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68107
 jkevin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學會轉換你的生活態度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沒那麼複雜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晤談的技巧
作者: jkevin 日期: 2012.12.26  天氣:  心情:

壹、專注的行為


諮商員專注的行為是重要的非語言溝通,它有助於向被諮商者傳達尊重和注意,以建立良好的諮商關係。諮商員專注的行為也有助於其發展觀察和回應的技巧,它在諮商的每一個階段都可運用。甚至不限於諮商,在日常生活中,它也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專注的行為可完成下列的目的:


1. 個人專注的溝通:諮商者向被諮商者傳達傾聽和專注,鼓勵被諮商者繼續表達他內心的情感。


2. 尊重的溝通:向被諮商者傳達他是被尊重的,諮商者是在意他的。


3. 示範有效的行為:諮商者將專注的行為應用在諮商中,對被諮商者進行諮商,同時也在示範有效的人際關係技巧,在諮商過後,被諮傷者同時也把這種技巧應用到諮商以外的情境中。


4. 增進諮商者的識別能力:專注的行為可使諮商者將全部的焦點放在被諮商者的身上,它可幫助諮商者識別被諮商者的各種反應。


有效的專注行為可以 SOLER 檢驗,包括以下各項:


1. Squarely:直角面對被諮商者。無論站著或坐著以直角的方式面對被諮商者,能完全面對被諮商者,如以右肩靠著他的左肩。談話時看著對方表示尊重,但不可咄咄逼人,對被諮商者造成壓力。


2. Open Gesture:開放的姿態。


3. Lean:面向對方前傾約十五度,身體微向前傾斜表示注意聽,可拉近彼此的距離。


4. Eye Contact:善意的目光接觸。


5. Relaxed:放鬆心情與肢體並面帶微笑。


貳、觀察


被諮商者的行為是重要的資料來源,語言的訊息容易隱藏,身體的訊息則不然。諮商者應能敏銳的察覺被諮商者身體反應的訊息,獲得問題的資料,幫助被諮商者自我知覺和尋求一致。


諮商者的觀察通常會遭遇兩種困難:


1. 諮商者的扭曲:有些諮商者在做觀察時,只選取支持自己的信念的材料。


2. 貧乏的領悟:有些諮商者只重視語言的線索,忽略非語言的線索,這樣的觀察是不客觀


的。


有效的觀察可包括兩個步驟:


1. 被諮商者特定行為的觀察。


2. 特定行為的推論。


低層次的觀察應該被避免,尤其是沒有事實根據的觀察,那將會引起被諮商者的反感,和對諮商者的不信任,使被諮商者不再前來接受諮商。有效的觀察應能注意被諮商者特定行為所透露的訊息,如講話急促、頻頻看錶、手腳打拍子等。諮商者應能對被諮商者不同的行為反應有所回應,例如:


1. 面部表情


個:這最後的記事使我想起當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的父母親帶我一同前往拜訪我的祖父。


輔:你發現你正在笑嗎!?


個:是的。我在那兒過得非常快樂。


2.精神層次


個:"他進入房間,意志消沈的坐在椅子上。"


輔:你真的看起來非常疲累。


個:是的,你最好相信。學校的課程實在太多,我從五點去直到現在,我真想躺下並死去。


3. 不一致的行為


個:我這次的月考退步了許多,這令我非常沮喪。


輔:你說你非常沮喪,可是我卻看出你在微笑。


個:喔,我在微笑那是因為我的名次仍在全班十名之內,父母尚不會因而處罰我。但比起上回考試實在退步許多。


4.儀態(Mannerisms)


個:我喜歡上一個女孩子,她真是我心中的白雪公主,但我不知如何對她表示。我覺得我似乎配不上她。


輔:我已經注意到你已有幾分鐘沒有看著我,你一直看著地板,你的臉也變紅了。


個:我的確很不好意思向你說這些,我真的感到有些困擾。


參、傾聽


傾聽在諮商中是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技巧,傾聽是非常困難的工作,它之所以困難,有下列的原因:


1. 良好的傾聽要能除去自我,把焦點全部放在被諮商者身上。諮商者的焦慮、恐懼、個人的主觀都要排除在諮商情境之外。


2. 通常我們的思考的速度要比說話快上三倍,諮商者會在被諮商者表達想法的同時,已懂得被諮商者的想法,而阻止他繼續表達,如"這些我已經聽過了","我們等會再回到這個話題上",往往因此錯過了傾聽被諮商者重要心理想法的機會。


Blocher 指出諮商者通常會選擇性的傾聽被諮商者的談話內容,而所偏重者通常在三方面:


1. 與個人需求相關的材料:符合個人信念的內容較易被接受。


2. 接受理念或認知的想法,忽略情緒的訊息。


3. 接受正面的材料,忽略負面的材料


在一般的傾聽技術之外,諮商者還要能發展出高層次的傾聽,這是比較困難的技巧。被諮商者的某些想法並不能透過行為表現出來,或被具體描述。諮商者應能敏銳的感受出這些潛藏的情緒。


要發展高層次的傾聽應注意以下各點:


1. 傾聽關於自己的重要談話。


2. 諮商者應能夠延緩判斷,因為做過早的結論容易阻礙傾聽。


3. 避免外界的干擾。


4. 在回應之前有短暫的停留。短暫的停留可使諮商者思考更簡明和更適切的回應。


5. 傾聽的同時回憶傾聽過的內容。


6. 尋找主題:被諮商者通常會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他內心最想說的主題,諮商者應能察覺 這個反覆出現的主題。


肆、沈默


沈默在諮商過程中具有一些刺激的作用。以下列出沈默在諮商過程中可能代表的意義:


1. 沈默可能是生氣、挫折或緊張的反應。它表示感覺的表達受抑制,也可能是被諮商者沒有意願接受諮商。


2. 沈默代表被諮商者感覺對談話內容感到無聊。


3. 沈默通常發生在被諮商者沒有想說的話時。


4. 當被諮商者正在思考諮商者所提問題的答案時。


5. 沈默意味著某個主題的談論已經告一段落。


6. 當被諮商者憶起痛苦或傷心的經驗時,諮商會陷入沈默的氣氛之中。沈默也是一種非語言的暗示,被諮商者心中渴望或等待諮商者的幫助。


沈默會被諮商者當作一種諮商技術來使用,它是有一種有利的價值存在的。以下所列是它的價值:


1. 可刺激被諮商者說話。


2. 可使被諮商者去思考並得到領悟。


3. 沈默可放慢諮商的節奏。


諮商者必須對諮商過程中所產生的沈默能夠適應,如果每次陷入沈默時,諮商者總以新的話題打破沈默,被諮商者則沒有機會去表達心理的想法。反之,如諮商者堅持保留沈默,被諮商者會有對諮商者回應的責任,因此此時被諮商者較願意吐露自己的心理的想法。


伍、發問


在諮商中問題的使用是很重要的技巧,發問的適當與否,關係諮商的效果。諮商者對被諮商者發問時需考慮到幾個層面:


一、發問的態度


諮商者應注意發問的態度是否友善,是否基於助人的關懷,避免使發問題成為一種「質問」,如此會使被諮商者感覺諮商者只是在蒐集解決問題的資料,對他的問題的了解不夠敏銳,對他心理的感受不夠關心。


二、問題的多寡


問題過多會引起被諮商者的不耐煩,過少則無法多方面了解問題,故發問過多、過少都不適宜。諮商者應針對發問的兩項目的做適當的考量:1 得到特別需要的資料。2 將漫無目標的談話引為有目標的談話。


三、問題的類型


在諮商中應避免問一些封閉性的問題,即只答「是」與「否」的問題,因為通常這樣會使談話中斷。好的問題應屬於開放性的問題,使被諮商者容易回答,且引發他做更深一層思考的問題。如問 "你喜歡班上的黃同學嗎?" 則不如問"你對班上黃同學感覺如何?"


諮商中發問問題的層次如下:


1. 無關諮商內容的問題


2.1 跟討論主題相關的問題


2.2 跟感覺相關的問題,如"這件事使你感覺如何?"


3.1 關於感覺和意義的問題


3.2 直接針對被諮商者的缺陷所提的問題


4. 問關於被諮商者的目標的問題


5. 幫助被諮商者行為改變的問題
標籤:
瀏覽次數:70    人氣指數:270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學會轉換你的生活態度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沒那麼複雜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