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76254
 我想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秘方…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膝蓋保健)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身心症,為什麼女多於男?
作者: 我想 日期: 2011.07.05  天氣:  心情:

文.吳若女  攝影.陳德信


2010/06 康健雜誌 139期


現代人的生存壓力大,不是要快快快,快跟上周遭的生活步調,就是要衝衝衝,衝上社會的期待或競爭。當壓力長期籠罩,又無法適度排解調適時,就會不知不覺透過大腦影響到全身的內分泌、自律神經和免疫系統,繼而是五臟六腑,最後表現在身體上的不適,就是所謂的身心症。


身心症的種類繁多,大多表現在自律神經所支配的生理機能上,影響所及如心臟血管方面的原發性高血壓和偏頭痛、呼吸系統的過敏性鼻炎和氣喘、消化器官的腸胃道激躁症、泌尿生殖系統的頻尿和月經週期的症狀,以及肌肉骨骼的下背痛等等。


不過有很多身心症的症狀,常無法透過檢查找出原因,加上醫生說:「你沒有病啦,檢查沒有問題。」更加讓人沮喪,因為不舒服的狀況的確存在,好像找不到答案就被否認了。


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蕭美君因此而特別提醒,如果經過幾位醫師一連串的檢查和診斷後,確定沒有其他生理上的因素,就應當懷疑自己是否得了身心症,可再進一步尋求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的協助。


身心症男女都有,不過以下四項卻是女多於男,分別是大腸激躁症、慢性疲勞症候群、經前症候群和纖維肌痛症。有的是荷爾蒙週期的變化,為女性所獨有;有的是因為女性纖細敏感的特質而引發的;有的可能是因為現代女性角色多重,壓力大所造成。不過無論如何,如果出現以下症狀,不妨停下腳步,看自己是怎麼回事,休息後再上路。




 
●肚子經常咕嚕咕嚕,原來是『大腸激躁症』

 40歲的房地產銷售員甯甯,經常東奔西跑,隨時陪客人看房子,想年輕時多衝刺賺錢,得失心很重。

 肚子常咕嚕咕嚕響,弄得她很煩躁,最後都得跑廁所解決,次數多了,店經理還揶揄她很會選時間尿遁,讓她哭笑不得。

 由於經常腹痛腹瀉,一開始她只是想可能吃壞肚子了,很小心自己的飲食,沒想到還是經常發作,胡亂吃的腸胃成藥,似乎也沒有效。




































醫生為她做了糞便潛血檢查、血液生化檢查和大腸鏡,排除她罹癌的可能,以及其他器官上的疾病,再根據以下的症狀,判斷她是得了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

Q1.什麼是大腸激躁症?


診斷標準是在過去12個月,至少有12週或超過12週感到腹部不適,反覆出現以下症狀:


.腹痛或肚子脹氣,上完廁所就改善
 .排便次數改變,如便秘(每週多於3次)或腹瀉(每天多於3次)
 .大便形態改變(硬塊、稀軟便或水便)
 .排便的情況改變(需要用力解、有急迫感或覺得解不乾淨)
 .糞便帶有黏液,或是解出黏液狀的糞便


大腸激躁症是屬於功能性異常的腸胃疾病,會反覆發作,慢性且持續,目前還找不出確切病因,但醫界一般認為情緒和壓力是誘發和惡化的因素。


西方的流行病學顯示有15~22%的人患有大腸激躁症,台灣的發生率則是在10~20%之間,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吳明賢曾指出,台灣邁向已開發國家之列,會有這樣困擾和症狀的人只會愈來愈多,似乎是一種文明病。

 精神科醫師蕭美君更指出,患大腸激躁症的女性又比男性多,大概是2:1,是男性的兩倍

 另一份研究也顯示,它好發於青春末期到中年的女性,而且可能從少女時期就隱隱發作,到了就學就業壓力大時,症狀就更明顯頻繁。幸好它只是功能失常的良性疾病,用耐心和正確的方式面對,還是能獲得改善。








































Q2.是不是少吃就沒事了?

實際上,已有很多研究顯示,有大腸激躁症的人只要妥善調整飲食的習慣與內容,就能減輕不舒服的症狀,而不是空肚子折磨自己,畢竟這是得長期面對的病症。


Q3.飲食有什麼要注意的事?


定食定量是最基本的原則。吃進對自己最適合的份量,避免晚上到「吃到飽」的地方,增加腸胃的負擔,使大腸激躁症惡化。


而定時進餐,也是要讓腸胃形成一個節奏感,有個順暢進食、消化和排便的規律。


食物的內容則要避免高脂、油膩和油炸的東西。脂肪攝取太多,會減緩胃的排空,繼而影響吸收,引起腹脹或腹瀉。


便秘型的大腸激躁症,可多吃高纖維質的食物(如青菜、牛蒡和木耳)和優酪乳,幫助腸道的蠕動及腸內好菌的增加。


而腹痛或腹瀉型的大腸激躁症,則要避免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甘藍和包心菜)和乳製品,選擇水溶性的食物(如麥麩、糙米和大麥),增加排便量,也能在腸內停留時間久一點。


飲食的寒熱也要得宜。


除了溫度的寒熱,如太冰、太熱太燙和太刺激(如燒烤、油炸或太辣)的食物對腸胃不宜之外,中醫師也會提醒要注意食物寒熱的屬性,像西瓜和海鮮都屬寒涼,腸胃弱的一吃就拉肚子,最好多了解自己偏好食物的屬性,避免太多的寒性食物。








































Q4.醫生說要放鬆心情,腸胃才不會跟著窮緊張。怎麼樣才能放輕鬆?

有腸躁症的人通常自我要求較高、容易緊張、追求完美


其實中醫也早有研究,腸胃道是屬於脾,工作壓力過大的人,容易心火過旺,影響脾胃,鬱悶煩躁想不開也會讓肝氣不順,肝火過旺會影響脾土,腸躁症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除了要放輕鬆,還是要放輕鬆,辨認自己的壓力源、發生時間和頻率,想辦法紓解或調整,每天深呼吸、泡澡或聽音樂,才是讓腸胃緩下來的根本之道。


Q5.吃什麼藥才有效?


基本上,腸躁症要根據不同症狀給藥,而不是單一制式的藥劑。


對以腹瀉為主的人來說,可使用安全且適當的止瀉劑,給予嗎啡衍生物、膽鹽結合劑和抗憂鬱症藥物,以減少排便次數和如廁的急迫性,增加糞便的硬度。


對以便秘為主的人來說,可使用適當的軟便劑,給予鎂鹽和乙二醇藥等藥物,減少排便的困難。


對以疼痛為主的人來說,則可以使用肌肉鬆弛劑,抑制腸道的蠕動,減少身體上的不適,提升生活品質。


 


●真的很累很累,慢性疲勞症候群上身


小紅是個跟時間賽跑的人,清晨被鬧鐘吵醒,拉著孩子到校門口。進了公司就馬不停蹄,有時候一早就覺得好累,頭痛胸悶,心臟亂跳,但一刻也不敢停歇,怕做不完會無法準時下班,晚到安親班會看到孩子巴巴的眼神及老師的壞臉色。

 久而久之也感覺身體不適,全身會微微發熱、喉嚨痛。更多時候,是整晚睡不著,甚或睡著了,第二天起來還是有說不出的疲倦,一天又一天週而復始。








































有的醫生說她只是感冒,多休息幾天就會好。有的說她是神經衰弱,可能是自主神經失調,可是吃藥也沒用。有的醫生找不出原因,跟她說沒病,叫她別想太多,可是她明明覺得很不舒服,像台快報廢的車子,每天都很吃力的拖著行駛,真希望有人來幫她面對這亂糟糟的疲倦虛弱。

實際上,美國醫界在1988年已將這樣長期為疲勞倦怠所苦,卻又無法找出真正原因的狀況定義為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簡稱CFS),不過診斷標準十分嚴謹,不是稍感疲累無力就可成立,因為疲勞是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經過適當的休息調養多可緩解。


Q1.怎樣的疲累叫做CFS?


如果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了慢性疲勞症候群,可先參考美國疾病管制局在1996所修定的診斷準則。


主要診斷的條件:


●一種持續且逐漸發展出來的疲憊感,持續6個月以上,無法因休息而緩解
 ●疲勞的嚴重程度,使日常活動力降到正常狀態的一半以下
 ●沒有合併其他可以解釋疲勞原因的慢性疾病


次要診斷的條件,8項中符合其中6項

 ●輕度的發熱或怕冷
 ●喉嚨痛或有異物感
 ●頸部或腋下有疼痛的淋巴結
 ●無法解釋的全身肌肉無力
 ●頭痛、肌肉疼痛
 ●在一般性活動後有長時間,超過24小時的疲累
 ●有轉移性、沒有發炎反應的關節痛
 ●認知功能障礙等神經精神症狀,如睡眠障礙(失眠或睡太多)、注意力無法集中、健忘、情緒憂慮、躁動敏感、易怒等等








































Q2.誰容易慢性疲勞?

研究發現,慢性疲勞症候群多發生在上班族,而且女性的發生率比男性高,以25~45歲的女性居多。家醫科醫師葉秋虹曾表示,在她門診中主訴容易疲倦、睡不飽的病人的確以女性居多,可能是現代女性就業機會多,還得兼顧傳統女性角色,在多壓力下,疲勞的症狀一一出現。


Q3.該找哪一科醫師求助?有藥可治嗎?


如果逛遍許多科別,仍無法改善疲勞的現象,不妨到家醫科或精神科,詳細告訴醫生自己的症狀,做全面性診斷。


不過目前的醫學還無法找到造成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確切原因,有的認為是病毒感染損傷腦部,有的發現是基因突變傷害了神經系統,有些則主張是和免疫系統的改變有關。


因此,目前對慢性疲勞症候群並沒有特定的治療,只能透用各別藥物來紓緩各種症狀,像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治療頭痛、肌肉痛或發燒,使用抗組織胺或消腫劑治療過敏、鼻炎或鼻竇炎,如果有憂鬱症狀,則是用鎮靜作用較低的抗憂鬱症藥物。


Q4.如何改善或預防慢性疲勞症候群?


改變生活型態,讓緊張壓力和紓緩休息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是最根本有效的良方。

 先要給自己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日本的精神科醫師保?隆在《慢性疲勞症候群—了解病因,告知因應對策》中強調,睡眠是減輕「身體疲勞」和「精神疲勞」最有效的方法。現代人忙碌,常捨不得讓自己多睡一會兒,到最後欠下大筆的睡眠債,還是要由身體健康來償還。如果晚上睡眠不足,下午可休憩片刻,但也別超過半小時,影響晚上正常的睡眠。

 保坂隆特別推薦泡溫水澡,水溫38~39度,一次20~30分就好,太久也會疲勞。








































因為人的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個系統,交感神經佔優勢時,身體會處在戰鬥狀態,血壓上升,心跳加快;而副交感神經佔優勢時,血壓會降低,心跳脈搏較緩,整個人情緒較穩定。泡溫水澡能讓副交感神經佔優勢。

運動習慣也很重要,最好是有氧運動,像游泳、慢跑和走路都不錯,每天30分鐘。現代人腦力活動增加,身體勞動變少,形成一種不均衡的疲勞。過多的腦力活動,讓腦神經細胞大量消耗氧氣,如果無法適時補充,很容易感到疲倦。


要學會跟自己的壓力緊張共處,找出每天精神體力最好的時光,做最重要的事,為自己擬定一份做得到的計劃,減少過度勞累或情緒緊繃,也要學會說「不」,為自己保留一些輕鬆的時刻。


還要為自己找到情緒的支柱,如家人、朋友、專業諮商人士或醫師,不要怕向外求援,也不要怕跟別人承認自己的痛苦,講出來心會舒坦些,會更有能力走下去。







標籤:
瀏覽次數:121    人氣指數:2721    累積鼓勵:1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秘方…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膝蓋保健)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7-05 10:00
她, 99歲,非洲,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