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5,818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302446
波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心情分享_難忘的鳯凰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心情分享_秋蟬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心情分享_校園民歌週
作者:
波波
日期: 2010.09.28 天氣:
心情:
開學了,看到許多學子紛紛收拾起放假的心思,背著書包上學去,過兒也回憶起若甘年前,過兒還是莘莘學子的時光。過兒的學生時代,過得很風光唷!呵呵,考試第一名上台受獎,對過兒而言,就好像每天吃牛排一樣......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啦!最後一名倒是發生過。過兒出名是"搞社團"給搞出來的唷。
校園,曾經是許多人的夢,成功的夢,戀愛的夢,升學夢;有的是白日夢,也有一些是春夢,更可惡的還有"多拉A夢",呵呵呵,校園是由許許多多的夢交織而成。而"校園民歌"時代,也是學生最會做夢的時代,跟現在不太一樣的夢,那時大多是本土夢、大中華夢、理想夢、拯救社會夢、救國夢、反共大陸夢......
===== 校園民歌 =====
校園民歌是台灣的一種音樂風格。特色是吉他、鋼琴伴唱。「校園民歌」運動起源於1970年代台灣大學校園,於1990年代完全結束。此運動初期以貼近「民眾」生活以及思考「民族」(包括台澎金馬與中國的人群)意識自詡為「『民』歌」。但是後來受到人質疑其既非台灣『民』歌,也不是中國『民』歌,因而應稱為「校園民歌」。
60年代的台灣樂壇,音樂創作遠遠滯后于樂壇的發展,在歐美歌曲的熏陶下,涌現出了一批填補本土創作空白、極富創新意識的詞曲創作者,這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庄奴与左宏元。70年代初,大量的女性歌手開始在樂壇上走紅,鳳飛飛、鄧麗君、甄妮、崔苔菁等歌手的走紅,無形中把台灣早期的流行音樂發展推向了另一個高潮。盡管此時樂壇上呈現出一派發展的勢頭,但翻唱之風依舊在樂壇上盛行,歐美文化的印記存留在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此時,本土文化的覺醒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境地了。從1972年前后開始,楊弦、胡德夫、李雙澤等人開始在台北醞釀后來轟動全島的“現代民歌”運動。1973年,楊弦在胡德夫的演唱會上發表了由余光中的詩譜曲的《鄉愁四韻》。1975年6月6日,以余光中、徐志摩等詩人的詩為歌,楊弦与胡德夫在台北中山紀念堂舉行“ 中國現代民歌之夜”演唱會,成為校園民歌運動開始的標誌性事件;而這次演唱會所推出的9首歌曲均被收錄進楊弦于同年出版的首張專輯《中國現代民歌集》中,這張專輯也標志著民歌運動的正式開端,民歌時代由此正式開始。<轉載自網路>
==== 鄉愁四韻 =====
作詞:余光中 作曲:羅大佑 編曲:羅大佑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那酒一樣的長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那血一樣的海棠紅
那沸血的燒痛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給我一片雪花白呀雪花白
那信一樣的雪花白
那家信的等待是鄉愁的等待
給我一片雪花白呀雪花白
給我一朵臘梅香呀臘梅香
那母親一樣的臘梅香
那母親的芬芳是鄉土的芬芳
給我一朵臘梅香呀臘梅香
標籤:
瀏覽次數:
60
人氣指數:
1060
累積鼓勵:
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心情分享_難忘的鳯凰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心情分享_秋蟬
住戶回應
時間:2010-09-28 21:46
她, 51歲,桃園市,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