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5,060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2060948
向下特大C浪長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液晶電視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美國市政債券面臨嚴重的問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德銀行壞帳一兆歐元
作者:
向下特大C浪長空
日期: 2011.08.30 天氣:
心情:
【德銀行壞帳恐怕達到了一兆歐元】德國財政部的內部評估報告披露~~~~~~~~~~~~~~~~~~~美國是金融海嘯的源頭,也是救市投放最多的經濟體。從尚未揭盅的「壓力測試」可見,銀行的資產狀況並不樂觀,急增近兩倍的「有毒資產」,還未有機會透過「公私合營」計劃加以剝離。而另一波的消費信貸醞釀的爆煲潮,華府尚在設法阻止中。美國銀行業預估要沖銷的資產總額是一萬億美元,迄今撥備了百分之五十,這是指資產不再惡化、產生變化的情況下,而資產不再惡化恰恰是未可得到保證的。歐洲的情況更糟,銀行業預估要沖銷的資產總額是一點一萬億美元,迄今歐元區撥備了百分之十七,英國則撥備了百分之三十三,無論是歐元區或英國,意味着面臨比美國更大的資產黑洞。此外,歐洲銀行還面臨中、東部歐洲的「毒資產」黑洞,國基會預計截至明年,「毒資產」可達一千七百二十億美元。如此一筆壞帳,同歐洲的救市投入相比,簡直車薪杯水,亦是國基會炮轟歐洲不努力,力促出手的原因。現時問題的焦點,並非美國的黑洞是美國的問題,歐洲的黑洞是歐洲的問題,以歐洲為例,歐盟的經濟總量高達十八點四萬億美元,約佔全球經濟的百分之三十,歐洲的問題對全球,包括美國及亞洲都有影響。國基會估計,全球金融機構「毒資產」由較早前估計的二點七萬億美元增加到四萬億美元,依全球人口約六十億規模,每個人攤佔五千港元。金融資產「去槓桿化」不但未結束,反而愈浮愈多,「見底」一說可謂言之尚早。一如前述,美國的「毒資產」未了斷,歐洲的「黑洞」還是另一個計時炸彈。美國財政刺激投入約佔GDP的百分之四點八,中國佔四點四,而德、英、法分別佔三點四、一點五及一點三。歐洲出手不力,只是延緩着金融危機,日後一旦引爆計時彈,必是另一波的衝擊。~~~~~ 此間分析人士指出,歐美銀行的壞帳黑洞可能很大,新一輪金融危機隨時都有可能一觸即發。宋鴻兵注:早在去年10月,金融海嘯第一波來臨之際,我們就已經預言了第二波將在今年第二季度登陸的可能性,並明確指出危機的主要方向是美國的商業銀行體系,五大商業銀行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前景。當時,很多人都認為是危言聳聽,而我對絕大多數的經濟學家的遲鈍表示極度震驚!如此明顯的邏輯和數據,為什麼很多人竟沒有看出來?兩種可能:第一、很多人根本沒鬧明白整個世界金融體系的運作機制,他們只會局部和片面地去看待很多問題;第二,有人看出問題但不敢相信理性的判斷。美元是一艘規模龐大的鐵達尼號巨輪,幾乎沒有人敢於相信它其實也會沉沒,這就是眾多經濟學家看不透黃金巨大的戰略價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這些人對美元有著一種近乎宗教一般的迷信,他們認為只要美國政府出手,所有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而根本漠視後面的所有細節。我們姑且稱這種心態為“美元霸權天命論”!從本質上看,美國的國債系統是人類有史以來所創造出來的最大規模的龐 式騙局!它和所有的龐式騙局一樣,永遠用更大規模的新流入的資金去償還舊的債務加上利息,一旦資金斷裂整個泡沫就會徹底破裂!整個歐美商業銀行體系平均真實槓桿比率在20倍左右,一旦資產價格平均下跌10%,炒過期貨的人應該明白這意味著什麼。他們最大的資產就是美國國債和兩房債券,一旦美國國債市場出現大幅貶值,整個商業銀行體系將灰飛煙滅。國債已成為遊戲的最後一道防火牆!但2009年五倍於往年的國債增發,是否會最終觸發美國國債市場的崩盤,我們將拭目以待。巨大的美元體系以極大的衝擊力撞上了金融衍生品的冰山,越來越多的海水已經灌進了底倉,它是否會沉沒將取決於一個極其簡單的規律,當鐵達尼的總重量大於總浮力時,它必將沉沒!!!很多人當時以為鐵達尼號即便會沉沒,那也至少能漂浮三天,可是它僅僅在海面上維持了兩個小時。
標籤:
瀏覽次數:
10
人氣指數:
10
累積鼓勵:
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液晶電視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美國市政債券面臨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