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旬歐盟食品安全局公告: 黑巧克力(dark chocolate)和可可粉(cocoa)能改善血液循環。 巧克力的種類 可可樹的一顆果實 含有二十多個可可豆(cocoa bean), 是製造巧克力的主要成分, 可可豆含不飽和脂肪, 高脂肪的部分叫做可可脂(cocoa butter), 低脂肪的可可叫做可可塊(cocoa solids) 或稱可可粉(cocoa powder)。 巿面上銷售的巧克力有很多種類, 它們的差別在於原料、配料及製造方法: (1)黑巧克力(dark chocolate) 或稱純巧克力:硬度較大,微苦, 一般指純可可脂含量高於50%, 或乳質含量少於12%的巧克力,少量糖。 (2)白巧克力(white chocolate), 不含可可粉,但有可可脂, 乳製品和糖粉的含量相對較大,甜度高。 (3)榛果巧克力(hazelnut chocolate), 含有榛果口味,質地很硬,作為半成品, 可用來製作巧克力餡等,其可可脂含量高於50%。 (4)牛奶巧克力(Milk chocolate), 含10%的可可粉漿,至少12%的乳質; 不含可可脂的巧克力, 加糖粉、香料、表面活性劑。 (5)摻有添加物的巧克力, 如有果仁、烈酒酒漿、 餅乾等成分的巧克力、以片狀及塊狀居多等。 可可的營養成分及健康效益 可可塊含豐富的營養成分(以100克計算): 58克的碳水化合物、20克的蛋白質、 14克的脂肪、3克的水、1.5克的鉀、 0.7克的磷、0.5克的鎂、 0.23克的咖啡咽、0.12克的鈣等。 可可還含其他豐富有益健康的成分: (1)可可鹼(cocoa alkaloids), 它有提神(興奮)作用,也有抗抑鬱效果。 (2)苯乙胺(phenethylamine) 能使人有戀愛的感覺, 這大概為什麼巧克力會出現在情人節的一個原因吧! (3)色胺酸(Tryptophan), 可幫助人體合成血清動素(serotonin), 當人體內的血清素不足時,情緒會呈現不穩定, 一般來說,女性的血清素比男性少, 所以女性比男性容易有情緒不穩、 鑽牛角尖等負面的情緒反應, 因此女性吃巧克力後,常常能讓心情好轉。 (4)黃烷醇(flavanols), 它有抗氧化,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這次歐盟食品安全局的公告 就是肯定黑巧可力確實含有高成分的黃烷醇, 而黃烷醇的健康效益早就有許多報告。 它具血管張力作用,能有效改善血壓。 據報告,每天食用10克黑巧克力 可平均降低10%的血壓 並有利於血管的擴張。 但是食用牛奶巧克力、 白巧克力、或喝含巧克力的牛奶, 則似乎沒有健康效益。 加工可可粉(所謂的荷蘭巧克力), 加工可可粉與「原始」可可粉相比, 它的抗氧化能力則是大大減弱了。 因為可可粉加工後會破壞大多數黃酮類化合物。 巧克力對心血管有益的研究報告 美國心臟學會曾經報導: 黑巧克力能降低心臟病的危險, 因為巧克力黃烷醇可改善血液循環, 防止心血管疾病; 並且黃烷醇能減少壞膽固醇量, 有效避免氧化及動脈硬化, 降低心血管疾病及中風機率。 另外澳洲的一項研究指出, 每天攝取黑巧克力連續10年, 降低高風險病患的心臟病與中風機率高達二成。 (網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