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演出多部電影並獲得許多獎項的金獎影后梅莉.史翠普,這次挑戰詮釋真實存在的角色,想再次挑戰金獎的企圖心自然不言而喻,而這次她也符合觀眾期待,在《鐵娘子:堅固柔情》中有出色且觸動人心的表現。電影以今昔穿插的敘事方式,在如今已年邁的柴契爾夫人為逝世丈夫的幻影所苦的同時,一面回憶過去政治生涯的軌跡構成整部電影內容。
許多政治家在事件發生的當下,時常面對輿論與責難,但歷史總得等到事過境遷後,才能評斷政策的好壞,而非一時之間即可立即被評價;電影中提及關於英國當時的社經環境,包括經濟衰退及福克蘭群島戰爭等事件,並呈現出柴契爾夫人身為英國首位女性首相,面對重要國家大事的決策時,內心需果斷下決定前的不安和困惑,也讓觀眾看見柴契爾夫人在強硬作風背後的另一種不同面貌。
故事從年邁的柴契爾夫人開始說起,她必須待在家中專心接受某些治療,過世丈夫的幻影彷彿如影隨形般跟隨在側與她對話,她看來似不願接受丈夫的死,而故事便回到她年輕時開始說起;年輕的柴契爾夫人是雜貨店老闆的女兒,因為不願單只是做個乖巧的小女孩而決心認真念書好踏入政壇;但是柴契爾夫人卻總被其他男性當成什麼都不懂的人,更激發她的奮鬥意志,她與丈夫也是在此時相遇,因選舉而墜入情網,但也因她對政治的全心投入,疏遠了和家人的感情。
中段則是呈現出柴契爾夫人隨著當年主要政治人物的不得人心而乘勢竄起,並以鐵腕政策果斷地做出許多經濟改革,引起民眾眾多非難,甚至暴動抗議接連而起;電影穿插了許多當時歷史畫面更顯其真實性與身歷其境之感,而「鐵娘子」仍是堅守其路線,不願改變。
此時的英國雖面臨改革陣痛期,但更令人覺得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是戰爭的爆發,阿根廷揮軍攻擊英屬福克蘭群島,柴契爾夫人面對此一事件時,或許是身為英國人的自尊,抑或是對於外界批評聲浪的意氣用事,執意出兵的她更是耗費國家許多經費,但從一開始的不被看好,到之後的連戰連勝,最終終於奪回了自己的屬地,連帶地讓國民看見經濟改革的成果,戲劇化的發展也讓柴契爾夫人的聲勢扶搖直上,成為受人愛載的首相。
只是,柴契爾夫人因強勢而起,也因強勢而落,經濟改革路線不得幕僚及相關部門的支持,電影告訴大家柴契爾夫人其實是被另一起社會輿論夾帶的政治鬥爭給逼下台的,面對自己的改革在尚未完成前就被迫結束,有人說她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權力慾望,有人說她的倨傲的個性造就她現在的結果,柴契爾夫人的內心究竟有什麼想法,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她對於離開首相官邸的依依不捨,終於讓堅強個性的外貌稍微崩解,但真正的想法,我們似乎仍不得而知。
《鐵娘子:堅固柔情》電影末了,柴契爾夫人打起精神,收拾過去的回憶,像是每個人度過的平凡日常般又過了另一天,這些回憶過程似乎也僅是她現今平凡生活的片刻,而非生命終將到盡頭時的走馬燈,我還蠻喜歡這樣平淡的結尾;但對照梅莉.史翠普太過精湛,尤其將柴契爾夫人年邁的脆弱心境詮釋到令人不禁同情,想落下淚來的演技,包括電影的其他演員僅以綠葉角色存在,加上敘事稍嫌紊亂的劇情,是電影美中不足之處。但梅莉精心詮釋真實人物的出色演技,仍值得觀眾入場觀賞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