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90033
 Hagar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千萬要小心!!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老年七悟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隔夜菜有致癌物?
作者: Hagar 日期: 2012.01.01  天氣:  心情:
“隔夜肉”,與細菌有關

  肉中天然含有的硝酸鹽非常少,通常肉的安全性問題更多地來自於細菌生長。跟蔬菜不一樣的是,生肉也很適合細菌的生長,而且生肉本身攜帶的細菌可能更多。即使是在冰箱的“保鮮”溫度下(通常40C 左右),生肉放不了幾天就會長出大量細菌。如果把肉煮熟,殺死了本來攜帶的“菌種”,就會要好一些。不過,保存後的生肉在煮熟的時候會經過高溫長時間的加熱,長出的細菌會被殺死。而熟肉的加熱通常要溫和得多,已經產生了細菌不會被殺死,反而會更危險一些。

  所以,對於肉來說,最有效的方式是每次少買,儘量減少儲存時間。如果要保存的話,儘量放在冷凍室中,基本上可以防止細菌的生長。“保鮮”儲存的肉,洗乾淨、包好可以減少細菌的入侵機會。做熟的肉,也要密封,下一次吃的時候充分加熱。對於肉來說,通常的加熱不會產生任何有害成分,最多只是影響口味而已。

   肉中本身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都不多。工業加工的肉類熟食,一般會含有一些防腐劑。最常用的防腐劑正是亞硝酸鈉。亞硝酸鈉在合法使用量下不會給人體帶來能夠檢測到的危害。但是如果來源不明的熟肉製品,超量使用的話,就比較危險了。



   如何保存和食用蔬菜

   因為蔬菜對於健康有明確的好處,我們不可能因為“可能”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存在就不吃。對許多人來說,買一次菜吃幾天也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所以,保存蔬菜,就成了食品健康中很重要的問題。

  蔬菜中亞硝酸鹽的產生,原料是蔬菜中的硝酸鹽,轉化條件主要是細菌生長,“隔夜”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減少亞硝酸鹽的產生,可以多管齊下。首先,減少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的保存時間,增加買菜頻率。其次,需要保存的蔬菜,洗淨包好可以減少攜帶的細菌。做好沒吃完的蔬菜,也可以封好保存在冰箱中。“隔夜”並非亞硝酸鹽產生的關鍵,加熱也不會增加致癌物的含量。當然,蔬菜中的許多種維生素,在加熱的時候會被破壞,多次加熱的蔬菜也比較難吃。從“好吃”的角度來說,“隔夜菜”確實比較差;從營養的角度說,多次加熱確實有一定影響;從安全性的角度說,加熱並沒有什麼問題。隔夜菜,也完全沒有傳說中的“致癌”能力。(轉載)













[:-x] [:D]
標籤:
瀏覽次數:56    人氣指數:1856    累積鼓勵:9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千萬要小心!!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老年七悟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