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可以生死易心,無論何事,祇要真心而為,問心無愧,即使犧牲了,依然榮耀有加,正所謂三界唯心,心正則一切正,心邪則一切邪,萬事憑真心,庶幾無大過矣。 ...《看全文》
世俗祇知追求利與名,而不知利與名之根本,在乎心術,若心術不正而獲得之利與名,乃虛名假利,甚或惡名與不義之利。 正心術,又以廉恥為根本,既有廉恥則信義必昭,信義昭,則篤志誠,為事以誠,名不求而自得、利不求而自招,唯有如此,名利自得,而何愁聲名不遠播。 ...《看全文》
誠之所至,金石為開。君子之交,以誠為重,遇事推心置腹,真誠相處,此乃真君子也。 觀今之交,動輒以私心為用,是朋友為己產,不以真誠相交,而思箝制其心,或左右其行為,此乃小人之交也。 人之推薦,亦應以「誠」為初心,思人之事業,以服務群倫為宗旨,上下一心,群策群 ...《看全文》
執著乃萬苦之根源,放下則能脫離苦海深淵。 凡人執著見聞覺知,執著愛恨情仇,如此愈陷愈深,終至萬劫不復。聖人一切不染者,放下萬緣,則心寬意清,如如自在,何苦之有?殊不知愛我者,又何嘗不是障我者。今之怨我者,他日何嘗不是成就我者。人當體此意,怨憎不關心, ...《看全文》
人心最怕深鎖,深鎖則閉塞不通,真理、諫言均不得入,閉門造車,自以為是,困坐愁城,了無生趣。 苟能敞開胸懷,心鎖自開,必能察納雅言,容天下之事務,進而助益蒼生,離一切貪著,罣礙自除,心自朗如虛空矣。 ...《看全文》
人之難成大器者,以其有我,處處以「我」為中心,以「我」為出發點,則不免囿於小我,故佛教在除「我執」。儒家強調「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自我心過重者,無法放下身段,無法處於低下,老子所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固幾於道。」若人人自謂高明、 ...《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