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949674
 sunnybo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善意的欺上瞞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照顧好咱們的"心肝"寶貝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面對青少年自殺, 給青春生命的
作者: sunnyboy 日期: 2007.04.24  天氣:  心情:
面對青少年自殺, 給青春生命的力量-從《醫生》紀錄片的座談會談起
本文轉載自《人本教育札記》207期
一九九六年,在美國行醫的溫醫師的12歲兒子在房門外貼出一張令人費解的公告,當天晚上,當溫醫師陪同初次赴美相聚的父母去看國慶煙火之際,昱和卻在衣櫃裡結束了自己生命。

 二○○六年,導演鍾孟宏拍攝《醫生》紀錄片,紀錄溫醫生夫妻對昱和自殺的傷痛與對孩子無盡的思念。因為拍紀錄片,溫醫生才第一次打開塵封許久,放著昱和所有遺物的紙箱,透過以前的家庭紀錄片,溫醫生重新看到昱和生命的精彩片段。只是,對於昱和的死,他們家人仍有許多的疑問和不解。

 和昱和一樣,很多孩子也有自殺的傾向。青春正盛,為什麼孩子需要選擇死亡?

 為了探討這個問題,人本教育基金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和中映電影公司合作,舉辦了「面對青少年自殺,給青春生命的力量」座談會,從紀錄片《醫生》出發,探討青少年自殺的問題。座談會由人本基金會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江思妤擔任主持人,導演鍾孟宏、人本教育基金會中部聯合辦公室主任張碧華、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慧英以及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擔任與談人,一同討論如何給孩子生命的力量。

 座談會一開始,導演鍾孟宏談到,當初拍攝這部紀錄片並不是設定要談青少年自殺的議題,因為溫醫師夫婦對昱和相當關懷,從他們的家庭紀錄片可以看出,他們非常能肯定與欣賞孩子,家庭氣氛非常和樂,因此溫醫師一直不認為昱和是自殺。不過,鍾孟宏也提到在訪談中,溫醫師表示昱和對死亡這個議題一直有高度的興趣,喜歡畫有關上吊與切腹的圖。有一次,溫醫師還發現昱和脖子下有類似繩索勒過的血痕,猜測昱和可能去玩上吊遊戲,曾經嚴厲訓斥他不能再拿生命開玩笑。也許昱和仍不明白事件的嚴重性,或者是認為自己可以輕易從死亡邊緣逃脫,但卻發生了無法挽回的悲劇。

 「在拍攝這部紀錄片的時候,我很刻意地要留給觀眾觀看影片的距離,不給觀眾太過於煽情的內容,因為理性的陳述比感性的積極呈現更重要。」鍾孟宏表示,很多人不知該如何面臨死亡這件讓人哀痛的事,他希望這部紀錄片能提供不同的觀點,讓人們對死亡有更多的思考空間。

父母常會帶給孩子難以承受的壓力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慧英表示,她很早就知道有這部影片,但一直鼓不起勇氣去看,想要逃避這個沈重的議題。然而身為父母,她覺得自己必須要去瞭解這個議題。看完影片後,蕭慧英最大的感觸是瞭解到,孩子不見得會跟父母相處一輩子,「一般人總認為父母會比孩子先離開這個世界,事實上,孩子有機會因為生病或自我意志而結束生命。當父母有這種體認的時候,就不會執著『孩子怎麼可以比我先死』的意念,而能更豁達地面對。」

 「孩子雖然是我們生的,卻不是我們所擁有的。」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台灣教育的家長,蕭慧英感慨地說:「很多時候,父母才是讓孩子感覺到極大壓力的幕後黑手。父母在孩子身上加諸的期待與想像,造成孩子的不快樂。」她表示孩子需要多一點空間,如果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在地思考,發展出屬於他們的一套思維邏輯,他們將會活得更快樂。她希望父母在瞭解箇中意義後,能珍惜和孩子之間的緣分,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識成長。

用支持與肯定來呵護孩子的心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鄧惠文表示她非常喜歡這部影片,她認為這部片子細膩地拍出溫醫師思念兒子的情感。片中溫醫師很關心昱和,對於昱和畫有關於墳墓與陪葬物的作品,溫醫師和太太非但沒有責備昱和,反而用一種開放且包容的欣賞心態去瞭解他的作品,愛孩子的心情表露無遺。

 對於昱和選擇結束生命,鄧惠文提起她曾經治療過的一個個案。女孩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功課好、家境優渥,但是已經自殺過十七次。這個女孩說,人生的書她已經翻到最後一頁,早已預料到結局,不想再花費力氣過下去。這個女孩鐵了心想自殺,曾經爬上醫院外牆整修中的鋼架,打算從病房逃脫,她還對著鄧惠文說:「醫生妳來啊!假如妳有辦法,就一起來爬鋼架!」鄧惠文當時有個體認,當病患無懼無礙地追著死亡跑,沒有人能拉得住她。

 鄧惠文表示在當下她非常困惑,不知如何回答女孩有關生命該不該繼續存在的哲理性思考問題,「我只知道身為一個醫生,我有責任阻止病患自殺,並延續她的生命。同樣的,如果換成是父母的角色,無論如何都要支持與肯定孩子內心的聲音,盡量幫助孩子渡過生命的晦暗期。」

 鄧惠文表示,假如孩子明確地因為某種壓力想自殺,就可以做很多預防工作。如果壓力是來自於功課、人際關係,可以從認知或行為上著手提供協助;若是孩子的情緒低落,可以給予生理與心理上的治療,幫助他克服困難,盡量想辦法消除孩子想死的念頭。

 「父母生養孩子,要用最大的包容去支持他們,呵護他們的心,時時關懷,並積極傾聽孩子的內心的聲音,讓他們知道他們有自己的生存價值,要帶領孩子去體驗生命,看到生命的美好,感受生命的樂趣。」鄧惠文說。

營造一個包容孩子的空間,關心孩子的學校教育

 長期從事青少年工作的人本基金會台中分會主任張碧華表示,很多父母悉心呵護孩子,為他們操心許多事情,然而與其處處為孩子擔心,倒不如相信孩子自有一套生存能力。

 「給孩子生命的力量很簡單,就是和他們一起玩。」張碧華表示父母也曾經是小孩,只是長大後都忘了孩提時期曾說過的話、想過的事。因此陪孩子玩樂,不僅可以找回失去的回憶,還能深入瞭解孩子們腦中複雜又豐富的想法。

 除了陪孩子玩樂,張碧華也提到爸媽應該要營造一個包容孩子的空間,讓孩子能夠自由說出心裡的話,父母才有機會與他們討論。青少年階段的孩子,有太多的好奇和疑惑等著驗證與嘗試,當他能和父母分享內心的感受,無論問題是否被解決,都有了一個發洩的出口,而不會輕易地想要結束生命。

 有一次,張碧華的兒子班上有位男孩子因闖不過情關而燒炭自殺,造成其他同學驚慌不安。事後學校做了班級心理輔導,安撫孩子的情緒,但他們心中留下的傷痛仍無法在短時間內抹去。在兒子的要求下,張碧華到學校與他們對談,和他們談「死亡」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有些人想死?有些人卻還活著?生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當孩子對死亡這件事情有了更多的認識,內心的驚慌與不安也漸漸地平靜下來。

 此外,張碧華也提醒爸媽要關心孩子的學校教育。她提到之前處理過一個個案,孩子因衣服沒紮進褲子裡而被老師處罰將衣服反穿一天。「像這樣不適當的管教與處罰仍然存在時,當孩子的人格尊嚴在學校不斷地被踐踏,使孩子缺乏自尊,沒有自信心,他如何會覺得生命是美好的?」

 因此,張碧華鼓勵現場的爸爸媽媽一起來扮演監督者的角色,關心學校教育的正常化,為孩子建立一個合理的、健康的學習環境,讓他對生命充滿好奇,想要探索,想要積極地活著。
標籤:
瀏覽次數:64    人氣指數:1444    累積鼓勵:6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善意的欺上瞞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照顧好咱們的"心肝"寶貝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