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塚歌劇團2015年第二次來台公演的消息一放出來,就被我當作是比生日還要重要的大事了,為了昨晚的表演 我做足了一切準備,比主婦上市場搶白菜更用力的搶票 ,經典劇目找出來重看,排除一切困難把休假調整到可以去看表演,還有近幾年寶塚群星的動態一一追蹤,前天晚上還夢到自己找不到劇院...昨晚看完表演,從內心真切地吶喊---有機會掉入塚坑,身為"塚飯"(TAKARAZUKA s Fans)真是太幸福了!
凡爾賽玫瑰從1974年被寶塚歌劇團多次地搬上舞台,依故事的主軸分成"奧斯卡與安德烈篇"和"瑪莉皇后與菲爾遜篇","瑪莉皇后與菲爾遜篇"因為對白較冗長,歌舞部分較少,起初令我有點擔心,萬一太沉悶 萬一現場觀眾不熟悉故事 萬一不討好....結果這些擔憂都是多餘的,編劇似乎深諳台灣觀眾的口味,將故事架構調整得十分"八點檔" ,先挑起觀眾的情緒,先提出角色人物的情感矛盾糾結,關於人物的細節不急著說明交代,在關鍵時刻帶入人物的關係背景.甚至開場的小主題取用中文唱"歡迎觀賞 歡迎觀賞 凡爾賽的玫瑰",這真的...太窩心了!清秀纖細的首席男役明日海里奧詮釋出菲爾遜伯爵的果決堅毅 又不失優雅風範,娘役花乃瑪麗亞的氣場真的好強,將以往嬌嫩純真的瑪莉皇后多加了幾分倔強及魄力,也許是這個原因,把每每賺走我的眼淚的奧斯卡相對地削弱了,不論如何,這次的濃縮改編我覺得是成功的.
"凡爾賽玫瑰"是池田理代子女士的連載漫畫作品,在五十年前的日本對當時女性是很大的鼓舞,那時日本女性對自己的參政權 自主權 工作權剛剛開始抬頭.劇中的紅玫瑰與白玫瑰--瑪莉皇后與奧斯卡,一個是真實歷史人物,一個是虛構人物.瑪莉皇后在歷史上豪奢拜金,與菲爾遜伯爵一段不倫戀是世人很難磨滅的印象,但多數人對她是同情多過苛責的,離開自己的國家14歲就嫁入波旁王朝,與菲爾遜伯爵相遇卻不能傾心相愛,命運讓這些歷史評價由不得她抉擇與辯駁,劇末她的自尊 她的自覺 讓她沒有讓菲爾遜帶她逃亡海外,她決定以一個母親的身分 一個皇后的姿態面對人民的審判;奧斯卡背負著家族的使命,身為貴族的軍人保護皇族,直到有一天她覺悟有人民才有國家,平民與貴族有同等的權利享受幸福,她不顧自己可能會失去貴族身分,由守護皇室變成帶領平民攻陷巴士底監獄;她心儀菲爾遜伯爵,但在經歷動盪和掙扎後明白安德烈一直在身邊相伴,只是因為太親近 太相似自己沒察覺...身為21世紀的女性真的比起瑪莉與奧斯卡幸運許多,人生有許多選擇而且沒有那麼多的限制須要跨越,但是,繁忙的現代女性是不是真的用心思考過自己生命的價值和主軸是甚麼?是不是真的有勇氣去追求及爭取?
寶塚歌劇團從1914年到今天已存在了101年,其中經歷過戰亂 經濟大蕭條 經歷一個世紀以來人們對走唱及表演藝術爭論 批評 考驗,到今日被認為是日本國寶級的表演團體,我常常想,這如果在台灣能否有一個表演團體堅持這麼久的歲月,維持精準臻於完美的表演素質?如果在台灣我覺得很難! 101年來青春年華來自水準之上家庭的女孩們,爭相從1/200的錄取率脫穎而出,進入全女班的學校,青春精華的十幾年歲月就在練舞 練唱 表演 求精進再表演中渡過,她們能選擇的路很多,她們可以去逛街 看時尚秀 和朋友輕鬆歡樂地聚會 或是與青春正茂的男子戀愛....是甚麼讓她們堅持?昨晚看了表演之後,我懂了,原來寶塚精神便是武士精神的延續,武士精神可說是大和民族性的精髓,專注 服從 忠誠 一生懸命,我從舞台上的麗人們一旋轉 一舉手 一投足 一跳躍完完全全地感受到,一個個的瑪莉皇后與奧斯卡,用青春用汗水追求她們心裡的完美,身為塚飯,我們何其有幸在台下用唱和用掌聲回應她們 感謝她們與我們分享她們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