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瑞信證券8月初的報告指出,台灣今年的實質經濟成長率(GDP)將只有1%,在亞洲墊底,不但淪為四小龍之末,也遠不如東協新興國家。這份報告好像故意搧了吳敦義一個耳光。吳敦義前不久從國外回來時自誇說:「眾人皆差,我還不錯。」其實應該是:「眾人皆不錯,唯獨我最差!」
我們自己的經建會前天公布7月景氣燈號,亮出了連續第9個代表衰退的藍燈。馬英九的九果然不吉,和當初「九萬兆」(蕭萬長、劉兆玄)的吉祥話剛好相反,真是不幸啊! 網友熱烈討論我們GDP亞洲墊底的原因。有位鄉民說:「台灣最大的問題就是族群問題,一碰觸到就被扣上撕裂的大帽子。」這句話雖嫌籠統簡化,但確實是關鍵。族群問題就是統獨問題,就是認同分裂問題,造成台灣與所有民主國家大不同的特質。其他正常民主國家朝野政黨爭的多是公共政策,很少爭意識形態。他們早已解決了國族認同的基本問題。 認同分裂是國家政治危機裡面最嚴重的,它無所不在地滲透到所有部門的每個角落(例如阿扁保外就醫的爭吵)。即使兩黨君子協定平日把認同爭執擺到一旁,但到了大選時刻,尤其到了割喉之際,認同問題立即復活,或者說出現,因為它從沒真正死去。認同訴求的是種族、血緣這類非理性的力量,是盲目的生物衝動,所以有力但非常危險。 國、民兩黨惡鬥的底蘊是族群的統獨鬥爭,彼此意識裡都認為對方是叛徒,漢奸或台奸。這已經夠糟了,偏偏我們的美式競爭性民主的機制又強化這種分裂與忿恨,互相荼毒的結果致使政府空轉、政策虛弱。每兩年的選舉使政府無法做出長遠的規劃,只能短期著眼,打了就跑。競爭式民主贏者全拿的特質惡化認同分裂,使政黨之爭你死我活、有你沒我。所以我們應該不要這種制度。
內閣制並不能解決認同分裂問題,但按照國會席次比例入閣或聯合政府的協商式民主,可以緩和、抵消認同分裂的破壞程度,並讓政黨不得不在政府裡合作,也讓認同問題在彼此都需介入公共政策的機制下,以爭議政策替代認同的爭議。希望馬最後這3年能認真推動修憲,以協商民主替代競爭民主。若能做到,馬即可歷史留名,民間也萬家生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