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95141
 等看戲的隨風流浪~風玲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轉貼佛言生活禪-1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瞬息萬變的人生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轉貼佛言生活禪-2
作者: 等看戲的隨風流浪~風玲 日期: 2010.09.19  天氣:  心情:
                                                 



不如小丑



老師楊岐問守端小禪師:「守端,你以前還跟誰學過佛道?」


 
「我的第一位老師是茶陵郁和尚。」「聽說他有一次在過橋時不小心掉到溪裡,他還為這件事寫了一首詩。」 


「我還記得這首詩的內容。『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哈哈哈,哎呀,笑死我了。」老禪師開心的捧腹大笑,守端則被老禪師的舉動嚇了一跳。
 

「奇怪,這又不是笑話,老禪師為什麼笑的這麼開心?」守端左思右想,一夜都沒睡。
 

隔天一大早,守端帶著兩個黑眼圈來找老禪師問個究竟。

「老禪師,為什麼你聽到我唸那首詩之後會笑的那麼開心?」


禪師說:「你還記得前幾天來我們寺廟表演雜技的小丑嗎?」


守端:「記得啊。」
 
老禪師:「你缺少那個小丑擁有的某一項特質。」


守端:「怎麼會呢?我很用功啊。」。


老禪師:「小丑喜歡看到別人開心,喜歡看到一張張笑臉,你卻擔心別人笑的開心」。

 
禪理是沒有任何情感分別的,它既不理性也不感性。
但是太過拘泥形式、嚴肅,就無法體驗禪理的奧妙。」









古鏡未磨



有道禪師當初行腳時,路過一間賣茶的茶坊,
因為口渴,就順道進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

店主一看是位雲水僧就熱忱招呼,
並且問道:「禪師!辛苦了吧?喝茶嗎?」

 
只見有道禪師用平淡眼光看了一下茶架,
點一下頭,其他一句話也不說。


店主似乎也是禪道高手,
小心謹慎的說道:「想必您是一位禪道高深的禪師!


禪師!小的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您,如果您告訴我,我就供養您!如何?」


有道禪師:「你問吧!」店主問道:「古鏡未磨時如何?」


有道禪師很快的答道:「黑如漆。」


店主再問道:「古鏡既磨了以後如何?」


有道禪師回答道:「照天照地。」







  • 店主不以為然,說道:「對不起!恕我不供養。」說著轉身就入店內去了。

     有道禪師愣了一下,心想:「我數十年參禪,現在連個店主我都不如,
    可見其禪道之高了!」於是決下苦心閉門深修,以求開悟。
     







  • 三年後,有道禪師又出現在茶坊的門口。

    店主仍親切的招呼道:「呵!三年不見,仍想請教那句老話,『古鏡未磨時如何』?」

    有道禪師順口說道:「此去漢陽不遠。」

    店主再問道:「古鏡既磨後如何?」有道禪師再回答道:「黃鶴樓前鸚鵡洲。」
     






  • 店主聽後,誠懇的說道:「請禪師接受我的供養!」
    隨即轉身呼么道:「伙計!泡茶,泡茶,泡好茶!」
     






  • 古鏡有否磨過,有道禪師說未磨黑如漆,已磨照天照地。

    此古鏡喻我們自性,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減,本自朗照,何能分別未磨已磨。
    自性者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故有道禪師未能認識如古鏡之自性,難怪吃不到茶。

    第二次回答古鏡未磨「此去漢陽不遠」;古鏡已磨,「黃鶴樓前鸚鵡洲」;
    即能認識自性當下即是,故有好茶吃也。












    本空非有

    有一天,佛印禪師登壇說法,蘇東坡聞說趕來參加,座中已經坐滿人眾,沒有空位了。
    禪師看到蘇東坡時說:「人都坐滿了,此間已無學士坐處。」
     





  • 蘇東坡一向好禪,馬上機鋒相對回答禪師說:「既然此間無坐處,我就以禪師四大五蘊之身為座。」
     






  • 禪師看到蘇東坡與他論禪,於是說:「學士!我有一個問題問你,如果你回答得出來,
    那麼我老和尚的身體就當你的座位,如果你回答不出來,
    那麼你身上的玉帶就要留下本寺,做為紀念。」


    蘇東坡一向自命不凡,以為準勝無疑,便答應了。

    佛印禪師就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請問學士要坐那裏呢?」
     






  • 蘇東坡為之語塞。
      






  • 因為我們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
    沒有一樣實在,不能安坐於此,
    蘇東坡的玉帶因此輸給佛印禪師,至今仍留存於金山寺。
     









    多少重

    翰林學士蘇東坡,因與照覺禪師論道,談及「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的話後,
    忽有省悟,因而作「未參禪前」,「參禪時」,「參禪悟道後」三偈,
    表明心得。

    未參禪前的境界是: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皆不同;
    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到了參禪時,其心得是:「盧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歸來無一事,盧山煙雨浙江潮。」

    及至參禪悟道以後,其心境是:「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蘇東坡自此禪悟後,對佛法自視更高,

    聞荊南玉泉寺承皓禪師禪門高峻,機鋒難觸,心中甚為不服,
    因此微服求見,想要試一試承皓禪師的禪功如何?

    才初見面,蘇東坡說:
    「聞禪師禪悟功高,請問禪悟是什麼?」

    承皓禪師不答反問道:「請問尊官貴姓?」

    蘇東坡道:「姓秤,乃秤天下長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禪師大喝一聲,說道:「請問這一喝有多少重?」

    蘇東坡無以為對,遂禮拜而退。 

    蘇東坡參禪三個層次,正如青原行思禪師說的參禪三個階段,

    他說:「參禪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禪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參禪後,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禪者經此三關,雖能開悟,但並非修證,悟是解,修屬證,故禪者由悟起修,由修而證。
    如無修證者若遇承皓禪師此等禪宗大匠,對你大喝一聲時,即瞠目結舌啞口無言了。 







    轉貼來源:
     
    http://www.buddhist.idv.tw/


    颱風天~ 用心閱讀的好機緣

    分享共勉~

    圖:
    http://home.educities.edu.tw/nkhs9323005/indextime.htm



  • 標籤:
    瀏覽次數:50    人氣指數:650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轉貼佛言生活禪-1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瞬息萬變的人生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