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是一種很高的修養,很高的藝術,需要很大的勇氣;勸善者常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警察常會說:「放下手中的武器,雙手舉起來!」平常,媽媽更天天說:「放下手上的鍵盤!去寫功課!」的確,當你正執著於一件事情時~這是人類自私、貪心的心理在作祟~你絕對不會想將到手的羊兒再次放掉。但仔細想一想,其實在有的時候,放掉一些東西,你就有機會、有可能去,獲得更珍貴的東西呢!舉例來說:你在初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你是否感到無助、恐懼,更害怕和不認識的人接觸?那就是你的心理之門緊閉起來的結果,何不大壯大膽子,敝開心胸,試著加入別人,和他人做簡短的談話?也許你會認為”“他們搞不好問了也不會回...”“也許他們跑開”錯了,在初入陌生的環境,或是接觸陌生的人,人們多多少少會感到不自在;其實他們不是不在意的(雖然有時候有可能真的是...)人們都害怕孤獨,因為每個人一定都嚐試過、遇見過...那種感覺並不好受...因此,在「將心比心」的情況下,他們一方面很在意你是否會感受孤獨,而另一方面,因為他們都不認識你,不曉得你是怎樣的人,不免會存有觀望的心態,而“不敢”和你正面接觸。「人」都是很「被動」的,雖然也有主動的人,但以中國人...唉!不是當面對第一次見面的人,大多是被動的、等待的、防備的;也就因為如此,如果哪一方先放得下、放得開,那雙方僵持的局面將會馬上的消失不見,空氣也變得比較自然。嗯...搞不好還會促成一段美好的友誼也說不定呢...如果大家談得來的話。不放,有哪些呢...?救難隊員常說:「千萬別放手!穩住!我們就來救了。」鐵達尼號的Jack也對Rose說:「‧‧never let go ‧‧never give up」更常聽到買玩具的小孩耍賴:「我不放啦~買給我嘛~」看來,不放也是分很多種的。舉個例子,不放棄的例子,大家都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吧?那隻烏龜就是不放棄,一步一步地向終點邁進,最後還是得到了勝利,人也是一樣的,有時候,執著於一件事情並非全盤不好,豫什麼?愛情、友情、興趣、工作...有許許多多的例子證明,即使剛開始並沒人看好,但他們還是不放的心、努力後的成就證明所執著的是對的。然而,放與不放,並非容易作決定,有時更投機的說法,要看機運。有時候,放對於整體是有利的,但有時候卻不是:我們不是諸葛亮,無法把全盤局勢掌控得火候適中,難免會有失算的時候。F可是放,在某方面來說也不壞, 如修行人常警愓自已要放下俗世的一切,我覺得不只修行人如此,有時若我們也這麼做,放下一些不是你應該去煩惱的事,也許人生可以過得更逍遙、更自在,不是嗎?執著於一個人、一個信念,有時候是很好,但你有沒有想過,這樣會不會帶給對方壓力、不自由呢?這樣做,只會讓被住的烏兒想逃,到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想後悔也來不及。古代有一個成語故事,想必你一定知道。想必你一定知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實這是真的。有時候,我覺得「塞翁失馬」,也有可能是一種「福氣」,也說不定啊!只是時候未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