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1471
 惜 福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道德經是一部規矩之經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禪易醫道 慈氏闡真 親臨候教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五四三...
作者: 惜 福 日期: 2010.11.19  天氣:  心情:
開悟


窮理盡性 溯本思源


找到與明白 自身的 真主人,你必須要明白 你也有 我也有 他也有 眾生皆有之 此即 在聖不增 在凡不減


既然知道了 大家都有 那麼有是從哪裡來 源頭是什麼 







達摩祖師說 你們只知道打坐 卻不知道為何打坐

徒然是浪費時間

大家看 悉達多 打坐 明心見性 成佛

那群和尚 依樣畫葫蘆

然而 他們不知

此乃 天時 已到

既知 來源 天地人何來

所以 必須得助 天人合一 方有辦法 入定 安止

想到過去深山修煉之士 我只徒嘆 不是法不對 只是沒有天時之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世間 尊稱曰:世尊)

‧自覺覺他覺性圓滿-釋迦牟尼佛‧

菩提樹下成道
四聖締:「苦聖締 集聖締 滅聖締 道聖締」

四聖諦
人生因造作諸惡業,所以不能超脫出欲界、色界、無色界,在三界中生死輪迴不已。四聖諦即四種真理,苦和集說明生命的流轉,滅和道說明生命的還滅。

苦聖諦
人生是不完美的,有生、老、病、死等生理之苦,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等人際關係之苦,有五蘊熾盛的身心之苦。

集聖諦
人生的不完美有其原因,即人生有許多煩惱,如貪、瞋、癡、慢、疑、見等六大根本煩惱。煩惱推動我們的身口意,去造作種種業。

滅聖諦
人生的不完美是可以消除的,止息煩惱即是涅槃。

道聖締
消除人生的不完美有其方法,如「八正道」即是合乎戒、定、慧三學的一種不苦不樂的中道生活方式:「正見」 「正思維」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人生在世八種禮:孝 悌 忠 信 禮 義 廉 恥 有其異曲同工之妙處






慈悲的理念


我覺得 先讓96生靈 全部喝下孟婆湯 讓他們遺忘而睡

讓他們都打胎入劫 接受新的教化 然後 返本還原 各認本來

我覺得 這是對彼此都是慈悲的想法


就像電腦 人腦一樣 當中毒太深 很難處理了

這時候 最簡單與容易的想法 就是 重灌作業軟體而在開機


我的意思 你可以懂嗎

來世 您再來渡我 到彼岸吧








好像回家返本還原 都脫離不了宗教的教化

宗教是代天宣化

教化開誠佈公

自由心證 各自努力

既然有明師 也有假明師

我選擇 相信願意伸出援手幫我的






莫問道於盲 莫問道於忙 見雲月於水 知雲月有誰


看的到的 不足為奇

知道那看不到的才是神奇


達摩祖師說:看那看不見的事物, 聽那聽不見的聲音, 知那不知的事, 才是真理

所以呀 要用心來看

用心看到了 看對了 那才是 真理








妳萌生一個快樂 妳就要承受快樂的消失

妳萌生一個痛苦 妳也會趨向痛苦的消失

你執著於內心的空性 你就難見真了

空不空覺

構成了所知障

只有在不知不覺當中 修煉修證 才能真知真覺

你覺得呢



... ... ...

你真的很奇怪耶

凡事都想 製造 挑戰極限的事情

你應該要明白了














清淨法心 豈不怕染風塵

玄玄分性 96靈光

心性

有性才有心

無心 也是心 我說祂是無心之心 空性

心經上說 無識 其實也是一種識

如果 我們說 無性 那就真的是沒有了


只有心 還真是妙 說無心 其實還是有一顆心



有人說人活在這個世界上 要過兩種生活 一種是物質生活 一種是感情生活
標籤:
瀏覽次數:55    人氣指數:255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道德經是一部規矩之經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禪易醫道 慈氏闡真 親臨候教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