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9330
 *林愛綠*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花博的人數政治學!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拼黃金?拼債務十年?啥密?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操花博成果敗績~~~
作者: *林愛綠* 日期: 2011.11.05  天氣:  心情:
不產花的北市在花謝的冬天種花大舉行銷,正如同法蘭克福學派的擔憂,馬庫思認為,資本主義透過文化工業,提倡一種消費主義的意識形態,造成假需求,成為一種社會控制的機制(頁27,文化消費作為一種操弄,《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John Storey 張 君玫譯,巨流2001)。當國家機制耗資135億元推動這場大消費後,花開時美得讓人難忘,但花謝後,社會改變了什麼?有沒有留下博覽會的價值?博覽會的中心思想只是人數嗎?除了行銷還是行銷嗎?是膨風得誇張的各式「經濟效益」數字嗎?

志工們當然熱情感人,台灣人動員相挺也很無私,員工犧牲假期投入,藝文團體相挺,上述都是「人民」角色而非政府角色。煙火當然燦爛,這半年來,公務員集體轉型成為迪士尼業者,公園封掉、馬路改道。但政府是受人民委託來改善人民生活,做長遠規畫建設,倡議進步概念啊!市府可曾問過市民要什麼?

花謝了,人走了,我們來想想,博覽會在我們這一代提倡什麼價值?是否曾堅持不砍樹,追求自然理念?城市是否曾堅持不破壞如林安泰古厝的歷史建築嗎?為何古厝原味沒了反而搬來「浙江風情」水泥山?展場標榜的文創是否創造集體願景及城市主軸?十到二十天就換一批的花環保嗎?砍樹移花蓋天橋,用最高造價換來一堆臨時建築,現在,135.91億元花光光,花謝了、喧擾後,讓我們想想人民得到什麼?人民需要的其實是什麼生活呢?

馬的承諾「絕不舉債」現在變成台灣欠滿一屁股債
2007年11月29日,馬英九聲稱要以「愛台12建設」(連發言人殷瑋都背不出來的12項)來實現633支票,更強調「絕不舉債」,不僅如此,還可讓政府每年有2千億到4千億盈餘。結果現在,馬英九三年的債務增加卻讓人民每人背負91萬的債務。

政府財政入不敷出已不是新聞,但馬政府上台後,政府財政惡化情形卻讓人瞠目結舌,國家收支短差對國人造成的負擔愈來愈重,也成為馬政府一直無法解決的執政困局。觀察近年來政府財政情形,每年入不敷出的狀況不但沒有隨著馬吳口口聲聲喊的經濟回春而有改善的跡象,甚至在明年度編列的預算案中,歲出歲入短差情形更為加遽,短絀額度已經佔歲出的十分之一以上,等於明年度如果要支出100元,政府的將面臨錢包裡還差11元的窘境。 [X(]
標籤:
瀏覽次數:44    人氣指數:844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花博的人數政治學!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拼黃金?拼債務十年?啥密?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