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年來,台灣沉淪在藍綠對決的烽火中,何去何從的焦慮,成了全民的最痛,成了一場彷彿永遠醒不來的惡夢。
好友高希均教授出了一本書,在上星期四舉行了新書發表會,承蒙高教授的看重,快遞了一本來,先睹為快,看完後感觸很深。自喻「歷經戰亂的老時代知青」的高希均教授,面對新世紀的台灣亂象無法保持沉默,以知識份子懷抱台灣社稷的真切情懷,老驥伏櫪,出版這本「八個觀念、改善台灣」。所謂八個「改善台灣」的觀念包括:大格局思維、台灣優勢比台灣優先重要、不獨不統的兩岸雙贏、提倡有靈魂的知識經濟、開放社會、人的品質與優質生活、人文情懷、學習型台灣。
掩卷之餘,不禁心有所感。台灣一直在意識型態的漩渦中沉淪,政治人物從漩渦中撿拾政治漂木,小鼻子小眼睛,哪有「大格局的思維」?「台灣優先」是最廉價的政治口號,大家只在乎「我的優勢」、「黨的優勢」,誰管「台灣優勢」?什麼是「台灣優勢」?除了經濟強壯魁梧外,更重要是透過知識火種的傳遞,建構一個「人文、知識、學習」的台灣;透過人文情懷的擴散,建構一個「和諧、合作、團結」的社會。在詭譎的時代,在顏色的台灣,國家需要厚積博發、明辨敢言的知識份子,更希望知識份子的諍言,能夠成為社會的主流力量,引起政府重視。民主國家的進步,皆根植於此。讀聖賢書,所學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