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在台南過年,雖然以前物質没有那麼富裕,但小孩最期待就是過年了.
因為大人要拜拜,所以會準備大魚大肉海鮮甜食,拜完神和祖先,除夕夜吃年夜飯,
不但可以大飽口福,有新衣和新鞋穿,又有紅包拿(大人口袋縮水,小孩口袋滿滿).
從除夕夜一直放鞭炮到天亮,雖然無法入睡,卻很興奮,和喜歡那種過年的氣氛.
初二和媽媽回外婆家,媽媽有八個兄弟姐妹,所以也收到不少紅包.我和哥哥姐姐
收到的紅包後來會被父母拿回一半,他們說他們也要包很多紅包給親友的小孩
(當時不理解,長大後才理解大人的負擔).
我和哥哥姐姐拿了剩餘的紅包,會去光顧轉角的零食舖買零食吃,尤其是冰糖胡蘆.
最害怕過年被大人拉去廟裹拜拜,不但人擠人,香的煙霧燻了我眼淚直流,還被祖母
說會一直流眼淚是不孝,那有這種迷信,我只是眼晴特別敏感罷了!
家裹後來搬到台北,雖然那時期的物質比以前富裕,但過年的氣氛卻没以前濃,因為有
些人喜歡年假出國旅遊,所以街道少了很多人.有時候過年其間,可以連續下+幾天的
雨,想到郊外旅遊卻因下雨作罷了!後來和姐姐連趕兩三場電影,買了一大包鹵味進去啃.
移居到多倫多之後,再也感染不到台灣的過年氣氛,農曆過年,除了到中國城或華人商場
逛年宵,看武獅,才感覺到中國過年氣氛.但小時候在台南的過年氣氛是印象最深刻的.
香港人的習俗是,不管你幾歲,只要是未婚都會有長輩給你紅包.台灣人的習俗是,只要你會
賺錢就不能拿長輩的紅包,相反的,你要發紅包給親友的小孩.但我也很享受發紅包給小朋
友的那種喜悅,跟小時候拿紅包的感受是不同的.大概是施比受更為有福吧!
雖然最近幾年地球的反常,很多地方天災不斷,除了為受暴風雪,水災,火山爆發..的地方
祈福以外,並要更懂得惜福和感恩! ^_^
不管有錢没錢,希望大家都過個好年哦! 並祝福大家平安!健康!兔步高昇!新年快樂!
恭喜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