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72538
 ★☆天涯浪子☆★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脹氣 得了什麼病?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規律耳鳴小心中風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特定畏懼症 過度害怕某事物
作者: ★☆天涯浪子☆★ 日期: 2009.07.23  天氣:  心情:


怕蟑螂、怕蛇、怕血
遇到其害怕的東西,或處於其害怕的情境時,強烈的焦慮恐慌會引起自律神經症狀,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顫抖、冒汗、暈眩等等,非常不舒服。

一位大學生新生體檢時,抽完血就臉色蒼白而昏倒,送到急診室,所有檢查包括精神狀態一切正常。經會談獲知他從小怕血,每次看到血就緊張害怕,剛才看到抽出的一管血,突然感到心悸胸悶,一恍神就暈倒了。原來他有以怕血為主要困擾的「特定畏懼症」。

害怕某事物或情境,而且害怕到不合常理的程度,則稱為「畏懼症」。比方說,大家都不喜歡蟑螂,有些人更是害怕蟑螂,但「討厭」跟「害怕」都不見得是畏懼症,必須害怕到超乎常態,比如,看到蟑螂的照片,甚至「想到」蟑螂都會害怕,才可能是「蟑螂畏懼症」。

過度且不合理的害怕
心理學及精神醫學上對畏懼症的定義是:顯著、持續的害怕某種東西或情境,且其害怕的程度是「過度且不合理」的。該東西或情境,會刺激個案產生焦慮,甚至恐慌發作的情緒。害怕的對象可以是任何動物、昆蟲、自然現象、環境、物品或情境,例如怕蛇、怕老鼠、怕蟑螂、怕打雷、怕高、怕黑暗、怕尖的東西、怕羽毛、怕血、怕搭電梯等等。

除了在社交場合感受到極大焦慮和害怕的「社交畏懼症」外,其他這些畏懼症統稱「特定畏懼症」。特定畏懼症個案遇到其害怕的東西,或處於其害怕的情境時,強烈的焦慮恐慌會引起自律神經症狀,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顫抖、冒汗、暈眩等等,非常不舒服。個案預期到那種不適,會盡量避免,甚至逃避他所害怕的事物情境。不過,有些事物固然較少碰到(如打雷),或容易避開,有些事物卻不容易避免,或是避免了會帶來很多不方便,比方搭電梯、抽血、打針等,如此,就會影響個案的生活與工作。

為什麼會有特定畏懼症呢?一般都認為是心理因素造成,就是「學習」而來的,所謂的「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繩」。比如一個人小時候一碰到老鼠,旁邊的人就又叫又跳,表現出驚恐的樣子,久之,他就認為老鼠是恐怖的東西;又一個人,曾被困在電梯中,暗無天日孤立無援好幾個小時,以後他就不敢再坐電梯了。當刺激與焦慮害怕的經驗連在一起時,就產生了特定畏懼症。然而,流行病學研究卻發現,特定性畏懼症有家族傾向,所以特定畏懼症的病因應該也有遺傳因素在裡面。

特定畏懼症要不要治療?就看對個案的影響程度以及個案自己的需求。怕蛇,不要去逛蛇店,電視頻道播放蛇的畫面趕緊轉開,即沒事;怕尖的東西就麻煩了,因生活中常會見到尖的東西;又如怕搭電梯,對住在農村,偶而才到都市的人影響不大,對公司搬到摩天大樓高層的上班族就慘了。所以雖然特定畏懼症的人很多,社區盛行率可達5~10%,大部分人卻不需要治療,只有所害怕的事物影響到生活功能,或帶給個案困擾與不適,才建議尋求專業的協助。

心理治療為主,藥物為輔
一個人怕老鼠,絕不可能吃了什麼藥就變不怕了,由此可知特定畏懼症的治療以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心理治療主要採用「認知行為治療」,協助個案自我瞭解,認識畏懼症,並藉由「漸進學習」來克服畏懼,專業上稱「系統減敏法」。譬如個案怕老鼠,就讓個案先看老鼠的圖片,同時教導個案處理焦慮情緒及練習放鬆的技巧,個案不怕了再來看影片,再來看模型,再來接觸真的老鼠,循序漸進,消除個案的害怕。藥物則用於減輕面對畏懼事物情境的焦慮症狀,以抗焦慮劑及抗憂鬱劑為主。

特定畏懼症不是嚴重的疾病,且如前述,大部分都不需治療。然而若已造成個案困擾,干擾工作與生活,仍宜及早求助專業,以免病情惡化,影響功能,甚至併發憂鬱。


資料來源:台視文化公司出版 常春月刊2009年4月號
      文:劉嘉逸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
標籤:
瀏覽次數:217    人氣指數:13397    累積鼓勵:65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脹氣 得了什麼病?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規律耳鳴小心中風
 
住戶回應
 
時間:2009-07-23 20:10
她, 47歲,台北市,流通/零售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09-07-24 11:46]:

哈哈
你想太多了
我跟我朋友說
我上輩子是女生
所以ㄚ這是來還債的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