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 (2317) 近期在蘋果、華為、思科等利多題材加持下,股價站回90元大關,花旗環球證券看好後市能見度,力挺鴻海目標價上百元大關。但美銀美林證券卻不這麼樂觀,由於全球景氣已放緩,鴻海急速拓展新業務,產能效率恐會降低,加上NB和LCD電事業務仍有風險,因此給予劣於大盤表現評等、目標價81元。
美林證券指出,鴻海近期積極拓展新業務和擴大生產設備,但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雇用員工人數從2009年第1季的51.1萬人持續增加至2011年第1季92萬人,但這段期間的獲利卻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多元生產地點在營運上增加了難度,將生產地集中在深圳和重慶將會是一個較好的解決之道。
美林證券進一步指出,鴻海在NB和LCD電視業務上的拓展也有其困難度。在擴大經濟規模後,鴻海僅能爭取到惠普NB訂單,卻流失其他家客戶業務; 而LCD電視業務上,Sony索尼也下調了出貨目標,並非全然利多。
整體而言,美林證券認為,鴻海在新業務上的困境,主要來自研發團隊整合上的問題。雖然鴻海仍有手握蘋果大單的優勢,但在新業務積極拓展,而效能卻明顯不及的情況下,因此給予劣於大盤表現評等,以及目標價81元,預期2011年整體獲利將下滑20%,連帶也將影響每股盈餘表現,預估每股盈餘為6.41元,低於市場預期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