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被"調訓"去聽這個活動,但是說實話,一開始就蠻想聽聽這些後人怎麼說?
文武雙傑,文:21級校友吳國楨,武:24級校友孫立人.
這兩位前輩可說是大時代中,嶄露頭角引領一方,卻又因鋒芒太露而鬱鬱以終,
沒能在後來的時代,揮灑長才,昨天看民視的張學良傳,也是典型的悲劇人物.
套句我們最近常聽過的,主政者常把庸才當人才,把人才當廢材燒掉(或欲除之而後快)
在一個民主政治還不成熟的時代(或說是帶有皇權色彩),又有多少皇帝容得下諫臣?
哪個老闆不愛聽好話?如果諫臣沒獲罪貶官,革職或是賜死,而能升官,那大概是太平盛世了..
孫立人的故事,以前國高中就時有耳聞,吳國楨倒是少聽過,查了些最新的資料,
還真是佩服他剛正不阿的風骨,能對蔣中正/蔣經國那個年代反民主自由的做法,勇於批判.
時代創造英雄,英雄也有無用武之處,但,比起市井小民在大時代的洪流裡,如草芥的莫名喪命.
他們算是既幸運(上能引領風騷,下不至於被構陷致死),也不幸(無法貢獻家國)的.
後輩都已經是老人家了,談起了國仇家恨都還是記憶猶新,我想,我們不能親身體驗自然差了那個氛圍.
就如最近看了不少Discovery與國家地理雜誌的二戰實錄,血淋淋的影片才真的讓我稍稍進入那個情境.
最近釣魚島的事情,中日台吵得很兇,我們的民意代表也意見很多,當然,打仗說是很簡單,但是,
一發不可收拾的結果,往往不是當下吵的時候可以預料的,就如同日本政府當初要國有化,
原本只是不想讓石原慎太郎做文章(誰知道?),
又一個大時代要來臨?或是如孔子說,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無論怎樣,現在與二戰時已經差很多了.
雖然我們國軍的武器,可能與二戰時期差不多,但是現代化國家的軍隊與武力,是有壓倒性與毀滅性的.
所以,才這麼多第三世界國家,想做核武,因為打不贏就同歸於盡...
打傳統戰爭,像波灣/英阿福克蘭/伊拉克戰爭 這些都是先進國家的遊戲,更可以促進他們的軍火工業更發達.
我比較在意的是,這個時代的台灣,還有吳國楨與孫立人這樣的人嗎?
拜李遠哲所賜,大學錄取率這麼高,碩博士滿街跑,卻永遠找不到人才...
如果台灣的教育政策是錯的,那我更想問的是,政治外交的政策是對的嗎?國防政策?
我覺得最好的政策,也許是全民健保,不過卻缺乏管理,對內無法改變部分國人貪小便宜的習慣,
無法監督醫院不要a錢,等等....
從藝人偽造巴氏量表聘外傭,就讓人覺得失望,這些高收入的人,似乎遠比中產階級的人還知道怎樣省.
這是個笑貧不笑娼的時代..誰在意你是不是文武雙傑?
當然,還是很多很激勵人心的,像是電影"逆光飛翔"的奮鬥精神.
只是我個人的習慣,也許習於批判了,批判現象也批判自己,因為那是自省的力量,像某人說過的,
如果自己或是公司有好的,高興一下子就好,因為我們要往前走得更好,所以要不斷的砥礪自己.
過度的用數據來吹捧,自我催眠自己有多好,每個建設都要加上愛台,我們的政府已經很會做了....
蔣經國的十項建設,也沒冠上愛台,當初新建之初,也沒吹捧以後有多好,
現在的政府都可以吹到,我現在做的xx建設,預計在2030年如何如何...真可悲...那時候,還是中華民國嗎?
韓國1997破產,人家用了幾年追上我們?又用了幾年把我們拋在後面呢?
我們需要更多的文武雙傑,因為現在一個都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