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是人生重要的一部份,如果忽略了它,或故意去輕蔑它,會使人生變得枯燥乏味與虛偽。
感情是世界上最真誠的東西。而工商業社會的人們,常常為了現實的利益而否定真誠,連帶也否定了感情。
現代人常以為不用感情是一種進步。覺得唯有無情才可勇往直前,不受牽絆。但這樣的勇往直前,所追求到手的是否快樂呢?這就不是現代人所樂意去想的了。
現代人們不願使自己真誠,是為了保護自己。這理由,表面聽來,冠冕堂皇,其實說穿了,也就是自私。一顆自私的心,一切感情都不能容納,又如何獨能容納快樂呢?
人生的樂趣不在別處,只在感情。有感情才有快樂,才知道人間諸般滋味。如果沒有感情,人生也就寂滅了。單是金錢利益,也不能使生命活躍起來。
由於人間許多錯綜複雜的離合聚散,難免會使人覺得感情是一種負擔,或對自己的傷害。但我們不必因此而否定感情,而是要懂得從中找到該取該捨的分寸。並且要在適當的時候,保持一份旁觀者的欣賞之情,這欣賞之情如果運用得好,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感情上的昇華了。
人們常不了解,感情上的昇華境界如何可以達到。其實,它最簡單的解釋,也無非是在必要的時候,使自己騰身出來,保持一份旁觀者的欣賞之情。
當一個人能使自己從當局者的痛苦與迷惘之中,騰身出來,變成旁觀者的時候,就會看到事情的全貌,發現人 間種種的喜怒悲歡,都是美好的感情,都值得欣賞,也都值得體會。這也就是一切的音樂、文學、繪畫、等等藝術成就的根源。換言之,如果沒有這份對感情的欣賞之情,許多藝術上的創作都將無從產生了。
有感情才可以發現生活的況味。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都值得體會,都可以激發我們的生趣與活力,和克服與超越的力量,而成為許多成就的泉源。
理智是行動的規範,它隨時監視著、提醒著我們,一切行動不要過份,以免侵犯到別人或危害到自己。感情是生活的潤飾,它使我們體嘗到生活中苦樂悲歡的滋味。如果沒有這些,生活會變為枯燥而乏味。
我們喜歡結交富於感情而直率的朋友,因為他熱誠、奔放,使我們對他容易了解,而有不必動用心機的快樂。
肯毫不造作的表現自己的感情的人,是可愛的人。
不造作就是誠實。誠實是最可貴的美點。
現代人常有意無意的否定誠實,認為誠實會吃虧,因此把自己偽裝起來。但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把自己偽裝起來,爾虞我詐,互相欺騙的話,吃虧的仍然要包括自己在內。大家勾心擉丑A沒有寧日,人與人間完全失去信心與誠意,沒有人會得到快樂。
與其費盡心機,偽裝自己,結果仍是吃虧,不如還是每人由自己做起,誠實不欺 ,彼此信任,大家都可過得平安而快樂。
美好的東西時常是由於它的真誠。
我們可以讓自己不受環境的左右,不受人情的包圍,不受物質享受的污染;不被無聊的應酬所糾纏;但是,不能失去對世界的熱情。一個人,如果對世界失去了熱情,就不會快樂。
一個人,如果對周圍的事物冷淡,必定會使自己的生存也失去了意義。不關心世界的人,就沒有辦法關心自己;不在意別人苦樂的人,自己的快樂也就失去了意義,自己的成就也得不到掌聲。
一位偉大的音樂家或藝術家,必定關心到別人的快樂與幸福;有深切的同情心和真摯的愛國心。由於他們關心世人的快樂與幸福,所以他們必定是偉大的道德家。因為道德就是善良、純真、與完美。藝術所追求的也是同樣的素質。近代有些人,標榜藝術是不必顧到道德的,那就難怪相信這種說法的人,永遠達不到真正藝術上偉大與崇高的境界。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善良、純真、和美好。道德也追求的是這個境界,宗教也是。所以至高成就的藝術和至高無上的道德及宗教都會殊途而同歸,都能令人感動、欣賞、與讚美,激發內心深處的虔誠。
每一個人在靈魂深處都存在著對至善真美的嚮慕與期盼。這是為什麼,在面對最高的藝術成就的時候,會和面對宗教一樣的產生一種虔誠膜拜的心情。
我們要肯定一種完全無私的、忘我的、不求收穫的愛。這種愛,在付出的時候就是一種收穫。
對世事的淡漠是感情上的一種麻木。它雖然有時候減少了對痛苦的感受,但也同時一定減少了對快樂的領略。我們情願由於能夠感受而痛苦,也不要在感情上把自己武裝起來,使它變成麻木。