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78485
 金星大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愛很簡單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沒有你的日子, 我真的好...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牛軋糖」?
作者: 金星大叔 日期: 2011.02.10  天氣:  心情:

相傳在三國時代 , 孔明率軍征蠻 , 在凱旋回四川的途中經過瀘水時 , 忽然狂風大做阻擋了去路 , 導致無法前行 . 當地土著表示要殺頭祭拜才能平息狂風 , 然而孔明不願為此而殺人 , 便靈機一動改用牛 , 羊肉做為內餡 , 塞到形似頭顱的麵皮中炊製 , 成為七七四十九個人頭形狀的麵糰 , 取名為 [ 饅頭 ], 並以此代替人頭做為祭品祭祀用的 [ 饅頭 ] 成了現今糕餅的前身




祈求吉利牛軋糖



「牛軋糖」是大家喜愛的糖果。可是何以名之為「牛軋糖」?一般人往往不甚清楚。
相傳明代浙江考生「商輅」,某夜夢見自己跪於文昌殿前,祈求文昌帝君保佑考試順利,供桌上備有筆墨紙硯、一盤花生和麥芽糖。這時文昌帝君突然顯靈,對著供桌,手臂一揮,只見供桌上的花生自動去殼,一一飛入麥芽糖中,成了花生糖,而花生糖瞬間化為數頭牛隻,朝他飛奔過來。就在此刻,商輅夢醒了。



解夢者指出,「筆墨紙硯」加上「花生」,代表「生花妙筆」,對於科考,這無疑是大利多。至於花生糖變成牛,朝他奔來,象徵「擁有智慧」。總之,對考生來說,這都是好兆頭。「商輅」聞之大喜,乃命家僕取米穀和麥芽糖,仿夢中情境,加入花生,製成硬糖,並且將之壓成牛狀的花生糖,與人分享。



後來,正式應考,連著參加鄉試、會試、殿試,都榮獲第一名,「商輅」可說是明代八十九位狀元之中,唯一「三元及第」者。於是他衣錦返鄉,大量製作花生糖,向文昌帝君還願。此後,官運亨通,曾任吏部尚書兼大學士之一品官。久而久之,其他考生為祈求考運和官運,就效法他,以花生糖祭拜文昌帝君。



茲因典故中有「牛」,且商輅之「輅」,讀「一ㄚ ˋ 」,有「迎接」之意,故名之曰「牛輅糖」;又因「輅」與「軋」同音,「牛輅糖」逐漸寫成「牛軋糖」。「軋」另有一音為「ㄍㄚ ˊ 」,一般人訛讀為「ㄗㄚ」。
到了清代,西方傳教士來華,亦將「牛軋糖」帶回歐洲,加入奶油、蛋白、奶粉之類,成為法國知名的糖果。



一九五 ○ 年代之後,有人自香港將「牛軋糖」引進臺灣,深受歡迎,最常用於年節或婚慶。其實,按典故看來,考生吃牛軋糖是最吉利的了。考季來臨,文昌帝君的供桌上,除了蘿蔔(好彩頭)、芹(勤快)、蔥(聰明)之外,準備「牛軋糖」 似乎更符合祈求的本意呢!
標籤:
瀏覽次數:64    人氣指數:1864    累積鼓勵:9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愛很簡單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沒有你的日子, 我真的好...
 
住戶回應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