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49601
 感恩惜福自在分享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突破觀禪-色業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突破觀禪-無我相變得明顯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突破觀禪-名業處
作者: 感恩惜福自在分享 日期: 2014.10.24  天氣:  心情:
名業處

  名法就是心與心所。
根據 《阿毗達摩注》 ,在一秒鐘裡,便有數萬億的心一個接一個地生起。心與心所沒有形狀。
所以可能有人會問:「人們怎麼辨識名法?」

  《阿毗達摩概要》說「有分心」(bhavanga citta)是意門,以及意門心路過程能夠緣取過去的欲界所緣,包括心、心所與色法。
色法也沒有形狀。因此,與正定相應的意門心(manodvarika citta)能夠了知名法與色法。

  為了要辨識名法,禪修者必須先辨識:
  1、名法依靠而生起的依處(vatthu),以及
  2、心與心所緣取的目標。
  為了能夠清楚地了知,應該根據六門的心路過程來辨識名法。

  根據《阿毗達摩注》,色所緣同時呈現於眼門和意門;
聲所緣同時呈現於耳門和意門:香所緣同時呈現於鼻門和意門:味所緣同 時呈現於舌門和意門 ;觸所緣同時呈現於身門和意門。
所以禪修者應該再次先培育正定,直到光明極其明亮與具備透視力。
接著他同時辨識眼門(眼淨色 cakkhupasada)與意門(有分心),然後辨識同時撞擊這兩門的色所緣。
然後他辨識如下地生起的心路過程:
  眼門心路過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 2 3 ←——————眼門心路過程——————→
有分流 過去有分 有分波動 有分斷 五門轉向 眼識 領受 推度 確定 速行 速行 速行 速行 速行 速行 速行 彼所緣 彼所緣 有分流
 
  過去有分(atita bhavanga):在色所緣呈現于眼門時,一個有分心已經過去了。
  有分波動(bhavanga-calana):色所緣呈現于眼門時,生起在波動的有分心。
  有分斷(bhavangupaccheda):有分注被切斷,在這個心之後,路心開始生起。
  五門轉向(pabcadvaravajjana):它作意所緣。
  眼識(cakkhu-vinnana):它見色所緣。
  領受(sampaticchana):它領受所緣。
  推度(santirana):它審查所緣。
  確定(votthapana):它確定所緣。
  速行(javana):它確定所緣是好或壞。
  彼所緣(tadarammana):它隨在速行之後生起,繼續受用所緣。

  在相符的所緣各自呈現於耳門、鼻門、舌門、身門時,類似的心路過程也會生起,差別只在於耳識、鼻識、舌識或身識取代了眼識。
  在每一種五門心路過程結束之後,接下來會生起幾個意門心路過程,
緣取過去的所緣,審查所緣的細節(大小、形狀、名稱)。
心就像一台超級電腦,儲存著數以億計的根門資料在心流裡,透過和儲存的資料對照來認出每一個正在被觀察的所緣。

  在法所緣呈現于意門時,純意門心路過程如下地生起:
  純意門心路過程表
←————純意門心路過程————→
有分流 過去有分 有分斷 意門轉向 速行 速行 速行 速行 速行 速行 速行 彼所緣 有分流

  「意門轉向心」(manodvaravajjana)就是「確定心」(votthapana)。
如果所緣只是清晰所緣,彼所緣不會生起。唯有所緣是極清晰所緣,彼所緣才會生起。

  表2:與每個心相應的心所
五門轉向 眼識 領受 推度 意門轉向
10個心所---7個心所---10個心所---10個心所---11個心所
1心-----------1心----------1心------------1心-----------1心
2觸-----------2觸----------2觸------------2觸-----------2觸
3受-----------3受----------3受------------3受-----------3受
4想-----------4想----------4想------------4想-----------4想
5思-----------5思----------5思------------5思-----------5思
6一境性-----6一境性---6一境性-----6一境性-----6一境性
7命根--------7命根-------7命根--------7命根--------7命根
8作意--------8作意-------8作意--------8作意--------8作意
9尋-----------9x------------9尋-----------9尋-----------9尋
10伺---------10X----------10伺----------10伺---------10伺
11勝解------11X---------- 11勝解------11勝解------11勝解
12X-----------12X-----------12X--------- 12喜*--------12精進

  *若是喜俱就有十一個心所。

  辨識了心路過程中的每一個心,禪修者接著辨識每一個心相應的各種心所。
他檢查每一個心是否有「觸」 ( Phassa)的特相:令心與所緣接觸。
接著他檢查每一個心是否有「受」(vedana)的特相:感受及享受該感受。如此,他辨識與每一個心相應的一切心所,如表 2 。

  根據《阿毗達摩》中所說,與貪根心相應的心所最多可以有二十一個:
與瞋恨心相應的心所最多可以有二十個;與有分心相應的心所最多可以有三十三個:與大善心相應的心所最多可以有三十四個。
辨識與每一個心相應的每一個心所後,禪修者可以幾乎同時辨識每一個心相應的所有心所。
標籤:
瀏覽次數:27    人氣指數:27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突破觀禪-色業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突破觀禪-無我相變得明顯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