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6143
 姜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夫復何求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派遣女王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設身處地
作者: 姜尚 日期: 2008.03.28  天氣:  心情:
這一封別人轉貼的信,
我們用宏觀的角度,會想說是段很美的故事,
但是…如果我們是當事人呢?
先把轉貼的部分,做些「剪裁」…

***********************************
以下是內容
*************************************
FW: 李安與他的妻


李安 1954年出生在臺灣,祖籍江西。
他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是一所中學的校長,家教十分嚴格。
1973 年,李安考取了臺灣國立藝專戲劇電影系。
在國立藝專裏,李安對演戲和電影製作越來越有興趣,
還曾獲得臺灣話劇比賽大專組最佳男演員獎。

1975 年,他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
先是在伊利諾大學學習戲劇導演,獲戲劇學士學位。

1978 年,在一次留學生的聚會上,李安遇見了臺灣留學生林惠嘉。
初次見面,李安就被性格開朗的林惠嘉深深吸引了。

這次聚會之後,他主動約林惠嘉看球賽,
對性格靦腆安靜的李安也頗有好感的林惠嘉很爽快地答應了。

林惠嘉從小就非常聰明,
台大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到美國伊利諾大學攻讀生物學博士學位。
跟林惠嘉在一起,李安就像找到知音一般,總有說不完的話。

認識兩年之後,李安前往紐約大學學習電影製作。
每個禮拜他都要打很長時間的電話給林惠嘉,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至今。

他說,林惠嘉是自己最佳的傾聽者,她雖然沒有女性特有的嬌媚,
但聲音有一股神奇的撫慰人的力量。

當他心情不好的時候,只要聽到林惠嘉的聲音,
所有的煩惱立刻煙消雲散。

戀愛 5年之後,
李安和林惠嘉在紐約舉行了一場中西合璧的婚禮。

他們的婚姻得到了雙方父母的支持和祝福。

李安說,他拍的電影 《喜宴》裏的很多情景都是他當時結婚實況的翻版。
婚後兩人分隔兩地,聚少離多。
李安在紐約大學念電影系,林惠嘉在伊利諾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可是兩人的感情非常好,
李安每次臨走前總是會做好一冰箱豐盛的食物留給妻子,
口袋裏也總是隨身攜帶著妻子的照片。

李安的溫厚,搭配妻子林惠嘉的能幹,他的感性遇上了她的理性,
就好像一座天平,為這個家找到了一個最適合的平衡點。
    
在紐約大學學習期間,李安就顯示出了他導演方面的非凡才華。
1984 年,他的畢業作品《分界線》
獲得了紐約大學生電影節金獎作品獎及最佳導演獎,
並取得電影碩士學位。
畢業後,李安留在美國試圖開拓自己的電影事業。

但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華人想在美國電影界混出名堂來,談何容易。

最初有一家經紀人公司看中了李安的才華,答應做他的經理人,
但李安一直沒有適合美國人的劇本,經理人也只是空談。

然後,李安在美國開始了長達 6年的等待。那段時間,李安失業在家,
主要靠身為藥物研究員的妻子在外工作,養家糊口。

李安每天在家除了大量閱讀、大量看片、埋頭寫劇本以外,
還包攬了所有的家務,負責買菜做飯帶孩子,家裏收拾得乾乾淨淨。

每到傍晚做完晚飯後,他就和兒子一起興奮地等待…
『英勇的獵人媽媽帶著獵物回家』
這常常令林惠嘉覺得很溫馨很感動。
面對丈夫的失業,林惠嘉也曾有過傷心絕望的時候。

有一陣子她忙於上班接送孩子,由於家中只有一部車,
李安常常一個人從租的住處走一個小時去打網球,
打完球後再走一個小時回家,她看在眼裏,
心想自己真的要與這樣的人過一輩子嗎?

然後她打越洋電話向媽媽訴苦,媽媽聽了很心疼,
在電話中對女兒說: 『實在不行,你就離了吧。』

可是放下電話後,林惠嘉就忍不住嚎啕大哭,
不斷譴責自己: 【我怎麼變成這樣的女人。】

夫妻本應該互相支持的,比起丈夫所受的苦,
她覺得自己所做的根本算不了什麼。

這次之後,她就再也沒有這樣抱怨的念頭出現。

許多親戚朋友看不過去,就對林惠嘉說:
『為什麼李安不去打工?
大部分中國留學生不都為了現實而放棄了自己的興趣嗎?』

看見妻子肩上的負擔那麼重,李安覺得過意不去,
就偷偷地開始學電腦,那個時候會電腦比較容易找工作。

可沒過多久,這件事就被林惠嘉發現了,她很生氣地說:
『學電腦的人那麼多,又不差你李安一個!』
在妻子的堅決反對下,李安只好打消了出去找工作的念頭。

林惠嘉知道李安真的只會拍電影,別的事物不會也不感興趣。
她對丈夫的才氣十分肯定,她相信丈夫一定會成功的。

在此期間,大兒子李涵、小兒子李淳相繼出世。
林惠嘉個性非常獨立,自己能做的事從不麻煩別人。
大兒子出生時,林惠嘉半夜感覺羊水破了,
於是自己開著快沒油的汽車到醫院生孩子,
當醫生問她要不要通知丈夫或親友時,
她說不用了,醫護人員還以為她是棄婦。

李安直到第二天搭飛機回到伊里諾,這才知道自己已經做爸爸了。
二兒子出生時林惠嘉又趕丈夫走: 『你放心地去辦你的事吧,
我一個人能行。而且你又不能幫忙,又不能幫我生!』

那些年裏,林惠嘉對李安最大的幫助就是 〝不理他〞,
讓他去沉澱、去成長。

她認為一個人要清楚自己的方向,
一旦做出了決定就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李安清楚自己只喜歡電影也只會拍電影,
他就應當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到底。

當年她決定嫁給李安時,她清楚電影是李安惟一的選擇與愛,
所以無論好的壞的她都必須接受。

生活中,林惠嘉是家中規矩的建立者,家裏凡事她說了算,
只要是妻子的命令,李安絕對服從。

只要李安在家,加上兩個兒子,這三個男人每天晚上都搶著跟她說話,
有時林惠嘉自己也感到困惑,老公和孩子對自己服帖,
究竟是她真的懂得 〝經營〞,還是他們本性太好了,
能包容像她這樣的太太和媽媽?

多年的女主外男主內的生活不僅讓李安練就了一手做菜的 〝絕活〞,
也磨練了他的性情。

1990 年之前,李安一直處於懷才不遇的境況,不停地到好萊塢碰運氣,
但都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外人都嘲笑他拍電影的熱情是癡人說夢
但妻子林惠嘉始終在背後默默地支持著他。

*******************************************************
暫時到這裡,如果,
我們是故事裏的人,設身處地的想一想,
我們還要忍嗎?一般人的答案,恐怕不會是肯定的,
許許多多社會現象,不就是如此嗎?
畢竟,「在背後默默地支持」是因為故事有了「轉折」而預留的「伏筆」,

又如果,接下來的文字,是告訴閱讀的人,
這樣的延續,並沒有令人可以接受的「結局」,
請問,我們一般人會不會開始覺得「太傻了」…
因為我們都知道後來事情是怎麼樣,
所以,我們都不免要說「真是淒美的故事」,
設身處地的想,在那當下,真的美嗎?疑惑中…
標籤:
瀏覽次數:126    人氣指數:526    累積鼓勵: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夫復何求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派遣女王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5-01 02:36
她, 48歲,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8-10-25 23:50
她, 99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08-10-26 00:56]:

上接…
這篇也是在跟她互動時,故意寫的,
那時我們相互制約成,每天沒有等到彼此的信,
會覺得無法上床睡覺…沒想到,
最後,她還是嫌棄我…
上一篇是告訴她,彼此相伴能夠可貴,
就在她不嫌棄我窮且醜,而我也不「嫌棄」她的過去…
(請暫時允許我有權利嫌她,雖然她並非娼,但也「閱」人多數)
事情的原因差不多歃血為盟有寫,
那篇是希望她也能體會,而這篇是告訴我,
若是她處在故事的中途…或許她會崩潰…
畢竟,我們都知道李安後來成功了,但是…
換成我們市井小民呢?

這幾篇她有沒有看到我不知道!
那妳的故事呢?說來聽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