣一些山龜、溪龜,被他們辦放生、辦這十幾年,辦得快要絕種了,你們用這個角度去思考它,你們現在要看到溪龜、山龜,是不是很不容易的?這些都是被你們這些「貪放生功德」的人給害死的,你們和這些「辦放生的組織」,什麼堂、或什麼寺廟的法師出來辦的,剛好構成了「大殺生的共業」。山龜有山龜牠們生活的環境、溪龜有溪龜牠們生活的環境、海龜有海龜生活的環境,你們這些辦放生的人,對於動物生態,連一點點知識都沒有,連「山龜」和「溪龜」也捉到「海邊放生」,你看這些人可不可惡?還有參加放生會的你看看,冬天就有那種參加放生「穿貂皮大衣」的,你要知道一件「貂皮大衣」,需要幾隻「貂」的生命?而「貂」是「非常善良」的動物哪!而你穿那件「貂皮大衣」去參加「放生會」這樣難道有意思嗎?一點點意思也沒有!所以佛祖說「心是惡源」。真的佛祖確確實實了解眾生心,所以這顆心若沒有降服它,咱們的起機動念,只要一動念就是惡念,只要做任何一件事情就是屬於惡的,確確實實沒一件是所謂的「純善」。沒有一件所謂的「純善」。除了就是你有辦法「包容」,就是你的心能夠達到「不得不失」,你不想要得你就不會失了。咱們都是為了想要「得」,才會去造種種業。今天咱們若是沒有那種「得」的心,是一種「無住相」的奉獻,那顆心才是真真正正,咱們「清淨無染、不垢不淨,本來的真心。」所以這顆「罪惡之源」的「眾生知見」,是不是要將它「掃除」掉?
當然這個「掃除」,是我用口說,說「掃除」,若是沒有這些「眾生知見」,就沒有「佛知見」了喔!咱們的「智慧」也是要從這個「眾生知見」裡面生出來的,所以這個「掃除」,只不過是「表達」時說「掃除」,不是「去除」喔「空空洞洞」,這樣就叫作「頑固之空」了。就是說用這些「眾生知見」,這些資料一樣,但是將它「包容」起來,因為咱已經了解「大自然的法則」,跟它追根究底,它只不過是「一陰一陽」的造化而已,所以不可缺少「陰」或是缺少「陽」,當然不可缺少「陰」或是缺少「陽」,這兩樣將它「包容」起來,它就能夠構成所謂的「生生不滅」。你跟它單取所謂的陽,排斥所謂的陰,這樣就不能生、不能長了,不能生,不能長,等於你打自己於絕路。就不能生、不能成了,所以你等於絕了。而眾生就是在走絕路。而這條「絕路」就是「輪迴不息」,都在煩惱苦惱之中、六道的輪迴。我跟你說:「佛、菩薩祂們也在六道之中在輪迴。」但是「佛、菩薩在六道之中,祂是隨順因緣的」,祂是心不受一切「因、緣、果」的打擾,祂完全「隨順接納起來」。所以不管是好事、壞事,對於「佛、菩薩」來說:「祂的心都不受打擾的。」好事,祂也是用這個心接納;壞事,祂也是用這個心接納;不像咱們眾生:好事在接納時笑哈哈,壞事來臨時哭得哇哇叫;「佛、菩薩」都是用同樣心、一樣心,接納了所謂「眾生共業」的顯現,也就是「隨順因果」,不迷昧在因果之中,咱們若是要降服這顆心,就是要像「佛、菩薩」這樣:「好壞之事,都用同樣的心去接納。」這樣煩惱苦惱在哪裡?你若是有辦法接納好壞之事,你們仔細想想:煩惱苦惱在哪裡?頓時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樣你就是一個斷煩惱的人了、這樣你就是一個已經消除萬惡的罪魁,就是「眾生心」了,你已經「降服了其心」了。
這句「心是惡源」,而「形為罪藪」,這個「形」就是指咱們的「色身」,今天若是沒有咱們這個「色身」,配合咱們這顆「心」,聽咱們這顆「心」的就對了,咱怎麼會去「造罪」呢?都是兩個「狼狽為奸」。這顆「心」跟這個「體」說:「你就要這樣…綿綿的感觸、你就要看那個美色、你就要吃那個美味可口的、你就要聞香的、你就要聽那種稱讚的話....」它都在滿足你、都在誘拐你,用好的一面在迷惑你、叫你排斥那個忠言或是屬於比較苦的;你不愛吃的滋味、或是聞到臭的、還是看起來比較灰、比較不鮮艷的色彩,都是這顆心它將你教壞的。它叫你選擇好的說:「這個叫作好」,而我們就憨憨的依照這顆「心」迷惑了我們,煽動我們就對了、而憨憨的聽這顆「心的指揮」,它叫咱們去做什麼,咱們就去做什麼,其實最「無辜」的就是這個啦!最「無辜」的就是咱們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而從之」,「三個人」,確確實實咱們「一體」是「三合一」的,所以若是蘇聯的「東正教」它就有這種道理說:「上帝是一體化出來的」,咱們中國早就有了,不只是蘇聯的「東正教」有而已。咱們說:「一氣化三清」,這個「一、三、五」就能「貫人天」的道理就是在此。咱們確確實實看起來是一個「外殼」,這個人....所以「外殼」這個也是算成是「人」,裡面有個善人、裡面有個惡人,所以這兩個時常有意見時就在那裡爭論,若是你去做好事,就是這個善的他贏;你會去做壞事,就是這個惡的他贏,看是誰贏,這個「體」就去執行那個工作。所以最可憐、最愚癡,就是咱們這個「體」,何我說他最可憐呢?因為「心才是惡源」,不管心叫咱們的身體去做什麼事情,既然起機動念都是屬於不淨的、屬於惡的,當然這個身體去做出來的事情,它也一定是造罪的。
這「第一覺悟」它就明確的告訴咱:「心是惡源,形是罪藪」,所以你若是要跟隨咱這個「知覺」,就是這個「覺悟」的「覺」,要跟隨「這個」你就得要注意了:這個「覺悟」它是讓你清清楚楚...;這也不能說「覺悟」,先有「覺」而已,咱體內有一個「覺」就是咱的「覺性」,而要悟不悟就在此:你若「悟就是「覺性顯現,覺性作主」;你若是「不悟」就是「眾生作主」,就是差在這裡而已;我剛才有說過:「咱們人身裡面,有一個在野黨,有一個執政黨,兩黨的議員會在那裡爭論,看什麼議案通過,就由主席裁決下去實行,故坐在台上的主席,他是公平的,但是當然到了關鍵時,他也是能夠裁決」,這個地方比較不像咱們「體內的國會」,咱們體內國會這個主席,他是這樣靜靜看你們善惡兩派在那裡爭論,而你們通過什麼議案,你們叫身體去做,他都完全中立的,完全中立的,他只是讓你們清清楚楚知道「你們現在所爭論的是什麼議案、現在要去實行的是什麼議案」,他就是一個「覺知」而已,而佛祖告訴我們要「悟」,要知道咱們現在的起機動念:是正還是邪。如果是「正」要使它去做,要主使咱們的「身體」去做;如果是「邪」的、「不淨」的、是「惡」的,要遏止,這叫作「覺悟」。由「覺」讓咱知道,而咱自己「了知」到,去造這個「罪」這樣不好、不可以有這種壞思想,而思想比較難控制,在「想」的時候比較難控制,這個要「想」的時候給疏忽了,要做之時你也要清清楚楚知道:現在是要去做什麼壞事。在身體要去行動的過程當中,你應該趕快悟要趕快「覺悟」,你若是有「覺悟」,你就會停止,不敢再去做了。
至少咱們若是作為「佛」弟子,你若是早晚時時誦念這個《八大人覺》的「第一覺悟」,你就知道「心是惡源,形是罪藪」,咱們就要有「覺」、要有「悟」,不要「有覺無悟」,所以覺「悟」可說是非常的重要,要有「悟」。悟,你就能夠防止你的心身一錯再錯,最基本一個修道人一定要做到。思想你若是疏忽,行動的時候,要能適時趕快遏止,不要去造這個惡業,這樣慢慢你就能夠回復於正道。回復於正道,當然我剛才所比喻的:「包括咱們在做善事時,咱們清清楚楚了解,咱們要去做什麼。」因為咱們的思考下就是認為:「啊!這個人很可憐」..但是咱若是想到:「這樣做有功德。」你才要去做的,你就要「悟」啊:「哎唷!佛祖告訴咱們,要做要達到三輪體空。」咱們是一個「佛」弟子,咱們所學的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菩薩精神是以「眾生的利益為先,自己的利益為後」,眾生如果有痛苦,就好像我在痛苦一樣,所以你就要有「己溺」....「人溺己溺」的那種心腸:「看到他在痛苦,就好像我在痛苦一樣」,就很迫切的要替他解決這痛苦。解決別人的痛苦,就像解決自己的痛苦一樣,這樣就能夠達到「三輪體空」的「慈悲」行為出來,這就是有「覺又有悟」。
這「第一覺悟」裡面跟你說到這裡,後面它跟你說它說「如是觀察」,你若是能夠時時這樣來觀察,觀察咱的心的念頭、行為的正邪,你就能夠「漸離生死」了,當然這個「觀察」涵蓋了去觀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你要觀察的就是咱「第一覺悟」就是佛祖教咱們的這些。你若是有「如此觀察」,你就能夠「漸離生死」。這句「漸離生死」就是說:「漸漸你就能跳出生死苦海了。」這個重不重要?可說是非常的重要!這個「第一覺悟」,用了整個禮拜的時間與諸位共修,為何用這麼多的時間呢?因為這個「第一覺悟」實在是非常的重要!閒時要將它背誦起來!
咱們現在來共修《八大人覺經》的「第二覺悟」,咱們現在先來恭讀經文: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我才說這個《八大人覺經》,你若要背誦、要奉行於日常生活,絕對比《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容易,為什麼呢?很白話啊!比較不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真的若不是對「佛學」相當稍微有研究的,真的抓不到重點。若是《八大人覺經》能夠說老少都能「覺知」的,你看「第二覺知」,他告訴咱們「多欲為苦」,咱今天會有這麼多的「煩惱苦惱」,就因為咱們的「欲」很多,而「欲」很多你想咱們所追求的,「十之八九」都沒辦法成就的較多,若是得不到就衍生出煩惱苦惱,而得到的高興又是那麼的短暫....這個我前面有跟諸位說了。「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就只要你用眾生知見,去做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所謂的善業、還是惡業,都必須要去依業受報。因為你所做的善,是希望人家的回報,所以因緣若是到,你也是要降生下來,接受他的回報,所以善惡業都是輪迴的種子。這點概念大家要把持好,就是因為這樣,咱們才會這麼疲勞在六道輪迴,從無始劫輪迴到這當今,這樣你疲不疲勞?但我看眾生好像輪迴得麻痺了,沒有人覺知到,若是像這樣「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來到這個人世間,就是煩惱苦惱一大堆!就是一直向外追求,來滿足咱們這個假體,到後來,「來空空,去空空」,來人世間走一回,不知在幹什麼!而不是走一回而已,一下子扮演這個角色…都是過著同樣的追求失去....翻來翻去的結果,你們說對不對?
你們仔細想想:只是在那裡翻來翻去!所以可說是要感受到「生死疲勞」,而這些都是從咱的「貪欲」而起的,咱們有這些「煩惱苦惱」會流浪在「生死苦海」,感覺那麼的「無奈」、那麼的「疲勞」就是由「貪欲」所害的,今天咱們若是不要貪,這些煩惱苦惱就沒有了,所以「十惡只是一惡」而已,就是這個「貪欲」。我才說:「知足能夠常樂」,而一個「知足」的人他就是沒有貪,不貪就能夠「常」喔!「常」就是能夠「永恆快樂」的。所以你若是有辦法去除貪欲,你就能夠過得非常的「快樂自在」,這樣簡單嗎?很簡單的!佛祖「第二覺知」裡面就將咱們的「煩惱、苦惱、輪迴」的原因就是從「貪欲」來的,所以你只要「少欲無為」,就是將「欲」降低下來,就像是「顏回」他的「一簞食,一瓢飲,樂在其中。」
他一天若是「一簞食,一瓢飲」他就覺得很滿足了,他將欲望調到最低了,所以他隨時都能夠達成....他都處在那種「無貪欲」的境界裡,故他「安貧樂道,過得非常的快樂」。所以說「少欲無為」,將你的目標需求降到最低時,要達到很容易的;咱們今天就是「多欲有為」,你的「欲望越多」:唬!你就得要有很多的行為,才有辦法去滿足你自己。而「有為」就是說「有所作為」:做很多工作,也不一定就能讓你滿足喔!因為咱的「心」、咱的「貪欲」是「無止盡」的,所以你若是「多欲有行為」,這個「行為是無止盡」的,因為「貪欲是無止盡」的;你若是能夠達到這樣「少欲無為」你的「身心就自在」,這樣簡不簡單?
「第二覺知」將咱們「流浪生死」、將咱們「人世間」為何會變成「苦海」?它的原由「一針見血」就替咱們指出來,就是「因為咱們多欲」,就是都從「貪欲」而起的,而要去除這些諸苦就是「少欲無為」,這樣你「身心就自在」了,像這樣你們是否覺得《八大人覺經》更白話、也更好掌握?!
第二種要覺知的就是「多欲為苦,生死疲勞」,而這些都是從咱們的「貪欲」而來引起的,所以咱們若是能「少欲無為」身心就能自在,我現在再來補充說明一下,這樣咱們大概就有辦法掌握。佛祖教我們「第二種要覺悟」的就是「少欲」,將它記起來,活用在咱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你的身心就能夠自在了;「第一覺悟」你就依照「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由此下去觀察,你就能夠「漸離生死」;「第二覺悟」能夠讓你獲得「身心的自在」;當然「第三覺悟」,又是在補強「第二覺悟」的,所以到後來你們會發現;這個「八大人覺」,就是只要你掌握「第一個覺悟」,你不但能夠「身心自在」、你也能夠「漸離生死」,獲得解脫的永生;
「多欲」就一定是痛苦的,因為咱們的「欲望是無止盡」的,如果沒有,咱們妄想要有,但有了之後不是這樣就滿足了:好像高良他騎摩托車時,他希望有一台轎車,中古的就好了,所以當他存夠錢,有辦法買那台福特的中古車,他這樣疼命命的,好像有錢人子弟的保時捷一樣,只是被人家畫了一條線、撞了一個凹洞,整個禮拜,整個臉像雞胗一樣,你看他多麼珍惜那台車!那是他第一個完成了他的希望。現在他比較有錢了,他和我共同辛苦也好幾年了,你看搞得那麼忙,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花錢,所以所有賺的錢都存下來,身上有點錢了,他就想要換車了,這若不是他麗娟阻擋著,他早就買下去了,他就汽車雜誌勉強看…,變成只能夠幻想而已,為什麼呢?老婆擋著所以:「讓他衍生莫大的煩惱苦惱」,他想買而老婆不讓他買:「我們存多點錢更有能力,不要加重咱們的負擔。」說的也是有理啊!可是那個「欲望」無法完成,那實在是男人一大的怨歎;
我說實在的:「就算麗娟不要阻止高良,高良他所看的車子,差不多在六七十萬左右,但是那台車一買下去,不出三年他絕對會換BMW或BENZ的,當然會從差不多180的、或差不多2000這個層次下去買,差不多C或是BENZ 3字頭的,可是不管是BENZ的C、或BMW的3字頭被他買了之後,可能要跳上E或S....,人的貪欲是無止盡的,而為了要完成咱們的欲望,你看咱們就得要勤儉,就得花費多少年的辛苦,咱們才能夠得到!所以「多欲」確確實實是「煩惱苦惱的根源」。就是因為這個「多欲」,才會讓咱在「生死輪迴」的過程中,這樣生生死死「輪迴不絕」,搞得可說是非常的「疲勞」,既然咱們了知「多欲為苦」,這都是從咱們的「貪欲」而引起的,要讓咱們的「身心自在」、不要有這些「煩惱苦惱」,很簡單的嘛!就將「欲望減低」下來;若是像高良現在會想:「雖然這台福特的是中古車,但是現在和師父搞電視的製作,還得控制電台現場的CALL IN,根本開到車的機會很少,有這台不用風吹日曬就很好了。」他的心如果將它安住在此,就不必再花六七十萬了、銀行存摺就能夠一位數....一位數地增加,若是翻開銀行存摺:「唬!看得就很爽了!」所以「少欲」能讓你獲得「身心自在」,就不用一天到晚翻汽車雜誌,看到就手指一直,指眉頭皺皺的,就不必這樣了。所以只要「少欲無為」、不要去買、安住於本分....就是說「反正也不常用到」:至少我雖然開中古的,還有人在騎摩托車風吹日曬的。「知足」來就能夠「身心自在」了,是不是非常的簡單?不然你一天到晚早晚課在背誦:「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是諸法的空相....」你只是在念那個「諸法的空相」是什麼?「舍利子」為何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為何「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只是被這些「空」啦……「空得就空了」。
確確實實雖然262個字而已,可說是將《大般若品》的經義,濃縮成200多個字,可說是很簡要,就是因為這個「簡要」、「名相多」,所以非常的苦澀,真的很難掌握、也較難去奉行它,何況後面又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接著還有蕃仔話:「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喔!這種的有的人,還搞不清楚後面這個「咒語」到底是什麼意思?要如何才能達到像這「咒語」?我將它翻成白話:「划啊!划啊!划到覺的岸。」要怎麼「划」?要怎麼到「覺的岸」?真的是比較難掌握!若是要成就「大人」就是做「佛、菩薩」,就只要去掌握咱們現在共修,佛祖教我們的這「八種的覺悟」,你就能夠達到「覺的岸」作為「佛、菩薩」了,白話簡單又好掌握,只要你將它背誦起來、要去實踐它,因為它是白話,所以要將它化作實踐比較容易,要不然苦澀的經典,又得在那裡悟…而悟得對不對,腳步要踏出去比較不安穩;不像咱們這個《八大人覺經》,一下子就馬上跟你說出:「咱們身心不自在,會衍生出這麼多的煩惱苦惱,只不過是從貪欲而來的。」你若是要「身心自在」,就是將這個「欲減少」下來。「少欲無為,身心自在」,這是「第二種要覺悟」的。
咱們現在來繼續共修「第三種應該要覺悟」的,咱們先來恭讀經文: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慧是業」,第三種要覺悟的,這些等於在補充第二種的覺知,祂說咱們的「心沒有厭足」的時候....才會將咱們「貪求之心」形容成「萬底深淵」,你就算將全世界的物質都裝進去,你還是覺得不夠。因為咱們的「心」確確實實是「欠缺一樣」東西,這樣「東西」就是咱們所謂的「佛性」,而咱們不去尋回「佛性」來裝回去,讓它密合合的,你用世間任何的東西來裝這個洞,也裝不密、也裝不滿。所以這個「第三覺悟」第一句,就清清楚楚告訴我們說:「我們這顆心,是沒有滿足、厭足的時候。」若是眾生心,真的是沒辦法滿足,除了就是「佛心」,「佛心」祂是「圓滿」的、祂是「無欠缺」的,所以「眾生心」若轉過來變成「佛心」,就一切都「圓滿」了、一切都「滿足」了,現在要告訴咱的,就是要去覺悟:「眾生心,是永遠沒有滿足的機會,若是永遠不滿足,就是代表咱們要永遠受到多欲,衍生出的諸苦,煎我們、熬我們....就永遠要受諸苦的煎熬。」這個「心」沒有「滿足」的時候,就是一昧要一直追求,而你一直追求你所追求的,套上「第一覺悟」你又能覺知了,因為「第一覺悟」就告訴你:「不管你求多少,這些都不是你的,因為這些都是無常性的,你都只能曾經擁有而已。」你將「第一覺悟」掌握好,後面這些補強,就能讓你達到「真真正正成就佛菩薩的果位」。高良的信號作過來了,共修的時間到此暫告一段落,希望明天同一時間、同一頻道,不要曠課喔!雖然後面這些是在補強,若是沒有這些補強,你就比較沒辦法掌握。大家按時來共修!
恭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再見!
.
標籤:
瀏覽次數:
42
人氣指數:
42
累積鼓勵:
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八大人覺經】第六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八大人覺經】第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