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5,060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813766
紫黎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憐惜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情面面觀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夢十夜
作者:
紫黎
日期: 2009.05.07 天氣:
心情:
《夢十夜》是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在其創作生涯中期,以「夢」為形式記敍了十個短篇故事。這十個夢分別反映了夏目漱石對親情、愛情、人生、社會的深刻感悟,不但風格獨具,迥異的故事內容也和江戶時代以來的「夢物語」傳統遙相呼應。整體來說,它既富有散文詩的意境,又像是短篇的詩小說,呈現了一種澄靜透明的無意識世界,彷彿是底部連在一起的冰山群,許多不合理的人事物,在表面上看似毫無關聯性,實則環環相扣,充分掌握了夢元素的創作特質。
《夢十夜》在夏目漱石的文學創作中,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也奠定了其後長篇小說成功的基礎。這是十篇極短的小說,每則約3-5頁,當時夏目漱石曾說"深具野心的我,要讓100年後的人們來解開這個謎",九年後的夏目即病逝... 百年後,十一位日本當代著名導演合作將這十個夢登上大螢幕,演員也都是大卡司等級,登上大螢幕算是幫這十個夢解了迷嗎? 不如說是由十種完全不同風格與思維的模式重新解夢,夢十夜是很有趣的小說,更有趣的是由這十位導演表達的多樣方式,在戲院看夢十夜,每個夢約十分鐘,有驚恐、有錯愕、有綺麗、有哀傷、有荒誕的狂笑,彷如洗上三溫暖!
「夢十夜」這本書涵意很深,它的涵意並非字面上如此簡單,我看了一遍電影和一遍書本,還是無法很準確的揣測出他所想表的寓意。其中,我最深刻的就是第一、第四、第七夜。
第一夜他所寫的是愛情,書中的這一夜文筆寫的很優美,他是這樣形容他妻子死去的瞬間:「我只回說,一定會守候著。剛說完,那鮮明映照在黑色眼眸深處的我的身影,竟然突兀地瓦解了。宛如靜止的水突然盪漾開來,瓦解了的水中的倒影一般,我正感到自己的影像好像隨淚水溢出時,女人的雙眸已嘎然閉上了。長長的睫毛間淌出一串淚珠,垂落到頰上……她已經死了。 」先生沒有特別在意妻子,當然也忘記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 妻子知道自己的死期將至,從容地換上壽衣,最後叮嚀自己的先生一些生活上應該注意的瑣事。我覺得愛情就是如此,過了好幾年後,想到的會是如何生活,而非怎麼去愛了,因為這時候愛就已經融進骨子裡,時時刻刻都想著如何讓對方活得更好。然而,此時先生驚覺妻子要離自己而去,問了一句:妳要離我而去嗎?妻子的回答:這種事妳一直很清楚呀!此時妻子問說:妳願意”再”等我一百年嗎?最後這先生有等他妻子,他一直在一著太陽東升西落,數著數著也不知幾年過去,最後他看到看著看著,墓碑下方,竟然斜伸出一條青莖,昂首向我逼近。眨眼間即伸長到我胸前,然後停住。搖搖晃晃的瘦長青莖頂上,一朵看似正微微歪著頭的細長蓓蕾,欣然綻放開來。雪白的百合芳香在鼻尖飄蕩,直沁肺腑。自遙不可知的天際,滴下一滴露水,花朵隨之搖搖擺擺。我伸長脖子,吻了一下水靈靈的冰涼雪白花瓣。當我自百合移開臉時,情不自禁仰頭遙望了一下天邊,遠遠瞥見天邊孤單地閃爍著一顆拂曉之星。 此刻,他才驚覺:「原來百年已到了。」先生不愛妻子嗎?當然不是!不然怎麼可能為她守候一百年,但是我們總是很容易對某事習以為常,某個層面來說,我能認同這短短十分鐘想表達的一些層面,很有同感啊!明明是很重要的,卻可能因為習慣而輕忽了………
第三夜是孩子,這部很恐怖,一定要提一下導演,他就是《咒怨》的導演清水崇,雖然第三夜本來就是有點陰森的故事,但清水崇導的第三夜能在短短十分鐘內把人嚇到那麼多次還真不負恐怖大師之名。第三夜從夏目漱石生活中的夢魘開始,他的妻子懷了他的第六個孩子,他卻一直夢到不祥之事,困擾不已,一天午後,他做了一個夢,夢中,他背著一個盲眼的孩子,他確認那確實是他的孩子, 這個孩子操著成年人的口吻,以平輩的口氣跟他說話,他心中恐懼,在丟棄孩子和迷濛的路上徬徨,但他心中彷彿知道前方有什麼事情等著,就這樣帶著期待又恐懼 的心情背著孩子前行,最後他發現這個孩子竟是他一百年前殺死的盲人。我覺得這不應該要給那些棄嬰的父母看一下,說不定看完之後,棄嬰機率可能大幅減低吧!
第四夜則是在講童年,一開始就留下伏筆,車站前的刻痕。坊間術士,相信與不相信,也是孩子們(童年)消失的分水嶺。也許我們生命中一直都有個人在等待,但是我們不見得會發現,有一幕女同學特地找了個海螺給那男主角,她問他說:妳聽到了嗎?我覺這句可翻譯成「難道你還不放下嗎?」失去童心,失去童年,當然聽不到了,很多事情也看不到了,想要成為大人,就是得割捨以及被割捨。這就是兒童之所以為兒童的原因,對於什麼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對於什麼事情都「勇於相信」變成大人以後,很多事情就開始不屑相,不敢相信了。最後的爆炸就代表著童年也跟著灰飛煙滅了………
第七夜則是我最愛的動畫方式呈現,這主角他一直問他到底會去到哪裡?因為巨人們都不理他,他開始懷疑他的存在價值,人人將心靈寄託在城市,以膚淺的歡愉蒙騙自己,而我活著又是為了什麼?難道人生真的就如他所說的一樣,一直不斷地欺騙自己,人人都被操控著,無法隨心所欲,大家都希望自己是最特別的,但終究還是會發現自己與眾人無異,而我們死後又會去到哪裡呢?會如聖經所說的一樣回歸塵土?還是化為烏有呢?這一夢把人生的漂泊無奈帶到船上,最後主角的縱身一躍,也算是對生命的一種小小掙扎,雖然微不足道,卻是自己能掌控的。
「然後,船隻一如平常地吐著黑煙,從我身邊駛過。此時,我才醒悟到,即使不知船隻將駛往何方,我仍應該待在船上的。遺憾的是,我已無法實行了悟後的道理,只能懷抱著無限悔恨與恐佈,靜靜地墜落於黑浪之中。」…這句話我很喜歡,作為最後的結尾吧!
PS 寫完這篇心得感,只覺得不能小看以前的日本人呀! 他們的頭腦太複雜啦!
標籤:
瀏覽次數:
89
人氣指數:
889
累積鼓勵:
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1
憐惜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愛情面面觀
住戶回應
時間:2009-05-08 22:51
她, 30歲,亞洲其他,藝術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
[2009-05-09 11:27]:
對呀 看完電影再看書 我覺得書比電影 ^^
我們老師沒說這本書 我之前還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