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1471
 惜 福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日光也是生滅性質,光轉電轉火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是誰在修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男子三綱五常,女子三從四德
作者: 惜 福 日期: 2011.08.25  天氣:  心情:
三綱五常 三從四德
也是很棒的 戒定慧
妳認為呢
一旦遵守戒~定~慧 那麼外在的美色尤物
與我無關
儒宗所表達的 定 靜 安 慮 得
給自己一段婚姻吧 




學儒 學道 學佛 基督徒 回教徒 都是指修道 

因為皆出自正心 而導入清淨大海眾 
修道的生活方式
福慧雙修
三綱五常 三從四德... ...戒 定 慧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 ...戒 定 慧
八 正 道... ... ... ... ...戒 定 慧
六度波羅蜜... ... ... ..戒 定 慧
禱告 讚美... ... ... ... ... ...戒定慧
【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




人生在世八種禮:孝 悌 忠 信 禮 義 廉 恥 有其異曲同工之妙處

「綱常倫理等之人倫道理: 三綱五常,三從四德 ; 五倫八德 」
三綱:君(民主選舉總統)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
五常:仁 常慈德 義 常公宜 禮 常正規 智 常明慧 信 常誠篤
三從:在家從父 出嫁從夫 夫逝從子
四德:婦德純良 婦言謹規 婦容端莊 婦工精勤
五倫:君臣有義 父子有親 夫婦有別 長幼有序 朋友有信
八德:
孝 德尊親 悌 德友恭 忠 德盡心 信 德謹實
禮 德儀則 義 德正當 廉 德清高 恥 德防過


儒宗性理
存心養性,執中貫一。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欲望的盡頭與欲望的源頭"

欲望
欲而望
欲旺而深望 不斷向外求 求無止盡 像是被牽纏著 容易纏身(煩惱)而解不開
欲望的盡頭 當然會是痛苦的 因為沒有盡頭
然而當下之念 能夠平淡而慢慢(立定或復圓) 「無太過亦無不及」
欲望的源頭 沒有欲望
保持中和 中庸之道 與源頭沒兩樣「無太過亦無不及」
欲旺 很容易造下諸惡業 能夠少欲知足 也比較不會與眾生 起是非 惹爭執
累世 因果 業障 習性 (潛藏)所纏
菩薩畏因 眾生畏果
因果 我們須正視 但也不必過度它 正如受緣了緣 緣了智會生 平常心以對
而 果 產生 那是需要助緣的 相信我們勤修道德 可以減少許多惡緣而成果
人生 需要很多的助緣 助緣能夠幫助我們 解開善與惡之對待
何以見得呢 會不會嗔怨與埋恨便知曉了 當然需要慢慢的 淡淡的 淡化之…
惜福坦誠 學生時代 會怨天與尤人 會有不公平之感 但我卻是 逆克己而復禮 沒想到烏雲過了
氣和則易順 精化氣 氣化神 神還虛 精氣神 人之三寶
仙佛 明心見性 以一性復圓種種 無煩惱可斷 煩惱=無煩惱 大智慧化解煩惱
仙佛 是有願望 然而我們常會以自己之見 產生對待與分別
仙佛聖真 無不清靜
「清靜 為天下正」
儒 釋 道 三教之理同
聖人 所說的話 我們稱之為 經
聖經 是幫助我們邁向聖城之域

聖經 讓我們能夠自渡渡人 然 聖經無損

「信 解 行 證」
我們都還在學習 應該真誠與謙卑與感恩 克己歸仁 利己也利人 解開自己ㄉ煩惱 也有願心 別人與自己無兩樣
詩曰: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塔”是心德、顯德之意,也就是顯現自性道德的崇高。
人生的課題很多種,有人為了感情、有人為了健康、有人為了財產、有人為了權欲…所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唯有藉著修行讓我們了解人生的無常,萬般種種都不能與業力對抗,神通不敵業力,但是內德外功卻可以扭轉業力,放眼看去人生有許多的無奈,卻在於當事人願否自救。
往往看到別人的痛,就是沒有方法幫她們,但是那個發自內心的愛若不止,一定有許多方法,但是只怕對方的福報因緣不足就難了……
人生遇到問題 自己可以面對它 接受它...而獲得自由 智慧與經驗
人生遇到問題 自己可以先放下 放棄它...而獲得自由 經驗與智慧
而圓融無礙是最終目的地!
「窮理盡性 溯本思源」
標籤:
瀏覽次數:275    人氣指數:1475    累積鼓勵: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日光也是生滅性質,光轉電轉火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是誰在修行???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