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人社會中「有土斯有財」的概念相當普遍,不過近來北市精華區寸土寸金,一地難求 ,過去乏人問津的地上權住宅近來逐漸受到注目。若統計台北知名的地上權/使用權住宅 1年來的漲幅,其中位於南京東路的南京333,1年來就上漲39.6%。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指出,地上權住宅因為房價低,不只可以讓預算有限者 便宜進駐,更讓斤斤計較投資報酬率的房東有利可圖,隨著精華區土地越來越稀有,精華 地區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地上權產品出現。
此外,在低利時代,土地持有者當然會想盡快開發土地,而地上權/使用權住宅的特性對 於地主來說,同時可以賺入收益,又不會喪失所有權。在民法對此有所規範之後,將有助 活化土地資產,讓地上權住宅多了更多的可能。
以目前台灣的狀況來說,地上權多以50年作為設定,土地使用年限一到,住戶便得離開, 另外,雖然沒有土地所有權,但每年需要繳交公告地價1.5-10%的地租,也是一筆花費。
不過,目前這類住宅多處於都市精華區,生活機能強,房價也會隨景氣波動而起漲,加上 自住與出租都方便,雖然隨著土地承租期限將屆,價格與接手性也會越來越差。對於購屋 者來說,由於建商將房屋所有權以信託方式過戶給建商指定的銀行,所以買到房屋的人無 法將房子拿去抵押,這類住宅對使用者的保障較弱,許多屋主多在預售期間即行進場,並 且長期持有,加上接手度不佳,市場流通性也不好,屋主多以出租方式經營,藉高租金攤 平當初的房價,實際拿來自住者不多。
徐佳馨建議,購買這一類住宅雖然具有價格優勢,但消費者必須將增值空間、銀行貸款條 件與自身資金條件做綜合考量,避免貪了便宜,得了懊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