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523582
 姆斯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情人節!禮物?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光陰的故事)~~邦妮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五分後的世界》
作者: 姆斯 日期: 2009.02.10  天氣:  心情:
書名:五分後的世界 作者:村上龍 譯者:張致斌 出版:大田出版


為了書評而看的第二次,竟有想不到的明快節奏,還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即使躺在被窩裡也覺得寒冷,溫和的燈光下仍覺得腸胃翻滾,相形之下,再次閱讀就顯得輕鬆寫意多了(難道我也服了故事裡的「向限」嗎?又或者像書後的評論所說,當年我讀完這本書後,我生命的部份已經有了改變?)很怪!


故事本身我認為沒有什麼可看性,讓我用幾十個字寫寫看:小田掉入另一個世界,在一場戰役中證明了對生存的渴望,被新世界所接受,新世界以二次世界大戰末日本不降,將科技轉往地底,繼續抗爭為背景所建立,小田見識那個世界;在被護送要回原世界時,捲入另一場戰役,而他決定留在那個世界奮鬥。(剛好一百)


書中被人所稱道的是對於戰爭真實場景的描寫,作者用不避諱、真實、不描述內心轉變的方式來描寫,透過主角的視野實際參與戰鬥的發展,卻能自制地不舖張整得戰鬥地餘燼,雖然篇幅長,卻帶種簡潔地爽快,而主角內心的變化,直接的反應在他所決定的行動上,沒有用太多的文字額外描寫,讓人在閱讀的時候,直接地接受了角色地轉變,沒有思考、感覺突兀的模糊地帶。


我所讀到的其實是村上龍對於現實中日本社會現狀的不滿,以及他嘗試創造出他認為人們應該表現出的行為(或說日本人應有的行為),不過,他沒有詳細描寫任何制度,而是從態度著手,這點與《希望之國》可說是完全不同的類型。那麼,他希望人們是以什麼樣的態度來生活?我想從下面這段可以看出來:


<b>「我來的那個地方人人都愛管閒事,靜說些無聊的廢話,在車站等個電車,就會聽到『請注意,電車進站中』之類的廣播,還會提醒『列車與月台間隙大,請小心』,並且告訴你『請勿將頭、手伸出車外』,即使討饒也沒用;如果是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去搞,就會慘遭圍剿指責;大家共同的目標只有錢而已,可是誰也不知道該買些什麼東西才好,所以都是看別人買什麼自己就買什麼,別人想要什麼自己也想要,因為大人們是這個樣子,小孩和年輕人有一半以上都發瘋啦,一直待在那個想吐也是理所當然的世界裡,卻被要求『不準吐,吞回自己的肚子去,腦袋變得不正常是很普通的事情噢……』</b>


我自己總結他所想表達的,得到兩個字:『尊重』。發自內心的對待別人,去除多餘的禮貌,也誠實面對自己生存的價值,創造自己想要生存的環境,該戰鬥的時候,別顧及禮貌、面子,勇敢地為自己爭取空間。這是我所讀到的訊息!


試著回想一下,進入日本的百貨公司,相信在入口處就會感受到那種對待:開門的小姐會向你90度鞠躬,然後說歡迎光臨;搭電梯時電梯小姐先鞠躬,然後問:請問到幾樓。也許有人會覺得備受尊崇,得意洋洋的。但我卻感覺很糟,今天要是我在他的店裡消費龐大的金額,讓他賺到可以幫兒女買個好禮物的獎金,那麼他給我的鞠躬,我欣然接受,可是我只是走進店裡,就受到這樣的待遇,我很難相信這是出於他「真實」的心情,相信他是對我有所感謝,於是一種過度禮貌的噁心感就會出現。——畢竟我不是需要壓低別人來展現自己優越的人!


像這類壓抑自己真實感覺的問題,在其他日本的作家中也有提到,對於「往往步上日本後塵」的台灣,應該有所警覺。我們是否過度干涉別人的生活,乃至於超過一般人所能接受的邊界;反過來問也對,我們是否對別人有太多的防衛,於是用禮貌動作,卻把別人遠遠地隔離在遠處?怎樣才是適切的行為?想想吧!

標籤:
瀏覽次數:64    人氣指數:444    累積鼓勵:1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情人節!禮物?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光陰的故事)~~邦妮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