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死,可能是一個崇高的概念,以小弟的理解,想達到廢死的境界,可能以
下幾個方向要努力與形成配套的搭配:
1.教育上的用心。
如何在教育過程中,強化與激發人的善念,即便在盛怒與極度恐懼時,
還有一絲清明的意識告誡自己不可也不願殺人。另外,要強化每個人在
制度與法令遵循時,要懷有恭謹審慎之心,理解到自己無意的小疏失可
能會造成後續不對稱的大災難!
2.法律上的誘因。
即便法律教育再普及還是會有人無意間或故意的觸犯法律,但只要法律
設計上,能給予犯罪者有足夠的誘因讓犯罪行為儘可能不會導向殺人的
方向發展(因為可以符合犯罪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在審判過程中,如
何把取證過程更完善合理,避免誤判死刑,這是有努力與改善空間的。
3.強化公共安全的行政措施檢核。
最近討論焦點都是那些找得到明確殺人者的廢死與人權議題,但不可諱
言的,因為公務員有意、無意的怠忽職守,或是工具的設計不當而引發
大規模致人於死的事件,在中華民國近年來屢見不鮮,那些枉死的人民
,卻無法追認出是「哪一伙人」透過「制度設計上或執行上」的漏洞與
操弄造成死亡事件。因此,如何強化制度的改善與執行上的監理,也是
該努力的環節。
4.生命科學研究的強化。
除了戰爭、天災人禍、疾病、自殺之外,能決定生死的,應該只有人類
自身的基因密碼了,如果可以讓生命科學發展的更深入與迅速,我們應
該有機會培育出自身基因病變的解藥,發展出需要更少的耕地卻能產出
無害於人體的作物以解決人口增多的糧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