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瞋恚」〔註1〕由「無明」〔註2〕而生,無明讓人面對外在境界時,
事事看不順眼、情緒不穩定,表現出不理智的行動,不僅自己煩惱也
困擾他人。
有對夫妻開了一家糕餅店,因為生活忙碌又欠缺涵養,兩人經常稍不
順意就發脾氣,每天過著吵架、打架的忙亂日子。左右鄰居被吵得沒
辦法過一天安寧的生活,於是請鄉長想辦法,鄉長說:「我也知道必
須想辦法解決,但這對夫妻實在很沒修養,愈去勸他們,他們吵得愈
厲害,真讓人傷腦筋!」
有一天,鄉長外出散步,遠遠就看到那家糕餅店前圍著一群人,他心
裡明白又發生了什麼事。他來到店門口,穿過人群走進店裡,看到先
生很激動地對太太說:「你如果再不聽話,什麼事都反對,我就要拿
刀殺你!」太太也大聲說:「殺啊!殺啊!反正我也不想活了。」鄉
長上前將兩人拉開,說:「外面圍了那麼多人看你們吵架,你們難道
不覺得慚愧嗎?」
這對夫妻往外看,果然很多人,但是,他們不僅不聽鄉長勸解,反而
罵得更大聲,動作更激烈。鄉長看他們這樣,故意不理他們,往外大
聲叫說:「來啊!來啊!所有鄉親趕快來,這裡有很多糕餅,大家儘
量拿去享用吧!」
夫妻倆聽了,急忙問鄉長為何如此!鄉長說:「反正你們一個想殺人
,一個想要死,被殺的人死了,殺了人要被抓去關,留這些糕餅有何
用!」
兩人聽了,靜默無言,鄉長就說:「夫妻倆不要動不動就吵架,家和
萬事興啊!有緣才能結成夫妻,應該要相互尊重,用感恩心來化解對
立。你們聽到大家要搬糕餅,感到心疼,這表示你們對努力得來的成
果很看重,既然如此,就不要輕易毀掉這個家啊!」
夫妻倆冷靜下來,覺得鄉長的話很有道理,答應以後願意好好相處,
不再吵架打架了。
※ ※ ※
為了維繫家庭,「工作」是家中每個人的本分,只要認清自己的責任
,安守本分,即使終日忙碌,心仍然會很平靜。如果覺得──要不是
為了你們,我何必這麼辛苦!或認為自己付出的比別人多,則情緒就
不平衡了,心中的無明會不斷產生,動不動就對家人發脾氣,使家庭
氣氛緊張不安。
心不冷靜,就容易產生無明的念頭,所以學佛就是要學習讓心
時刻保持平靜,不要讓無明遮住智慧,如此才不會與人起衝突,使自
己和對方身心都不得安寧。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用心,隨時
注意自己的心境是否安詳清明。
註1:「瞋恚」ㄔㄣ ㄏㄨㄟˋ兩字經常連在一起,但佛陀分開解釋:「瞋」是馬上發脾氣,表現於外;「恚」是自己生悶氣,對人事不順眼、不高興,就放在心裡鑽牛角尖,以致產生心理病態。
註2:無明──愚癡,不明白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