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 (2317) 8月業績出爐,當其他「蘋果派」族群8月業績持續飆高之際,鴻海8月營收2144.3億元,較7月2294.49億元下滑6.5%,同時與去年同期相較,也下滑0.17%,低於市場預期。法人指出,鴻海雖有「蘋果光」加持,但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面臨終端需求下滑,庫存去化速度減緩,使得鴻海8月營不僅較7月下滑,也出現不尋常的低於去年同期業績狀況。
鴻海今年前8月營收累計為1兆6317.9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1.75%。
法人原本預期鴻海8月業績表現,隨蘋果大幅上修iPad 2出貨目標,業績將有機會優於7月,至少是持平水準,但鴻海8月業績2144.3億元,較7月下滑6.5%,但更令人意外的是,也微幅低於去年同期的2148.05億元。
由於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多年來都以「每年成長3成」作為業績成長標準,而鴻海都有「超標」的表現,雖然今年調整為成長15%以上,但鴻海僅有在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2009年第3季出現過與前一年度同期業績相較,呈現下滑的狀況,而今年8月再度出現,也再度驗證今年電子業普遍「旺季不旺」,也擔心連鴻海都遭到波及。
鴻海指出,8月業績較7月下滑的原因,在於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下滑。鴻海雖然在蘋果產品部分,持續趕工交貨,但是其他「非蘋」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包括液晶電視、NB、遊戲機等,隨歐債、美債「連環爆」,影響終端消費,庫存去化庫存速度減緩,而鴻海的生產、交貨模式,又極為貼近市場,幾乎是直接反應終端市場的庫存去化狀況,也使得8月業績表現略低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