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36155
 阿彌陀佛-行德慈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佛說十善業道經大意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親密、孤獨與自由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認識佛陀教育
作者: 阿彌陀佛-行德慈利 日期: 2008.05.02  天氣:  心情:
背誦經典何以是三學圓修呢?當知戒律的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是小乘戒,眾善奉行是大乘戒.我

們讀經時,心裏不起任何妄念,就是「諸惡莫作」.經典是佛陀陀從真如自性中,流露出來的真言,是善中之善,讀誦正是

「眾善奉行」.又念誦時要專心致志,不能心有二用,這就是修定.念經時自始至終念得清楚分明,沒有念錯認識佛陀教育

念漏或顛倒,這就是修慧.所以說讀誦經典,即是戒定慧三學同時圓修.然讀誦時不宓求解,思惟經義.因為一落入意識==

分別、執著、妄想--戒定慧三學全被破壞,就跟一般人念世間書是沒有兩樣.要知道,「經典」是沒有意義的,沒有講法

的,是活句.如果有意義、有講法,就是死句.經典在應用時,必然是活活潑潑,依之生起無量智慧,所以讀誦時,是用它來

修清淨心、平等心,戒定慧三學的,無需急急求解其義也.若是真的開悟以後,再看看各家註解,會發現每個時代地區適用

之無量義,自有體悟處,這就是「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的真實義.「無知」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

「無知」是「實智」,「無所不知」是「權智」,也就是在應用時無所不知.悟入之後,經典展開,可依聽眾的程度,深淺

長短的講,沒有不自在的.這就是依釋迦牟尼佛的言教,引發自性的智慧,而不是解釋經典的字句名相,這樣自己他人才能

真正受益.如果說,沒有經過這種基礎--根本智的訓練,拿到佛經,充其量也不過是世間書.所講解的縱然依照古大德的註

解,也是講到皮毛,因為古德的心得體會不到,佛的真實義,又怎麼會曉得呢?由此可知,基本訓練實在太重要了.



有一些同修聽到要背誦經典,都很害怕.可是不用這個方法,我們的根本智、戒定慧又到那裏學呢?華嚴經說:「行布

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讀經是圓修,戒定慧一次完成,這是圓融的修法.在生活方面是有次第,戒定慧依序的完成,這

是行布的修法.但是不管用何種法門,用什麼經典,所謂「法門平等,無二無別」,目標都是一致的,就是求戒定慧、求解

脫,求明心見性.而讀經既然是圓修的方法,所以經典的選擇,份量要適中.例如「心經」一遍才三分鐘,時間犬短,就達不

到效果.古人多半採取「法華經」、「楞嚴經」,念一遍大約五、六個小時,以此攝心,效果就很大,積以歲月,功夫(心身

清淨是工夫)當然不可思議.但我們生在工業社會時代,不論在家出家,生活都很忙碌,要選擇大部經典來讀誦實在有很多

困難.若能每天讀經兩小時,放下妄想來修「戒定慧」,已是很難得了,所以選擇經典是入門第一課題.確定了經典,每天

至少從頭到尾要念一遍,一直念五年,其它的經論暫時放下,「心」才能真正的定下來.五年以後,再看一切經論,自然能

明瞭,因為定能開慧,這就是佛法的基本教育.我們今天沒有受過這種訓練,心裏永遠是亂糟糟的,看一切經論都很茫然,

即使努力勇猛精進,一生仍然不能成就.
標籤:
瀏覽次數:39    人氣指數:639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佛說十善業道經大意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親密、孤獨與自由
 
住戶回應
 
時間:2008-05-02 15:20
她, 49歲,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